首页 > 其他小说 > 飞鸟的传奇
    “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印度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泰戈儿曾在百年前提起鹅毛做的笔,轻轻写道。我不知道当时他写下这句话时候的心情是如何,但是在这句里,我读到寒冷,孤寂以及那永远也不可忽视的自信与坦然。

    飞鸟,与十五岁的许若依,初看似乎划不上等号,但是在我眼里,我宁可把她看成一只飞鸟,一只渴望飞到光明温暖彼岸的飞鸟。

    飞鸟的独白

    只想找一个家,并不是很繁华。那里有我在意的人,也有当年黛玉葬下的花。

    现在的我,开始害怕,害怕清醒的每一刻,那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总是围绕着我, 开始后悔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

    只是,并不坚强的我。 仅仅,还是个孩子。 用着孩子的头脑,看待这个世界,抱着最后一丝的童真,不愿被湮灭。 早就学会隐藏,隐藏真正的自己,就如同我的星座,背上了厚厚的外壳。 不堪负重的行走在这个城市,望望路边,似乎、是满地黄沙。

    于是,就渴了、累了……习惯一个人行走的人也会被击垮, 想要找一个家。或者说,想要寻找一种温馨的感觉,为我停留的我的空间。

    寂寞只有同样寂寞的人能懂,经历了太多风雨的幼苗已经感到害怕。

    现在的我,想一个人坐在屋顶,静静的看着大海。

    聆听夜的声音,海水的沉寂。

    真切的感受到一个人的宁静,似乎回到了儿时的那个夏天。 似乎又想起走过的路和那么多的风雨。

    习惯散懒的看待着周遭发生的一切然后淡然一笑。

    习惯走路的时候仰望天空尽管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寻找。

    习惯欣赏左手手腕上的水晶链子在阳光里泛出淡紫色寂寞的光晕。即使天空依旧明媚,可是,我的世界里,总是多了那份丢不掉的寂寞。

    一个人总会走过一段陌生的路,看一场陌生的风景,听一首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那些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在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忘掉一切的时候,会觉得,少了许多美好,于是又开始花费心思去想起。人生在反反复复中变的很累。

    我只想找一个家,制造一个温暖的地方。

    “93年生。射手女。心软。不想长大。有时喜欢寂寞。在城市灰白的高架下,静静地行走。即使在褪色的夏天,我也有自己的故事。沦陷于温暖。温柔决堤。孩子,仅仅是一个孩子。仅此而已。”面对公式化的提问,许若依如此介绍自己。

    安静,又十分沉稳,看不出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孩子。

    孩子,是的,孩子!

    淡淡的怜惜就在这样的两个字眼里蔓延开来,不想再用固定地模式去探询她每一个隐秘的或者不隐秘的事,于是,只用最纯粹的感性去解读她:一个孩子,一个90年代的孩子。

    孩子的童年都是快乐的,曾经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有泥巴,有小巷,有小小的院子,有天上大大的月亮,闪亮的星星。童年就像一个美好不过的梦,在那个年代的人记忆里留下抹不去的回忆。

    但是,如今的钢筋森林里,是连月光都照不到的地方。许若依的童年,她说,她觉得不快乐。她说她身体不好,生病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够照顾她,只有自己照顾自己。她说,她觉得泡面很好吃,她就是吃泡面长大。……

    不忍去解读下面潜藏的孤独与寂寞,似乎在这一句句漫不经心的话中,会看到孤寂扑面而来,让人窒息。猛然发现,当我们用异样的眼神去看待许多像许若依一样的90后的孩子们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偏激,固执,甚至离经叛道都是情有可原的,而且许多人还得为这负责。

    因为寂寞,他们选择了网络,又因为网络,他们开始写字。

    许若依就是其中的一个,从五年级开始,她便开始写作。若说她有一点点那么与众不同,只不过,在写作之余她与另一些同样的孩子,创立了一个叫欧雪的文学社。

    “欧雪原先只是个单一的文学社,成立于2007年七月。最初是十个作者。成立的一个工作室。后来因为人数的增加,索性变成了文学社。在一年的发展中,欧雪已经发展了二十五个文学分社,平均有五千多作者。基本上都是90后作者。也合并了不少文学社团。和曦偌,淡水等文学社也已经联盟。在今年二月的时候。又发展了时尚社。时尚社就包含了动漫。音乐制作。时装设计。网游。等等。可以说是把90后的爱好都包含了。”“后来欧雪又和一家服饰公司合作。最终合并了。他们公司成为欧雪旗下的公司。我们预计在明年建立出版公司。”就像雪地的雪球一样,许若依的欧雪文学社的规模越滚越大,她滔滔不绝地往下说:“后来为了减少作者的压力。我们又建立了宣传社。宣传社旗下又开了一系列的书迷人气群和星座人气群,以及DJ,MC人气群。都属于欧雪。后来欧雪音乐制作又与HHT乐队合作。HHT乐队为欧雪音乐部的代表乐队。在今年六月的时候。为了准备欧雪一周岁的社庆。我们就发展了欧雪全国后援会。这里不单纯是欧雪的人。还有和欧雪合作的人。我们先后又开了视觉家族,书迷家族,星座家族,网游家族。”看到这里,只能说是一部90年代人的传奇经历,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她建立的文学社就像黑暗之中的一道光源,召集了许许多志同道合的90年代的孩子们。他们用他们的热情与执着,一同创造着一个叫“欧雪”的家。

    “我只是想制造一个温暖的地方。我一直都觉得。写字的孩子都很寂寞。他们会选择用文字的方式去宣泄。”许若依说。因为同类,才更加了解同类。一群寂寞的孩子因为相同的目的,积聚在一起,就成就了她和她的欧雪文学社。

    飞鸟的成长

    “我害怕有一天我会忘记和欧雪一路走来的点滴。于是我在很多地方刻上我与欧雪的痕迹。这样,我就不会忘记。这样,我忘记了,看过之后,也会懂得,我是如此深切的爱着它,欧雪。”许若依平静地道。

    时间如巨大的沙漏,过处只剩下一片荒漠,如果没有记忆,自己一路走过的岁月也会变得荒凉。

    许若依的成长伴随着欧雪的壮大,一点一滴,好的坏的,都是宝贵的记忆。曾经有一度,欧雪还不是那么壮大的时候,它是归在某家文化公司旗下的,后来许若依想自己创业,便离开了这家公司,而当时,欧雪还是单一的文学社,那时另一个欧雪的创始人离开了欧雪,带走了一大批的作者。可以说,当时的欧雪倒了,许若依受到的打击不亚于晴天霹雳。可是,在这个时候,有两个朋友站了出来,一直支持她。年轻的许若依靠才会信心继续走下去。

    功夫不负苦心人,坚强的许若依靠着朋友的信任,用热情打造着自己心目中的欧雪。而欧雪,这个90年代孩子们的家也一天比一天壮大,今天的欧雪是一年前的许若依连做梦都不曾想像过的样子。它变得更加美丽,强大。

    欧雪一路走来,离不开许若依的执着与抓遇的敏锐感觉,欧雪从单一的文学社,到加进了实体商业的服装公司,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他们一群人的努力。而如今,这群90年代写作的孩子们又计划着开一家出版公司,属于自己的出版公司。

    许若依东奔西走,找来了一家集团做投资人,刚开始,他们还不太愿意投资,但是她对他们说,你们在欧雪待上一个月,只要一个月,再考虑看看。而那个月正好是学生放暑假的时间,欧雪的成员们都在网上,他们用年轻的热情去感动他。最后,那家投资商动摇了,他说他愿意试试。

    许若依说,得到这个机会的是大家,不单单是她一个人。她相信他们一路走来的感情可以感动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年少时的梦想。而正是他们这群孩子,用他们最纯粹的热情与真诚,说服了世故精明的成年商人,为着似乎不可能的梦想投下希望。

    飞鸟的现在与将来

    许若依很忙,她牺牲了自己所有的时间,每天忙完了事情,写完东西,她立刻就睡着了。可是,她说现在离她的梦想还有很大的距离。可以想象,那么多事情都堆在她的身边,让她决定,而她不安分的脑袋还有许许多多的新奇想法时不时蹦出来,逼着她去尝试。

    而她,这只往日孤寂的飞鸟,如今有了许多的同伴在身边,随着岁月的增长,她长出了更丰满的羽翼。她觉得她还是有许多知识没有学到,一间服装公司,一间即将成立的出版公司,纷至沓来的问题,即使有专业人士帮忙打理,依然让她感到了知识的贫乏,所以,她决定去学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就在明年,她就要出国去学企业管理。用学到的知识再回来管理欧雪。

    很难想象,现在的她还能静下心来写字,可是,不用怀疑,就是她,写了两部即将出版的小说的作者。那两部小说更多的是她青春的心情,青春的故事。她说文学是她的本行,也是她的初衷。忘本不是她的天性。即使她现在可以有许多的理由去放弃写作。可是她依然不能改掉写作的习惯。

    写作已经溶入了她的血液,溶入了她的灵魂。

    可是她依然称自己是个孩子。她做事情常常让人觉得太过严格,可是,她觉得,她的要求不高,像她一样的孩子都可以做得到,他们就应该做得到。而生活上,又因为她小,常常在一些小事上让人骗。对于这些,她称之为“非常滑稽可笑的事情”。

    与小说阅读网的合作

    许若依与小说阅读网的缘分是开始在很早前的,那时候她只是个单纯的写文字的孩子,最后定居在小说阅读网上,是因为小说阅读网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因素,而是一个纯粹的创作园地。而这也是她把欧雪与小说阅读网签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她的带领下,欧雪与小说阅读网签定了独家合作协议。所有的欧雪作者的电子作品都会发在小说阅读网上。她说,小说阅读网,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她们用她们最真的感情维护着这个平台。她希望彼此间用双方的友谊换取安慰和幸福。人人都不是占卜师,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希望欧雪与小说阅读网能一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奇迹。

    想对读者说的话

    我的每一篇文。都有我的影子。每次创作都是很期待发表后和读者们交流。我和我的影子在写字的时候,都会想那些一直关注许若依的人。

    编者感言

    采访许若依的时候,感觉不到她是个孩子,她的每一句话,都像足了成年人那样深思熟虑,让人不可小视。很多观点,她都是很冷静地站在公平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待,比如看待80年代与90年代上,她更多的是包容。她说80年代的创作基础已经成熟,而现在是检验90年代的时候到了。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15岁的孩子,是怎么去获得这样的感受,想想又释然了,正因为她是这样的人,所以才有欧雪,才有这样一连串成人都感到惊讶的传奇出现。

    网络是双面仞的剑,它可以毁掉意志薄弱者的生活,也可以成就坚强者的梦想。当我们为沉迷与网络游戏,网络恋爱而不可自拔的90年代的年轻人担忧的时候,却有这样如许若依这样的孩子,他们用沉默而坚韧的毅力,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奇迹。

    话无需说得太多,就让我们怀着祝福,去凝望千千万万如许若依一样的孩子们,让他们在梦想的天空,划出一章属于自己的飞鸟传奇。

    相关作品

    《搁浅夏天》

    《琳琅落雪》

    采访/撰文编辑:冰蓝纱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