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谨言
    天津日租界被华夏军队临时接管,汉口,苏州,杭州,重庆四个日租界也自危。

    即便报纸上写明天津日租界实乃日本侨民内乱,华夏军队只是临时接管,但当冀军一个团开进原日租界所,清理火灾现场,推倒大量日本建筑并搭建军营时,已经有意识到这个“临时接管”的期限恐怕会很长,长到日本无法继续天津立足。

    相连的法租界对此没有提出意义,俄国也没有动静,隔着一条河的意大利自然也不会做出头鸟,加上各自得了好处的英法美等国,华夏军队原日租界所地搭建军营,意图长期驻扎的行为,被彻底无视了、

    报纸上没有相关报道,天津市民倒是三三两两的来看起了热闹。

    租界里日本侨民,除死亡和失踪之外,全部被以各种罪名关押进监狱,日本新派驻天津领事之前,他们只能继续呆那里。

    朝鲜侨民全部被赶走,天津的财产全被收走,全身上下只有一套衣服,女或许还有几件首饰,却往往没出天津的时候就被同胞抢走。不是没反抗,可冀军大兵不再如以往那么客气,见识过北六省大兵对待日侨和二鬼子的态度,他们全都觉得自己不是个爷们!

    冀军爷们了,这些二鬼子就凄惨了。

    认命的老实离开倒还罢了,反抗闹事的一律狠揍,就像他们以往仗着日本的势力对华夏百姓做的一样!三姓家奴,给日本做奴才华夏耀武扬威这么多年,也该还还债了。

    原本生活日租界的华夏都被仔细甄别,汉奸一律枪毙,当着所有天津百姓的面。开赌场妓院大烟馆的,财产一律罚没,甭管是日租界里的还是日租界外的,一个铜子都不给留。至于那些赌场妓院大烟馆里谋生的,却有些让头疼。

    尤其是那些妓-女,她们大多是被拐骗或者是被家给卖进来的。她们有穷苦,也有家境不错的,甚至还有几个上过学的,一旦进了这里,不说联系家,就算想要踏出租界一步都不可能。事到如今,她们有家也不愿意回,或者说回不去了。一旦被知道她们做过这样的营生,有些或许还能谋条生路,大不了再被家卖一次,有些却只有死路一条。尤其是那些被拐卖的学生和富家小姐,恐怕更是如此。

    “团座,这怎么整?”

    负责善后的一个营长苦着脸,这些女有的泼辣,坐地上连哭带骂,骂日本不得好死,骂把她们卖进来的家不是东西。有的则是一言不发的掉眼泪,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躲过之前那场-暴--乱的。都是华夏,总不能像抓日本一样抓起来,或是像朝鲜一样用棍子赶走吧?

    “问,问谁去?”团长眼睛一瞪,“要不这样,不是还有几栋房子没拆吗?先把她们安排到那里,去请示师长,看这事怎么办。”

    “是!”

    “还有,约束手下的弟兄们,别惹事。”

    “是!”

    营长抓抓脑袋,回头看了一眼,还别说,自从和楼少帅的独立旅一个锅里吃过饭,他手底下这些兵的“觉悟”都提高不少,不扰民,不再像以往那样军装不整,对着这一群女,连个开黄-腔的都没有。

    不过也有让他恼火的地方,这帮兵痞子非说独立旅一天三顿,顿顿都是干的还能见到油星,他们一天两顿还一干一稀,不平衡,至少再给他们加一顿,稀的也行。

    听了这话,上过讲武堂的营长险些没一踹一脚,能比吗?!北六省是什么情况,咱这是什么情况?虽说军饷都是联合政府统一发放,可这军装伙食都要地方政府解决。

    北六省有个财神托生的李三少,河北这地界有钱的不少,可见着哪个成天往军营里送东西的?他可是听从山东回来的冀军弟兄说了,楼少帅那媳妇最喜欢给军队送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有什么送什么,什么好送什么。

    他们还一个劲的显摆,称自己和山东的北六省第十一师谁谁谁套上了交情,拜了把兄弟得了几盒罐头,还有不少的媳物,说是有大洋都换不来。

    说这话的弟兄见旁不信,当即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子,打开盒盖,里面满满的塞着一小包油炒面,用油纸包着的饼干,还有几块五颜六色的硬糖。

    “这都是给家里的老孩子带的,”那个弟兄脸带得意的说道:“要么说都仗义呢,和咱处出了交情,也没要钱,都是白给的。”

    “真的?”

    “当然。”

    那个兄弟四处瞅瞅,示意大家靠近,压低了声音,“们是不知道,别以为咱们每个月拿五块军饷就高了,家一个月是这个数!”说着伸出巴掌比划了一下,“这还是垫底的,凡是上战场的都有战场津贴。听那兄弟说,他们连里有个大头兵,上次南满砍死一个日军的少佐还是什么的,赏钱都够买一头牛了。他还说,他们现都盼着和洋打仗,给自己出气不说还有津贴拿。”

    众同时倒吸一口气。

    “家一天三顿吃的是什么?两和面的馒头,肉罐头,飘着油星的白菜粉条汤,还有水果,苹果,橘子,装罐子里的桃子,没吃过吧?还有糖块,当官的才抽得起的软烟,家都按头发。就咱们那个,”撇了撇嘴,“给咱们弄根白萝卜啃就不错了。”

    “瞎说的吧?地主家也没这么吃的。”

    “能骗?”说话的眼睛一瞪,“还他们军营里吃过一顿饭,刚好他们当天吃白面加玉米面馒头,巴掌大半指宽的肥肉片子,还有那个咸鸭蛋,流油的,每半个,夹馒头里,一口咬下去甭提多香了。再喝一大口汤,那滋味,啧!”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兵都听得流口水了,“真这么好?家过年都没吃这么好。”

    其他也眼睛发直,这些大兵肚子里都缺油水,听到肥肉片子就忍不住咽口水。

    “能说瞎话?随便找一个从山东回来的弟兄问问就知道了。还有不少弟兄都跑那边去了。”说话的冀军又把声音压低了不少,“要不是还有老娘媳妇和娃子,也去。到了那边吃香的喝辣的,穿的衣裳都比咱们这一身好看……”

    想起偶尔听到的那番话,这个营长叹了口气,的确比不上家,不怪弟兄们。

    当兵拿饷,扛枪吃粮,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买卖,谁不想卖个好价钱?

    不过,和独立旅官兵接触的这段时间,第五师的冀军也发现,这些北六省大兵似乎并不只是为了多出的那些大洋卖命,他们常说什么军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保护百姓,这些他们都能明白,不过开疆拓土什么的,大伙就有些发懵了。

    现华夏还被洋欺负,各国的租界明晃晃的立那,把这些洋全都从华夏的土地上赶走尚且困难,效仿汉唐祖先一样开疆拓土?

    无论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还是上过学堂的军官,都觉得这个想法很不切实际。

    但见独立旅官兵各个信誓旦旦,想起他们之前和俄国打,和日本打,都赢得漂亮,再加上这次接管日租界的事情,冀军第五师的官兵又觉得这或许不是空话。

    一个不久前刚从北六省军官学校毕业的独立旅班长说道:“等为华夏军,则应为华夏独立,民族自由流尽最后一滴血!早晚有一天,辈会让世界知道,华夏不可欺!”

    这个军校毕业生还很年轻,他至今仍记得,毕业典礼上,楼少帅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的那番话。

    “敌犯国土,杀百姓,辈军该当如何?”楼逍负手而立,身体挺拔如一杆钢枪,“杀死他们!杀死面前的每一个敌!”

    一百三十八名毕业生和一千五百三十一名新生,全部高声嘶吼:“杀!杀!杀!”

    当这个年轻的班长几乎是挥舞着拳头说完这番话时,不只是北六省的士兵,连同一旁的冀军都激动得红了脸膛。

    冀军第五师师长陈光明听完团长的报告,很不寻常的沉默了,随即叹气道:“辈不如。”

    “师座?”

    “罢了,这些暂且不提,关于如何安置租界的那些……这次不只接管日租界,那些日本和朝鲜开的厂子咱们也一并接收,里面有两家纱厂,安排这些到纱厂里干活吧。”

    团长点点头。

    决定通知下去,大部分女都愿意去纱厂干活,另有少部分实是受不得那个苦,从租界离开后便暗地里开始重操旧业,勉强也能糊口。

    于此同时,宋家父子也开始对辖下的日本动手了。但他们选择的不是任何一个“正规”日租界,而是上海的公共租界。

    自光绪末年,日本上海公共租界的势力便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虹口地区,日侨的数稳居各国之上,还成立了所谓的“义勇团”,并试图插手公共租界的治安管理。可惜上海一直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此时欧战没有爆发,法国同样这里占据优势,即便日本再多,欧洲强国面前也不敢大声喘气。

    天津日租界的事情发生后,虹口的日侨日本特务的组织下,举着大幅标语游-行-抗-议,口口声声反对华夏军队的暴--行,一些外国媒体也拍到了当时的场景,还发表租界的报纸上。

    楼盛丰和司马君对此都没说什么,反正便宜他们占了,日本想闹就闹去吧。倒是宋舟憋了一肚子火气。看着新出的报纸目光森然。这群日本矬子不消停,北方被揍的鼻青脸肿,占不到便宜就跑到南方来闹事,当他宋舟是好惹的?

    “父亲,您叫?”

    宋武敲门进来,就见宋总正坐办公桌后,脸带怒气。

    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南六省经济事务。

    关北城之行,让宋武看到了很多。

    那里的精气神,实不是其他能比的。那里没有乞丐,所有都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城外有收容所,但长期住那里的却很少。

    关北自发的形成了一种思想,有手有脚肯干活就能养活自己,不劳而获等着靠别救济,哪怕是几岁的孩子都会看不起!

    宋家掌控的南六省,古来的鱼米之乡,也是清时最早开埠,最早引进工业的地方,他们曾走华夏的最前方,如今却落了别的后边。

    北六省有仁志士,爱国商,南六省同样不缺!连西北的三马都开始“集资”办厂,逐渐摆脱了鱼肉乡里,马匪督帅的名头,宋武知道,若是不想被甩后边,宋家必须迎头赶上了。

    他的目光很准,最先盯准的就是土地。华夏是农业国家,土地对华夏百姓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南六省不比北六省,北六省地广稀,有能力吸收大量移民,越多他们越高兴。南六省则是多地少,大量的土地集中少部分的手里,且地价多贵于北方,如何让占据了大片土地的乡绅地主出让田地,是个难题。

    不想这个问题却意外的被廖祁庭帮忙解决了。他和陆怀德奉命南下,进入南六省自然要拜会帅府。宋舟刚好不,是宋武接待了他们。廖家和宋家一向有些“交情”,当得知宋武正处理的事情时,廖祁庭给他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赎买。”

    “从地主手里赎买土地,再转卖给农民,买地的钱可以借款。”廖祁庭笑着对他说道:“南六省官银号不是已经成立?按照华夏国家银行规定,官银号的借款利息远低于民间借贷,北六省官银号早已开展此项业务,借款买地建厂者不胜枚举。”

    有一点廖祁庭没直接说,南六省的实际统治者开口,谁敢不给面子?要是不识趣,恐怕最后的结果不只是地没了,命都保不住……

    “卖出土地的乡绅地主,宋兄也不必担心,完全可以劝说他们用卖地的钱来开厂。“

    “办厂?”宋武靠椅背上,手指敲了敲桌面,眼睛眯了起来,“这是廖贤弟本的意思?”

    “怎么说呢,也是受之托忠之事,不过其中也有的好处就是了。”廖祁庭脸上的笑容愈发深了,“宋兄以为如何?”

    想起同廖祁庭的那次会面,宋武仍不免皱眉,对于廖祁庭所说的合作办厂,他不是不动心,但廖祁庭说他是为李谨言办事,这就……

    “阿武。”

    “父亲。”

    听到宋舟叫他,宋武连忙收回了思绪,无论如何,赎买土地的事已经吩咐下去,现想什么都是多余,即便不和李谨言合作办厂,有南方的民族资本,吸收那些地主和乡绅手中的资金应该也不成问题。

    “上海的日本最近很不安分。”

    “父亲的意思是?”

    “不能让他们太得意。楼盛丰不好惹,宋舟就是软柿子?的地界上闹事,他们想得倒好!”宋舟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天津的事知道吗?”

    “知道。”

    “照葫芦画瓢。”宋和冷冷一笑,“不需要咱们费太大的力气,只要能让日本彻底闹起来,有会替咱们收拾他们。”

    “公共租界里的洋?”

    “对。”宋舟点头,“何为公共,不为一家。日本三天两头小打小闹也不成气候,干脆帮他们一把。天津的日本怎么干的,就让他们怎么干。”

    “是!”宋武立刻道:“父亲,这件事请交给。”

    “恩,”宋舟点头,“不能用自己,那个今井一郎不是有很多关系?找他帮个忙。”

    “父亲,今井他……”

    “清楚,他叫钱郎,祖籍福建。”宋舟双手交握,“否则不会任由用他做事。”

    “明白了,父亲。”

    就宋武父子商定对上海的日本下刀子时,李谨言已经乘坐楼少帅的专列返回北六省。

    到家的第三天,就赶上了飞机厂新型飞机的投弹实验。

    改进了发动机和部分构造之后,北六省飞机厂生产制造的华夏一型推进式双翼机,滞空时间和飞行高度都已经接近同时代欧洲飞机的水平。距离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不过十年时间,各国制造飞机的技术都不断摸索中前进,华夏也是一样。

    听到是飞机的投弹实验,李谨言的脑海里顿时描绘出了一副壮观的场景,可当他站楼少帅身边,看到所谓的投弹到底是怎么回事时,整个斯巴达了。

    只见一架黑色的木质双翼机螺旋桨的轰鸣声中飞上蓝天,坐前方的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升到一百米左右时开始降低高度,缓缓靠近地上的轰炸目标,随后,坐后边的副驾驶员突然举起一只手,手里握着一枚木柄手榴弹……

    所有的目光注视下,那枚手榴弹落了距离目标近五十米的地方,接着是第二枚,第三枚……五枚手榴弹,最近的炸点距离目标物也有十米以上的距离。

    “这就是投弹实验?”

    “对。”飞机厂厂长和武器研发小组组长同时点头。

    李谨言:“……”

    从飞机上往下扔手榴弹……好吧,好像历史上英国就这么干过,还专门发明出了用于飞机投掷的手榴弹。没承想换了个时空,最先想出这个办法的却是华夏。

    但他怎么想都觉得这种投弹方式很不靠谱啊。飞行距离太近的话,两颗步枪子弹就能解决一架飞机,亏不亏啊?

    “两位,难道们没想过另一种方式,例如把炸弹安装飞机的机翼下边?”

    “机翼?”

    两同时一愣,然后撇开李谨言,开始研究这个可能性。

    半个月后,李谨言又看到了另一场投弹实验,这次,两颗五磅的炸弹被绑了双翼机的机翼上,而那架飞机飞到目标物的上空,先是左边倾斜,抽风似的抖落了一颗炸弹,然后再右边倾斜,又抖落了一颗炸弹。

    按照武器研发小组成员的话来说,没办法,技术暂时跟不上,触发装置经常会出问题,投弹只能靠抖。

    李谨言捂住了脸。

    比起这个抖炸弹,还是扔手榴弹更靠谱些……话说当时的英国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