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谨言
    民国八年,公历1917年11月底,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穿过德国潜艇出没和水雷遍布的海域,华夏运兵船和护航舰队,终于抵达欧洲大陆。

    此时,法国北部斯海尔德河畔的康布雷战役已经打响,英军集中了三百多辆坦克,五个军的兵力和一千多门大炮,对防守的德军进行了猛攻。

    平坦干燥的土地上,坦克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德军猝不及防,阵地很快陷落。英军攻陷了康布雷,并向瓦朗谢讷挺进,很快便向纵深推进了十公里,抓获了七千多名俘虏。

    战场上的消息传回,伦敦所有教堂钟声齐鸣,这是一战中仅有的一次,乐观的情绪开始蔓延,好像协约国已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现实很快给了英军一记重击,指挥坦克作战的宾爵士希望能增派援军,给德军更有力的打击,英军前线总指挥黑格却犹豫之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十二月,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西线不再适合作战。发起康布雷战役的目的也不是为歼灭德军,而是为吸引伊普雷德军的注意力,减轻防守该地联军的压力。

    黑格告诉宾爵士,没有后备军,因为大量的部队被调往南线,支援卡波雷托战役中遭受惨败,士气低迷的意大利。

    宾爵士很沮丧,却也毫无办法。面条军习惯于拖盟友后腿,插盟友一刀的属性,再次表露无遗。

    华夏军队到时,正赶上一场可怕的暴风雪。

    狂风卷过已被战争摧毁成焦土一片的欧洲大陆,如美军到时的欢迎仪式直接“省略”,入城时的阅兵自然也不会有,五万华夏大兵,换上厚实的冬季军装和棉衣,列队从船上走下,坦克,飞机,大炮,行进间,一种沉默与肃杀的气氛风雪中弥漫。

    本还抱有轻蔑心态的英法军官,看到这支军队,心下同时一凛,对政府上层千方百计从华夏弄来一群“黄-皮-猴子”的不满情绪,瞬间一扫而空。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军队,并且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军队。如果这些华夏军的枪法,和他们严守纪律的品格一样出色,那么,他们战场上的表现就相当值得期待。

    该将这支军队调到自己的防线上!

    冬季,是“休战”时间,四年的战争之后,协约国和同盟国有了共同的“默契”。

    利用短暂的几个月,双方士兵可以得到休息和补给,可随着战争的持续胶着,“休息”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看着被送上前线的新兵,老兵们都咒骂,还只是一群孩子,这是犯罪!

    可是,欧洲的口是“有限”的,不是年轻的男孩,难道让女和老到战场上去和壮年男厮杀吗?

    美国大兵的到来,曾让协约国“欢欣鼓舞”,牛仔们的表现,却协约国首脑们的头顶浇了一盆冷水。有美国的先例,前线的联军指挥官对华夏军队不抱任何希望,他们讥讽道:“该感谢政府,至少为们送来一群挖掘战壕的劳工。“

    训练营中的美军,同样对华夏军队不抱”好感“。美国,种-族-歧-视-比欧洲更甚。一个只因黑拳击手卫冕便发生-种-族-骚--乱-的国家,会对华夏军队释放善意?何况这个国家还将“排-华”堂而皇之的写进了法典!

    华夏士兵码头列队,厚实的棉大衣,棉鞋,军帽还有手套,让欧洲也不免侧目。

    哪怕有了美国的物资补给,欧洲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楼少帅最后从船上走下,过膝的呢子大衣,黑色的军靴,宽大的黑色帽檐染了雪霜,衣领镶着黑色的皮毛,领口上的金色将星,黑色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乌黑的眉,冰冷的眸子,抿紧的嘴唇。

    一瞬间,法国和英国还以为站面前的是一名日耳曼军。

    随即,他们才察觉自己错了。这个男,比起刚毅的日耳曼男,更多了一种东方式的神秘和沉静。

    “女肯定会喜欢他。“

    法国嘟囔了一声,英国不置可否,一同前来的美国,脸色却不太好看,显然,他想到了训练营中抱怨连天的美国大兵。

    “年轻的将军。”

    这是英国给楼逍的评价,下一刻,他们见到了更多“年轻的将军”。

    同样肩扛将星的宋少帅,马少帅,龙少帅鱼贯走下,四名年轻的华夏将军站一起,法国愣了半晌,再次抱怨:“上帝,真该庆幸的妻子和女儿都不这里!”

    楼少帅看到来“迎接”他们的军官,挑起一边的眉毛,上校?

    不只是楼逍,宋武的眼睛也眯了起来,龙少帅则是勾了勾嘴角,而马少帅伸手摸向腰间,却发现自己没带鞭子。

    “您好,阁下!”

    一名中将,三名少将,再傲慢自大,军也有军的规矩。

    英国上校率先向楼少帅等敬礼,随后是法国,最后才是美国。

    四名年轻的将军回礼,不过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冰冷,想起临行前家里那些老兵痞子说的话,这帮洋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个的欠教训。求着他们来,却摆出这副“阵势”,怎么,下马威?

    很快,西线的联军都知道了华夏抵达的消息,而对面的的德国也知道了。

    “华夏军队?”一名德军中校从军装上衣的口袋中取出一包香烟,敲出一根叼嘴里,“里奥,熟悉他们吗?”

    “不,”另一名少校摇头,“凯尔曾华夏军校中任教,他或许知道一些。”

    “是吗?”中校点燃了香烟,“同他们打一场,一切都会明白。“

    “或许。”

    少校拿起望远镜,透过风雪,穿过无区,望向了对面的联军阵地。

    冬季,还是春季?总是会遇上的。

    比起德国的“悠闲“,此刻的协约国首脑们又遇到了难题,前线的英军指挥官黑格和法军指挥官芒让,都希望将华夏军队归于麾下,华夏军队却明确提出,他们要”自己行动“。也就是说,华夏和美国一样,对于充当欧洲的炮灰一点兴趣都没有。

    被任命为华夏军队总指挥的楼少帅,态度比美国的“黑杰克”潘兴将军还要强硬。

    “华夏军队,必须华夏军官的指挥下!”

    简言之,华夏军队作战,只能“自己”说得算。联军军官?哪凉快哪呆着去。

    楼少帅说话时,其他三名少帅要么填装子弹,要么擦拭马刀,年龄更大的师长旅长们却是正襟危坐,很明显,这里,一切都是“年轻”说得算。

    “没有商量的余地。”协约国首脑们的争吵仿佛无休无止,有的时候,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争吵而争吵,“就让他们去康布雷!”

    众所周知,十一月下旬,英军康布雷取得“大胜”,随后,又被德国援军打得丢盔弃甲,而且,德军还不断增兵,这让伦敦教堂里的钟全都白敲了。

    什么很快就能取得胜利,都是一场笑话。

    对于联军上层的决定,华夏军并无任何异议,再次集结队伍,开赴阵地。

    纵深九公里,绵延十几公里的突出地带,之前全部由英军防守。德军集结几个新锐师发起反突击之后,大部分阵地都被夺去,形势变得岌岌可危。如今换成华夏接防,包括联军和对面的德军,都很“期待”华夏军队的表现。

    只是双方都认为,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春季,这么寒冷的天气,傻瓜才会端着枪冲上战场。

    可惜,他们都错了。曾西伯利亚作战的华夏大兵,还真没将法国北部的这场“暴风雪”看眼里。

    等着看好戏的法国,轻敌的德国,态度模糊的英国,还有训练营里,日夜期盼向世界播撒“自由”的美国,很快都将跌破眼镜。

    到达阵地之后,华夏军官们立刻开始巡视防线,虽然比不上德国,但英法两国修筑的堑壕也算是中规中矩。华夏兵哥们此时要做的,就是派出观察哨,拿起工兵铲,将堑壕“修理”得更加舒适一些。然后,除了被派出的侦察兵,所有的作战队伍都开始休息,忙碌的只剩下后勤和炊事兵。

    大锅被架起,热水开始锅中翻滚,蒸腾的热气中,面条,咸菜和挖成块的罐头被投入锅内,还有整筐的卤蛋。这些“好料”,船上时,压根没给那些洋看到。

    寒冷的冬日,一碗热汤,一份热面条,都是难得的享受、

    热汤的香气很快开始飘散,被留康普雷的一千多名德国俘虏,也闻到了这股诱的味道,英国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自然也不会给俘虏多高的待遇。所谓的绅士精神和贵族作风,1914年时或许还存,到1917年,就全部成了浮云。

    己方士兵也只能依靠黑面包充饥时,谁能期望俘虏会吃饱肚子?

    “保罗,华夏做什么?”

    被俘虏的还有几名德军厨子,兵员不足的情况下,就算是厨子也得上战场。

    “不知道,好香。“

    香气越来越近,德国俘虏们看到二十多个华夏士兵,抬着大桶的面条走过来。一名会说德语的士兵,告诉他们,这是给他们的食物。

    “上帝!”

    捧着手中的热汤,德国以为自己做梦。当然,他们不会用筷子,勺子和叉子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再不行,直接徒手上阵。

    德国俘虏狼吞虎咽时,会说德语的华夏士兵走到一名德国军官跟前,递过去一根香烟,德国也没有客气。随后,华夏兵哥从德国口中知道了一些英国没告诉他们的“东西”。

    华夏的“友好”态度让德国很疑惑,他们是敌,不是吗?

    “有两名德国朋友。”华夏士兵说道:“是军,遵从国家的意志到欧洲作战,若是战场上遇到,会向他们开枪。”

    德国点点头,没有再问。

    隔日,这些德国俘虏就被带往后方的战俘营,他们中的很多,直至战后才有机会回到德国。

    十二月十五日,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暴风雪终于停了,气温依旧很低,几架黑色的战斗机出现天空中,它们组成战斗队形,护卫着位于最中央的一架飞机,朝德军阵地飞去。

    “警戒!”

    德军阵地中的观察哨很快发现空中的异常,黑色机身,机翼下醒目的五色国旗,都表明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任何一种飞机!

    机群开始降低高度,地面上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被架了起来,但德国发现,这些飞机飞行的高度,远高于他们曾击落的英法两国飞机,速度也更快。

    “华夏的飞机?”

    机舱中,华夏兵哥谨慎的观察地面,拉起操纵杆,他们的目的不是对德军阵地发动袭击,而是观察地形。

    英国和法国的确给了他们一些“建议”,但是,通过那名德国军官的口,楼少帅发现,英国给的建议存一些“问题”。

    战斗机被派出执行侦查任务,面对陌生的土地,欧洲一流的军队,兵哥们手心捏了一把汗,当飞机升空时,紧张却变成了兴奋。

    机群空中呼啸而过,德国的反应相当迅速,十五架德国双翼机升空进行拦截。

    十二对十五,华夏飞机处于劣势,但是,黑色的机群却没有后退,怯懦,只会让敌看轻自己。

    就像是两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黑色的战机和木质双翼机迅速绞杀一起。

    德国的空中马戏团开始表演,华夏的黑色旋风无畏迎战,机枪声,内燃机的轰鸣声,火光中,一架飞机直接空中爆炸,另有两架飞机尾部和机翼拖着黑烟,从空中坠落。

    一架德国飞机攀升到高处,俯冲而下,密集的子弹击中一架华夏飞机,却没发现,他身后,紧咬着另一架黑旋风……

    空中不断爆闪出的火光,地面上腾起的黑烟,昭示着战斗的激烈。

    谁都没有想到,一次空中侦察,竟然会突变成一场空中战斗。

    华夏军队和德国军队的首战,空中上演。

    战斗结束得很快,德国损失了六架飞机和六名飞行员,华夏则损失了八架,飞行员却只牺牲两,所有的华夏飞行员都备有降落伞,德军空军,只有轰炸机飞行员才有这个待遇。

    地面的军队也开始出动,华夏兵哥们是为营救落无区的飞行员,德国则希望能抓获俘虏,空中的战斗让他们对华夏军队产生了警惕,这支军队貌似和法军英军都不一样。

    同样端着冲锋枪,戴着钢盔的大兵战场上相遇,后方的机枪是他们的掩护,冲锋枪和步枪的子弹耳边飞过,死亡和受伤,随时都可能出现。

    救的华夏士兵不愿意放弃,已经救回了四个,还差最后两个!

    德国同样不会放弃,他们距离两名受伤飞行员比华夏更近!

    枪声更加激烈,一名腿部受伤的飞行员掏出了手枪,没有任何犹豫的扣动扳机,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另一名飞行员动作稍慢,德国已经冲到近前,一枪托将他砸晕。

    华夏士兵们红着双眼,德国却用最快的速度撤退,他们继续向前冲只能是送死。

    带队的班长握拳狠狠的锤击地面,“该死,混账!”

    欧洲大陆的第一场战斗,甚至称不上战斗,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却让双方都对彼此产生了新的认识。

    接到初战报告后,楼少帅环视众,“如今之德军,远不及战始。”

    无论哪个国家,打了四年仗,几万几十万的死,精锐部队也要差不多打光了。德国统帅部,接连从陆军的战斗序列中划去三十二个师,这代表什么,凡是带兵的都一清二楚。

    新兵,大量的新兵。

    楼少帅站起身,所有的目光也随着他的动作而移动,“诸位,第一战,自今日始!”

    所有军官同时起身,“是!”

    就华夏军队将欧陆掀起一阵狂风时,华夏各省,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口普查。

    新的户籍制度颁布,延续自清时的口户籍被废止,家家户户重新登记造册,联合政府宣布,将效仿北六省模式,陆续各省实行福利政策,而华务工的“外劳”,属本次普查的重点对象。

    北六省,南六释西南几省的工作量最大,俄国和菠萝头,以及东南亚几国的外劳逐月增加,普查过程中,工作员发现缅北的部分村庄,竟然整村都跑进了华夏,还有很多菠萝头,拖家带口,赶都赶不走。

    北六省的情况稍好,但六省查下来,总结的数目让李谨言都吓了一跳,他怎么不知道北六省内都这么多的外国?

    从事技术工作的,开商店做生意的,农场里干活的,工厂里打工的,除了俄国,还有比利时,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等等等。甚至还有不少拉美。

    李三少眼睛一眯,嘴角一勾,回头给京城发去了一封电报,楼大总统接到后,找来展长青,商量妥当,隔日递交国会。

    国会就“移民制度”和所谓的“绿卡”问题商讨期间,楼二少的求学生活也走上正轨,李谨言关注欧洲消息之余,也掌握着俄国国内最新的情报。

    十月革命爆发,联合政府垮台,克伦斯基逃亡国外……高尔察克回国,白军出现,叶卡捷琳堡的枪声响起,沙皇一家九死一生,只有塔基杨娜女大公和皇太子安德烈活了下来,正华夏情报员的保护下,西伯利亚逃亡,伊莲娜跟女大公的身边。

    李谨言可以预期,那批可观的黄金,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可他现关注的不是黄金,而是欧洲西线的战场,准确点说,是法国北部的小镇康布雷。

    十二月二十八日,华夏军队主动向防线后的德军发起了进攻,这场进攻出乎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的预料,也一战的历史进程之外,却对整个一战战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世称这场战役为“康布雷战役”的延续,却也有另一种说法,这场完全由华夏军队发起和主导的战斗,奏响了欧战最后一幕的序曲。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