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首望见凤玖那满脸的憎恨之色,她心忖必是受了凤玖那激烈的情绪影响所致,再思及她的遭遇,父亲被害、国家被夺,还遭亲人追杀,也难怪她会这么恨了。

    她温言劝解,“公主身上有伤,那些难过的事就别想太多了,先养好伤才最重要。”

    凤玖咬牙切齿,“我怎么可能不想,转眼间国破家亡……”她好恨,恨心狠手辣的三皇叔,恨贪图凤国城池、助纣为虐的宫维新。

    冬十一想了想,明白遭受这么大的打击,她心情难免无法平静,也没再多说什么,只吩咐岚岚在凤玖住在冬府的期间好好照顾她。

    岚岚应了声是,方才在听到凤玖公主提起宫维新这个姓名时差点吓死了,所幸少爷神色无异,她才放下心来。

    看来那件事少爷应当是彻底忘了。

    凤玖并未等太久,墨良浚在翌日便接见了她。

    “若墨皇肯助我与五皇兄夺回皇位,事成之后,我们愿割让十五座城池给墨国。”凤玖将五皇兄亲笔所书的信函呈交给他,紧张的等候他的答覆。

    墨良浚拆信阅毕,摇了摇头。“墨国不缺这十五座城池。”

    “这十五座城池临近墨国,皆是繁华的城都,若能得到,对贵国……”她正想说服他,却被墨良浚不耐烦的打断。

    “如今你三皇叔已掌握凤国并登基为帝,若要助你兄妹夺回皇位,无异是让墨国与凤国兵戎相向,只为了区区十五座城池,便让朕劳师动众、兴兵攻伐,这笔交易对墨国并不划算,公主不如去宫国试试,兴许他们对那十五座城池会有兴趣。”

    提及宫国,凤玖恨声说道:“就是宫国的二皇子宫维新勾结了我三皇叔,趁他出使我国,与我三皇叔合谋杀害我父皇。”

    墨良浚闻言面露诧色,“凤国宫变之事宫维新也参与其中?”他只知此事宫变是她三皇叔所策划,尚不知其中细节。

    凤玖满脸的怨恨,“没错,只因我三皇叔许了他十座城池,他便枉顾道义,与我三皇叔狼狈为奸,害了我父皇。”

    “宫维新……”墨良浚在念及此人之名时,眸底掠过一抹阴鸶,立即改变了主意,“好,此事朕可助你们兄妹一臂之力,但事成之后,朕还要宫维新那十座城池。”

    虽然他追加了十座城池,但见事情有转圜的余地,凤玖面露喜色,“这事我还得禀告五皇兄,再答覆墨皇。”

    出了皇宫,她即刻前往一处秘密连络处,命人将此事转告皇兄,在等到回覆前,她仍继续住在冬府里养伤。

    冬十一是在凤玖见完墨良浚的翌日回到宫中,继续当她的侍中。

    破坏御辇之人并未追查出来,最后是找了几名轿夫当替罪羔羊,处罚了他们一顿,而她这个侍中也因督管不周而被罚停俸一年,这件事就这样揭过去了。

    冬十一原本觉得那几名轿夫是受了她的牵连,心有不安,但从老爹那里得知墨良浚虽命人重打了他们一顿,却也暗地里给了他们一笔银子作为补偿,那些银子只要他们不太挥霍,下半辈子足够他们不愁吃穿,她这才稍稍安下心。

    隔了数日再见墨良浚,她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歉意,还有一股自己也弄不清楚的矛盾心情。

    此刻侍立在大殿外头,她心绪有些烦乱的等着墨良浚下朝,就在这时,大殿里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探头看了眼,发现是是墨良浚正在说话。

    “……是以为了求得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百姓做事,因此朕决定要以考试的方法来甄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为朝廷效力。”

    但他才刚宣布完,就遭到众臣反对。

    “陛下,自古以来,朝廷选任官吏皆是推举贤能之士任之,以考试取才未免流于轻率,还请陛下三思。”陆皓首先跳出来表达反对立场,他本人便是四大世族之一的陆氏,考试取才抵触了家族利益,他当然反对到底。

    其他几名出身世族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没错,以考试的方法来取才,无法得知其人品性如何,这极不妥当,万万不可。”

    “强闻博记未必就代表其道德品性高尚,朝廷任用官吏还当以贤能为主,若是任用品性拙劣之人,将造成偌大的祸患,请陛下收回成命。”

    冬十一很意外墨良浚竟会在这时宣布考试取才的政策,听着里头大臣个个强烈表达反对之意,她想到那些世族子弟平时跋扈蛮横的行径,心里不禁嘲讽的想着,这些大臣口口声声的贤能又是如何认定,莫非只要是他们自己世族里的人就代表贤能吗?

    墨良浚在提出要推行考试取才之事后,就没再开口,冷眼看着底下的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平日里殿上议事倒没有这般热烈,今日几乎所有重量级的大臣都出声参与议论,当然也都是一面倒的反对。

    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倒也不讶异,待大臣都表达完意见之后,他看向散漫站在一旁的墨斯年,下达一道圣旨——

    “勤王墨斯年听令,朕命你主持此次科考之事,朕这里有一份施行的办法,你拿去参酌,再安排相关事宜。”

    见他们这么多大臣都表达反对之意,皇上却仍一意孤行,陆皓严肃的出声再谏,“陛下为何不接纳臣等的意见?若贸然推动此事,天下有骨气的士子在知道要沦落与品性不明的人同场竞争,定不会参与考试,只会徒惹笑话,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墨斯年是墨良浚之弟,两人面容有几分神似,只是他双眉略细,肤色偏白,因此看起来面容略显阴柔,在陆皓说完后,他扯唇嗤笑了一声,“皇兄,丞相如此反对,这事臣弟着实为难,还请皇兄明示,这事臣弟该如何来办理才好?”

    墨良浚伸出手,侍立一旁的内侍急忙将准备好的宝剑呈到他手上。

    他高举手中那柄镶着绿松石,剑刃套着墨绿色剑鞘的宝剑,沉声喝道:“勤王墨斯年上前接剑,朕将太祖传下之太华圣剑暂借予你,但凡有人无理阻挠办事,你可凭此剑将之击杀。”

    听闻此言,明白皇兄是决心要办好此事,墨斯年收起脸上的漫不经心,肃容大步上前接剑,“臣弟遵旨。”

    他早看那些仗着出身世家大族便为所欲为的朝臣,不顺眼多年,这回可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来收拾他们了。

    而听闻墨良浚下达圣旨的众臣,人人闻之色变。

    这太华圣剑乃是传承自开国太祖,在墨国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玉堕,墨良浚此举表明了举办科考的决心,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再开口反对。

    因为谁也不想拿自己来试剑。

    第4章(2)

    在殿外的冬十二直留意着殿内动静,她不认得那把宝剑,却看出那把剑似乎很厉害,一出场就震慑了众臣,连原本极力反对的丞相也沉默无声,令她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那考试计划是她所拟,她自是希望这件事能顺利举办,可若因此发生什么血腥之事,也是她所不乐见。

    不过墨良浚会在此时宣布这事,应是如他先前所说,已经布署妥当了吧?下朝后,墨良浚与墨斯年在澄明阁里谈事情,冬十一在外头候着。

    半晌,墨斯年走出澄明阁,瞟见她,一双眼意味不明的打量着她,然后摸摸下颚,状似埋怨的说道:“啧,这模样还真是俊,爷都要被你比下去了。”

    冬十一哭笑不得的瞅了他几眼,先前也不知这墨斯年去了何处,在她担任侍中的这三个月里并未出现过,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他。

    墨斯年自顾自的抱怨,“你说你呀,闲着无事做啥给皇兄出那科考的鬼主意,累得本王刚回来就要被皇兄使唤,不得清闲。”

    见他话里虽在埋怨她,却没有怪罪的意思,她摆出无辜的神情表示,“这事下官也是无意间向陛下提起的,不想会得陛下如此重视。”

    “你说的话皇兄哪次不重视?”他瞒咕了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