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住哪儿都一样。.”徐琼看着鼻孔朝天的洪姨娘和立在她身旁多年未见的庶妹,还是一副宠辱不骜的表情。

    荣氏微不可见地颔首,单单这份不争不抢,徐琼可比芳儿强多了,但是只看一面是不准的,日子还长得很,往后谁会笑到最后,没人知道。

    于是,荣氏身旁的老婆子领了徐琼出来,立在门外的春娥随即跟了上去。

    老婆子姓范,是荣氏的奶娘,她一路安静无声的端着架子,看看这位大姑娘会不会朝她打探有关主母的消息,不料,直到安排好的新院子门口,大姑娘也只朝她说了声“嬷嬷请留步”,点了点头便径自进去。

    居然不让她进院子,瞧不起人嘛。

    只是再生气又如何,她也只能灰溜溜地去回报荣氏。

    第十章与继母过招(1)

    院子是簇新的,位在后衙最偏远的西北方,院子里有几丛小竹、几簇种下不久的楔,还有几块湖石和一株老腊梅,干净倒是干净,只是花草看起来都恹恹的,没什么元气。

    春娥一路嘀嘀咕咕,再看见内室里的情况就爆发了,“这是欺负人啊!您是府里的大姑娘,大院子让二姑娘占去了,这会儿给的院子居然……居然……”接下来就无声了,向来不闹事的她被气哭了。

    内室并不大,一张长榻、一张卧床、一张几案和-张梳妆台。

    就这样。

    比起两层小楼的安芳院,这里简直就像个杂物间。

    “把眼泪擦擦,这里没什么不好的,赶紧把东西归置好,一路颠簸,咱们也好歇了。.”

    “没想到夫人竟然让大姑娘住这种地方,还有没有把您放在眼里啊?大姑娘,晚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向老爷要回安芳院才行。”春娥握着小拳头,信誓旦旦。

    徐琼笑着道:“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吗?名字都已经改了。”那是安徐芳心那颗芳心的院子,就让她安心住着吧。

    “我们住进去再把名字改回来。”

    “没必要多此一举。”

    “大姑娘,奴婢不明白您何苦要如此眨低自己,这个家可是您的啊。”春娥苦着脸道。

    “春娥,人再大也睡不了两张床,吃再多也只有一张嘴,夫人给我院子住是看在父亲的情义分上,不管如何,别人不欠我什么,她愿意给我这样的院子住,我就住,因为,我对她没有任何期望。”

    因为对父亲的继室没有任何期望,别人对她不好也就不会有怨愤、失望和悲伤这些情绪了。

    只有自己允许、对其有欲有求的人才能左右自己的心。

    她对那位夫人没有任何欲望和要求。

    “不会的,老爷还是疼您的。”春娥这下终于明白自家小姐无人可靠的困境,说穿了,二姑娘还有个洪姨娘替她打点,洪姨娘又替老爷生了儿子,新主母说什么也得礼让她三分,至于大姑娘的母亲,虽然不是人走茶凉,可老爷是外宅男人,就算有心也顾不上身居内宅的女儿啊。

    直到大姑娘出嫁之前,势必要和新母亲绑在一块的。

    “是啊,夫人是个贤慧的。.”

    春娥干巴巴地看着自家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她听不懂。

    殊不知,徐琼看出来了,这位继母是个好面子的人,她知道母亲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古来后娘入门最爱与前妻较量,可能从容貌,可能从嫁妆,可能从任何一个角度,不一而足,倘若前妻留下子女,就像自己这样,因为怕别人会说她苛待元配子女,自然是不敢怎么虐待,但不时刁难却是少不了的,像这院子的事她如果嚷嚷出去,继母就有借口来对付自己了,她犯不着让这样的人找到理由来对付她啊。

    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住下吧。

    晚膳时,全家团聚,徐琼见到了徐明珠。

    这些年,徐明珠仕途顺遂,和江南的乡绅和顶头上司都交好,家中看起来一团和气,如今惦记的女儿终于归来,他一高兴就多吃了几杯酒。

    “琼儿,回来就好,在这边如果缺少什么,尽管和你娘说。”他瞧着女儿和妻子的目光里并无其他情绪,便放下一颗心来。

    “女儿倒是有件事想和爹商量。”洪姨娘和徐芳心咄咄逼人的眼光对她毫无影响,她该吃就吃、该尝就尝,不出风头、不要强,面对徐芳心那鄙夷的眼神也只是一笑而过。

    “什么事?尽管和爹说。”女儿三年前还像没长好的青苗,这会儿却美丽得像欲开未开的花骨朵,徐明珠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内疚。

    “那女儿就先谢过爹爹了,女儿从老宅带回来的那些人已经用习惯了,女儿想求爹让他们回来照顾女儿的一应起居,可好?”

    这要求不过分,也不需要荣氏多腾出人手,徐明珠爽快答应了。

    荣氏即便想存心挑刺也无法,她心想,左右就是一些老仆,徐琼要就给吧,反正是现成的人情。

    “既然爹答应要给女儿人手,那么,也把他们的卖身契一并给了女儿,这样女儿也好管理下人,免得出错。”

    荣氏的眼睛慢慢睁大,这个小蹄子不简单。

    这可是女儿归家后对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徐明珠哪能不允,当然是满口答应。

    安顿不是多难的事,徐琼着人把院子上下洒扫过一遍,小炉里烧上水,内间点上除虫熏香,妆奁和几样胭脂拿了出来,床上挂了帐幔又铺好被子,人能吃上东西睡好觉,这就安顿下来了。

    当然,日子的确是和在婺州时不一样了,她得日日早起去向荣氏请安,加上从她这个王夐院要到正房厅堂约有一刻钟的路,晴日还好,雨天就算穿着木屐也容易溅湿脚板和襦裙,说有多不方便就有多不方便。

    “大姑娘,下雨天,我们不去了吧?”春娥盯着外头的雨势叨念着。

    “去,怎么不去?”只是毛毛雨,不会去不得。不做就不做,既然要做,她就要做到最好。

    春娥撑起伞遮住徐琼,又替她拉了拉披风,“二姑娘也没您勤快,这样的雨天,她肯定又不知找什么头疼脑热的借口说起不了床了。”

    “妹妹是妹妹,我是我,再说,夫人贤慧,我也不能失礼。”她明白荣氏不是蠢笨的女人,她出身大家,知道轻重,何况她肚子里怀着父亲的子嗣,她犯不着和自己过不去。

    既然她要贤名,自己总得成全她的贤慧。

    厅堂内的荣氏看起来有些精神不继,怀孕的月份大了,平常容易困倦,遇到雨天更只想赖在床上,为什么她每天非得一大早起床折腾,就为了两个不是己出的女儿要来请安,一个是风雨无阻,但咬紧牙始终不肯称呼她一声母亲;一个是偷懒耍滑,爱来不来,两个都没把她这过于年轻的续弦主母放在眼里,她忍着,等她生下嫡子,坐稳徐府当家主母的位置,看谁还敢轻视她?

    “琼儿来向夫人请安。”徐琼在外厅卸去斗篷,进了内厅请安道。

    “坐吧坐吧,亏你有心,这下雨的天儿还过来,我都于心不忍了。”

    “向夫人请安是琼儿的本分。”

    荣氏见她端庄而坐,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丝一毫没有失礼之处,都说这丫头野居乡下,身边连个礼仪嬷嬷也没有,她是从哪里学来这些应对进退的礼数?但不管如何,不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说什么都亲近不来。

    无妨,她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她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了,到时候,一个个都给她滚一边去吧。

    “这些天,我瞧你身边来来去去就一个丫头,这样出去会让人说堂堂知府对家中大姑娘竟如此小气,不如安排几个人去你那儿,可好?”

    荣氏年纪不大,充其量就二十五、六,真要和颜悦色笑起来,加上一身绫罗绸缎精致打扮,颇有几分雍容之态,只是那双眼一不小心就会流露精于算计的凿痕。

    “那么,琼儿就谢谢夫人了。”徐琼微笑。

    居然不推辞。

    荣氏略为吃惊,她本以为要在徐琼的身边放人并不容易,谁知道她这么好说话。也罢,如此一来,往后要拿捏她就容易多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