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家主子被关在书院里,连强闲着无事就常在城里走动,自然清楚哪里能探到消息,走了几家大牙行,又去县衙前面的茶馆坐了片刻就八九不离十了。

    原来那位钟管事是随着自家少爷一同从皇都过来做买卖的,带着大队的马车,装了不少布料器物,而甘沛县令的夫人就出自这个钟家,论起来,这钟少爷要叫县令一声堂姊夫。

    也因为这个缘故,钟家商队一落脚就在城里立了名号,无人敢欺,平日都是这钟管事出面料理事物,那钟少爷一头扎进青楼就没出来过。

    连君轩越听脸色越沉,实在很想翻个白眼。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与某个钟家人还真有些瓜葛,但跟这钟少爷却没有打过交道,不过同样来自皇都,多少都有些情分吧。

    他想了想便对着连强道:“拿我帖子去见钟少爷,就说我今晚请他赏荷饮酒。有了回信,再去请刘三少、冯公子几个,让厨下准备酒席。”

    连强点头应了,转身出去,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就转了回来,这次却是彻底黑了脸,气乎乎的回禀,“少爷,那钟家子弟真是太狂了。我递了少爷的名帖,他直接扔了回来,说不认识连家人。”

    “什么?”连君轩也恼了,“他当真这么说?”

    “是,我报的是皇都将军府的名号。”连强微微眯了眼睛,右手下意识摸着腰侧的匕首。

    其实连强方才在钟少爷身后看到一个熟悉面孔,他曾见那人出入皇都老宅,难道这钟少爷是冲着自家少爷来的,而杨家只不过受了池鱼之殃?若是这般,以少爷的脾气,还有待杨家的不同,怕是要暴怒了,他想了想,觉得这事还是暂且压下不说,先调查个清楚的好。

    不说连强心里暗自嘀咕盘算,只说连君轩也是疑惑,不明白这钟少爷是不是出生时被驴踢了脑子?但凡世家之人,最讲究做事留三分余地,他们已报了名号,就算对方不领情,起码也不会这般撕破脸啊,那他这般行事为的是什么?

    在这主仆俩都是疑惑不解的时候,家安却引着杨志从外面走了进来。

    家安小跑几步抢先进门,小声道:“少爷,杨掌柜来了。我见他好似有急事,就直接引他进来了。”

    连君轩不在意的摆摆手,起身接了杨志,一边吩咐家安上茶点一边问道:“大哥,你怎么来了?”

    杨志听他这般称呼自己,心下稍安,想了想便直接说道:“连兄弟,咱们的铺子出事了!今早开门就有地痞来捣乱,我好不容易把人打发了,又发现后院被人家扔了条死狗,按理说这也没什么,咱们铺子生意好,惹人眼红使些小手段也想的到。但方才衙门里的差役上

    门了,指着后厨说不干净,又说欠了税银,直接把铺门封了,我琢磨着这事有些蹊跷,去书院问过说你在家,这才赶过来。”

    连君轩越听脸色越冷,同连强对视一眼,都有些明了之意。不必说,这肯定也是钟家的手笔了。

    左右这事也瞒不过,连君轩就把昨日钟家人去杨家强买庄园的事说了一遍,末了嘱咐道:“大哥不如回庄园住几日,正好过个团圆节。钟家的事我这就让人去料理,说不定不等你们回去吃顿午饭就该回来开铺门了。”

    杨志虽然隐隐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但连家在甘沛的根底他很清楚,少有人不卖连家颜面,解决起来或许不太难,这般想着,他稍稍放了心,又闲话几句就回去给伙计放了假,带着媳妇租辆骡车回家团聚去了。

    再说连君轩因为说了大话,正恼得怒发冲冠,连家在甘沛的铺子虽说远不如皇都多,但坐镇的大管事却是家中得力的老人,曾跟着连老爷子出生入死,别说小小的甘沛,就是在皇都也有几分颜面。

    连君轩原以为亲自去请托大管事,去拜访县令说一说,杨家这事就过去了,毕竟钟家那位老太爷还挂着户部尚书的名头在朝荣养,总不能因为这等小事同连家交恶,可惜这次大管事居然称病,死活不肯见他。

    连君轩也犯了倔脾气,死活坐在大厅里不肯走。大管事没法子了,最后让人传了一句话,“老宅大少爷写信来托老奴处置一点小事,老奴实在腾不出手,还望二少爷见谅。”

    这话若是再听不明白,连君轩就白活十几年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大管事这是不愿意介入两个小主子的争斗。也就是说,杨家庄园和烧鸡面铺子的事都是皇都那位大哥的手笔,钟家那位蠢货少爷就是指向自家的箭!

    “砰!”连君轩抬手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碗跳得老高,末了却半字未说,起身离开了。

    看到自家少爷这般模样,连强心里发虚,但想了想还是疾走几步,上前低声说道:“少爷,我先前瞧着姓钟的有个随从面熟,想着怕是这人真同大少爷有些瓜葛,要不要我送信回皇都,老爷子若是知道了,绝对不会——”

    “不必!”连君轩双眸冰冷扫过街上来往的人群,双手紧握成拳,“我不信离了老爷子的庇护就寸步难行!走,喊上师兄,我们去县衙!”

    连强还想开口拦阻,可末了还是明智的闭了嘴。

    杨诚本就惦记家里的事,这一日读书也是心不在焉,惹得史先生喝斥多次。这会听到连君轩约他一起去县衙讨说法,立时跑去同史先生陈情。

    史先生是个古板方正的脾气,听完气得直接拍了桌子,执意亲自带着两个学生去拜会县令,然而县衙的大门敞开着,进去却见不到县令的影子。

    师徒三人不论是报了连家的名号,还是书院先生的名号,那位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师爷就是不肯通传,一会儿说县令下乡去了,一会县令访友去了,气得史先生吹胡子瞪眼睛。

    正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有个衙役跑进来在师爷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那师爷眼角扫向杨诚,居然又添了三分幸灾乐祸之色。随后开口就道:“史先生,两位公子,我们老爷真是不在后衙,若是有事,明日再来吧。另外,方才有人在城外官路上驾车行凶,伤了钟家少爷,刚被抓回来下狱,听说也是姓杨。”

    “什么?”杨诚同连君轩大惊,齐齐站了起来。方才杨志夫妻坐车回柳树沟去了,难道杨志一时气恼,见到姓钟的就失了理智?两人再也坐不住,扶了史先生就出了县衙。

    杨诚心急,解下腰侧的荷包就要去找衙役打听消息,不曾想一直留在外面的连强却是跑上前,焦急说道:“少爷,杨少爷,杨掌柜被抓进大牢了。听说是撞了钟家的马车,但我方才瞧见钟少爷下车进了后衙,不像伤了的模样,杨掌柜怕是中了人家的手段了!”

    “真是欺人太甚!”杨诚恨得转身就要去击鼓鸣冤,但乍然想起县令就是钟家女婿,立刻红了眼睛,“我要去府城告状!”

    连君轩这会也是恨得咬牙,“先找魏春替大哥打点一二,然后我同你一起去!”

    连强一见事情要闹大,就指望史先生开口拦阻,不想史先生居然大力点头,“你们身上带着秀才功名,不必挨三十杀威棒,尽管去告。我就不信朗朗乾坤,钟家一手遮天了!”

    得了史先生的支持,连君轩同杨诚郑重行了一礼,谢过史先生。

    可一旁的连强却急得跳脚,这事若捅到府衙,闹不好就要上报朝廷,到时候就不是钟家欺压百姓了,而是连家同钟家争斗!可惜不等他想出办法拦阻,魏春却是疯跑而来。

    这般凉爽的秋日魏春居然满头大汗,额角唇边还有血迹,身上浅青色的袍子也湿了前胸后背,实在狼狈之极,杨诚见他扶着县衙门前的石狮子直喘气,赶紧上前替他拍背,他却是急得连连摆手,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话,却惊得众人都变了脸色。

    “杨大叔他们去府衙告状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