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娘也觉不好开口,又不得不说,只能撵了杨柳儿出去,低声对杨山道:“大夫说巧姨娘正好是天癸之日,许是吃了什么寒凉之物,这才遭了这场无妄之灾。这次伤了气血根本,就是养好了,怕是以后……嗯,以后也不能生养了。”

    杨柳儿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就拦了进去送茶水的春分,一起趴在门外偷听,连君轩也是好奇,于是就站在不远处装作望天,耳朵却是竖了起来。

    三人听了程大娘的话,春分吓坏了,脱口就道:“真是万幸,小姐也正……万一也吃错东西,可就出大事了。”

    杨柳儿心里还模模糊糊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听到春分这话却是豁然开朗,扭头望向连君轩,就见他也变了脸色,两人对视一眼,齐齐望向石桌上的燕窝粥……

    连君轩转身端起那碗原本该进杨柳儿肚子的燕窝粥就跑了出去,不等他说完,人已不见踪迹,“我上山一趟,等我回来!”

    见状,杨柳儿突然心慌之极,急忙赶上去,可惜院门外已是人影皆无……

    杨诚闻声寻了过来,见小妹脸色不好,就问道:“怎么了,师弟去哪里了?”

    杨柳儿乍然见到二哥,好似抓到了主心骨,一边握住二哥的衣袖,一边极力的说清楚,“二哥,连大哥送了燕窝粥给我,结果姨娘喝完就出事了。连大哥拿了燕窝粥上山找孙叔查验了,我……我担心!”

    “什么?”杨诚也变了脸色,想起连家那些龌龊事,心里恼恨不已。但一瞧见脸色苍白的小妹,只能安慰道:“别担心,这还是猜测,当不得真。说不定是姨娘先前吃的东西有什么不妥呢。”

    听到这番话,杨柳儿勉强收起忐忑,担忧的往迷雾山上张望了好久才回后院去。巧姨娘即便没了性命之忧,总要给她张罗些补血养气的吃食……

    第三十九章大闹将军府(1)

    连君轩一路上山,倒是赶的也巧,孙叔正带着徐狐狸在茅草房前烤野鸡,突然见到他上来脸色就是一喜,可惜一瞧清楚他手里只端了一碗米粥,就失望的翻了白眼,问道:“你这臭小子,不带酒肉就算了,偏端了一碗粥,打算喂野猫啊?”

    可一旁的徐狐狸却是欢喜,躐到粥碗前就要大嚼,但刚刚开口却犹豫了,翕动着小鼻子嗅了几下立刻就跳开了,一副嫌弃又厌恶的模样。

    孙叔有些疑惑,又见徒弟摆着一张黑脸,眉宇间的阴郁之气好似更重了,也眯起了眼睛,严正问道:“怎么,这粥有古怪?”

    一路马不停蹄的飞奔上山,连君轩跑的急了,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这才低声应道:“这粥里放了皇都带回来的燕窝,杨家的姨娘喝完后流血不止,差点送了命……”

    “什么?”孙叔闻言不敢怠慢,捡了根树枝,挑起一块凉粥仔细打量,又嗅闻品尝,末了豁然变色,喝骂道:“这下毒的人太歹毒了!燕窝里有凌霄草,男人多吃几次就会被耗光阳气,女子服一次就会落下寒凉之症。杨家那位姨娘是不是正行天癸?怪不得会流血不止,这真是造孽,以后怕是难生养了。”

    一听见这话,连君轩脸色立刻黑透,咬牙切齿地道:“柳儿本来也是身子不舒坦,这燕窝粥是我特意要厨下熬好,亲手送去……”

    他狠狠闭了眼睛,心头恐惧至极。若不是巧姨娘在场,杨柳儿强拉她品尝,这会血流满床、终生不能生养的女子就是他心爱的女子了,而先前他那般憧憬的儿女绕膝、夫妻恩爱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该死,他们都该死!”孙叔也是动了怒,“连老头那个老东西,到底要藏到什么时候?再这么下去,等不到真相大白就……”

    正说着,他不知为何突然住了口,脸上闪过一抹悔色。连君轩心底生疑,开口追问:“孙叔,什么事情没有真相大白,你和老爷子瞒了我什么事?”

    孙叔很心虚,咬牙装了蛮横,喝斥道:“少问这些没用的东西,倒是你个蠢货,告诉你多少次,要谨慎防备,怎么还敢吃皇都送来的东西?”

    连君轩望着这个自小就教他练武的师傅,想起他多年来不曾下山一次,死守墓群,想起祖父对他的信任,还有方才那些话,他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好似压抑多年的火山骤然迸发了!

    “哎,小子你回来!”

    孙叔还想再说几句,连君轩却是扭头就下了山,他心里咯噔一下,抬脚就要追去,冷不防被徐狐狸咬住裤脚。这么一耽搁,连君轩早就没了影子,气得他把吃里扒外的悬狸狠狠扔到树上。

    连君轩下了山后直接回到了自家庄园,一下马就直奔库房,须臾,在库房里翻出一只油纸包,然后呼喝一声,喊了连强几个就打马往外跑。

    连强不知自家少爷又在哪里惹了闲气,匆忙分出几个兄弟看守院子,自己带着七八个人追了出去。

    原本他还以为少爷又被杨家的小姐惹恼了,进城走一圈,最后还得买些吃食用物再跑回来讨好人家,不曾想这次马匹却是穿过县城越跑越远,眼见就往府城奔去,几人都是惊疑又惶然,趁着晚上投宿的时候问了两句,连君轩却是阴着脸不肯多说,众人没有办法,只能凑了凑身上的银子,勉强也有百十两,就算要回皇都也够路上花用了,这才勉强安心。

    没想到他们还真的猜对了,一路风餐露宿,真赶回了皇都……

    不说连强一行人日夜赶路,累得是人困马乏,只说杨家众人当晚不见连君轩过来吃饭都有些奇怪,杨柳儿照料巧姨娘的吃食药汤,实在走不开,就托付杨诚去连家探看。

    杨诚也惦记那碗燕窝粥的结果,不过片刻就进了连家的新院子,几个留守的护卫正一边吃饭一边疑惑主子怎么一走就没回来,见得杨诚过来,几人纷纷放下饭碗行礼。

    杨诚温和一笑,开口问道:“你们少爷呢,可是回城了?”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护卫闻言应声道,“回杨少爷的话,我们少爷中午时突然从外边回来,带了一半兄弟骑马走了。”

    “走了?”杨诚心里一动,急忙问道:“他说去哪里了吗?连强也跟去了?”

    护卫点头,接着却是有些尴尬挠头,“少爷也没说去哪里,都这时候了,怕是回县城大宅了吧。”

    听到这话,杨诚没有安心的感觉,反而隐隐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拱手拜托护卫道:“劳烦兄弟还是快马去县城看看,不管你们少爷在不在,都送个消息回来。”

    那护卫也不推辞,痛快应了就去前院牵马回县城了,结果一个时辰不到,人就回来了。

    连君轩不在县城,有人说看见他们一行骑马穿城而过,直奔府城去了。

    这下就是傻子也能猜得出,能在连老爷子送的东西上做手脚,除了那几位姓连的主子就没有别人了。

    杨诚更是气得恨不得大骂,这小子定然回京都找下毒之人算帐去了。

    大宇以孝道治国,嫡庶分明,不管连君轩有何原因,只要打骂了爹娘还是嫡亲兄长,他头上的举人帽子就别想再戴了,那些整日闲着没事的御史一定上本参奏,说不定顺带还要咬连老爷子一口……

    可惜不管杨诚怎么懊恼担心,一边还犹豫着回去怎么同小妹说时,几乎恨不得自己能化身飞鸟,拦住进京报仇的某人了!

    皇都的五月虽然没有甘陇那般干热,但也着实不算清凉。连家三代富贵,家财雄厚,几位主子的屋里便早早就放了冰盆。

    连大夫人掏出帕子,狠狠擦去额角混合了汗迹的胭脂,脸色实在有些不好。两个站在她身旁打扇的丫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小心翼翼地挥动手里的扇子,恨不得自己不在这。

    连旺媳妇从外面进来,偷偷扫了一眼连大夫人的脸色,也是心里惴惴不安,但依旧挂着笑脸上前行礼,末了挥手撵了两个丫鬟,亲自为主子打扇。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