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他,杨诚他们一走三个多月,半点音讯都没有,他实在是惦记啊。

    在城里落脚的杨志和魏春也不必父亲催,整日都在城里搜寻各路商队,打探情况,有说路上碰见过,有说根本没见到,有的甚至说有沙盗灭了一支大商队,听得两人也是提心吊胆,偏偏又不敢跟杨山说,只好每次都强笑着劝他,没有消息就是证明平安的好消息。

    杨山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吃睡不香,小门效的农家好不容易供出个读书的,二儿子又争气,顺风顺水的考到举人,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有时候他急得狠了也想寻个人发发脾气,但瞧见小心翼翼度日的巧姨娘,再望了望整日里外忙碌,瘦得脸上酒窝都平了的小女儿,他又把火气压了下去。

    杨柳儿自然也是吃睡不好,虽说离得下雪还有很久,但归期越近她越是心慌,即便再忙碌也抹不去心里的隐忧。

    但凡听人家说起沙漠两字,就会下意识竖起耳朵,可每次也都是失望收场,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皇都里,连老爷子也是皱着眉头,仰望着天空的烈日叹气。

    身后的老仆武伯实在看不过,上前低声劝道:“老太爷,坐下歇歇吧。有些事,您惦记也帮不上忙啊。”

    连老爷子无奈,回身坐下,大口灌了一杯凉茶,这才觉得胸腔里的焦灼好似轻了一些。

    “这个混小子,一声不响就跑西域去了,千里沙漠是那么好过的?万一……我怎么同老兄弟交代?”

    武伯回身仔细瞧着院子里并没有什么可疑之人,这才关了门又劝道:“二少爷自小就是个倔强脾气,先前甘沛那几个管事又动了点手脚,还有……嗯,想必他这是急着要还连家恩情呢。”

    “这个倔驴!”连老爷子又恼又心疼,“他只要好好活着,生儿育女延续王家香火,就不枉我养他长大了。”

    听到这话,武伯笑呵呵的给连老爷子续了茶,转而说起市井里听来的一些流言,权当给主子解闷了。

    偶然抬眼望向后院,心中也忍不住叹气,连家虽说是老太爷作主,但可不是老太爷一个人的连家,那几位若是知道眼中钉肉中刺是个外姓人,还说不定会怎么张狂呢,想必那位少爷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执意远走吧,真金白银也许买不来英雄心,但绝对可以堵住小人的嘴巴。

    当北风一日冷过一日的时候,秋收的号角也吹响了。家家户户不管男女老幼尽皆出动,照旧先帮主家收完粮食才轮到自家。成片的玉米被割倒,露出尖利的茬子,偶尔有淘气小子们玩闹摔倒了,被扎的鬼哭狼嚎,免不了被心疼的老娘再拍上几巴掌。

    杨家今年有了庄户,不必再自己挨累,但杨山和杨田还是戴了斗笠,日日去田间走动,偶尔还会捎信让家里送些吃喝过去,犒劳辛苦的乡亲。

    杨志原本也想回家帮着张罗几日,顺便送即将生产的媳妇回来坐月子,可惜吴金铃的肚子却在临上车时发作了,只能留在新买的小院里生产。

    许是平日活计做的多,吴金铃的头胎也没遭什么罪,不过三个时辰就生了个七斤多的胖丫头。

    吴金铃失望的当即就掉了眼泪,惹得稳婆一个劲的劝着,“夫人别哭啊,你这是头胎,以后一年生一个都来得及。再说老话说的好,先开花后结果,姐儿带着弟弟跑!下一胎保管就是胖小子了。”

    不曾想杨志抱了闺女却欢喜得眉开眼笑,杨家历来就是疼闺女多过儿子,端看杨柳儿如何受宠就能猜出一二。他自然也继承了这个好传统,再看闺女胖嘟嘟的小脸蛋,简直连心都快软的化掉了。

    “闺女好,闺女好!儿子以后再生,先把我闺女喂饱了!”

    吴金铃见自家掌柜的确实是真心疼闺女的模样,心里也舒坦了一些,加上拿了喜钱的稳婆又劝了几句,她也慢慢收了眼泪,一门心思照料刚见面的亲闺女了。

    杨家接了喜信,杨山很是失望,但瞧见笑着张罗东西要去看小侄女的小女儿,也就不那么郁闷了。若是小孙女像姑姑一样聪慧,也没什么不好,至于孙子,让儿子以后再努力些就是了。

    杨柳儿到小院门口时,正好碰到杨杏儿也坐车来探望,姊妹俩欢欢喜喜的一同进了门。

    吴金铃见两个小姑子带了大堆的吃食用物,杨杏儿甚至送了个擅厨事的老婆子过来,她不禁在心里暗暗盘算,这小院离烧鸡面铺子很近,又是她的地盘,做什么都方便,比起回杨家庄园坐月子方便多了,就彻底去了心事。

    杨柳儿和杨杏儿住了两日,见嫂子和孩子都好,又都放心不下家里就纷纷告辞回去了。

    不过这么几日的功夫,村里的玉米都已经收完了,田间地头都是一堆堆的玉米秸杆,等到晒干后,拉回去就是一冬热炕的保证。

    看到杨家的院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杨山的脸上终于见到一些喜意,看得巧姨娘也是偷偷松了一口气。

    庄园里,每日都要杀上几十只鸡,洗刷干净送去烧鸡面铺子。

    杨柳儿早早嘱咐过几个帮忙的小媳妇把鸡身上那层绒毛留下,原本几个小媳妇还觉得每只鸡身上的绒毛太少,没想到攒了一个月下来,居然存了两麻袋,几人好奇询问这东西有何用处,她却是笑着把话岔了开去。

    等到找了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洗刷蒸煮、暴晒,那两袋子绒毛被拾掇的一点味道都没有时,杨柳儿又开始做起了针线。

    一直在一旁陪着的冬雪看得很心疼,这样没日没夜的忙碌,怕小姐的身体要累坏,想要劝几句又被姊姊拦住,只好在吃食上变法子,让主子能多吃一点。

    第四十二章喜迎心上人(1)

    又过了半个月,杨家收了庄户们的田租,家里就玉米泛滥了。杨山即便欢喜的恨不得在玉米堆上睡觉,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卖了大半给城里的粮铺。

    连家因为没有主子在,杨山生怕家安同几个护卫照管不好,糟蹋了好粮食,也作主把玉米一起卖掉了,两家各得了银钱,最后却都归到杨柳儿手里。

    杨柳儿日日摸着钱匣子发呆,想起他说下雪就回来,可眼见时日已经进了十月,还是不见人影,就忍不住气恼起来。

    “说话不算数的骗子,再不回来,就把你的银子都花掉,心疼死你!”

    春分在一旁拾掇衣衫,把单薄的衣裙放进柜子,再把大毛衣衫和棉袄取出来,听到这话,偷偷瞧了小姐一眼就若无其事继续忙了。如今全家上下,除了心思粗的堪比屋檩的老爷依旧认为小姐在想念兄长之外,怕是人人都知道小姐更惦念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杨柳儿尚且不知自己的心事已经人尽皆知,她正无精打采的望着油灯出神,这时冬雪端了一碗红枣枸杞粥从外面进来,一边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一边抱怨道:“白日里瞧着还好,这会居然下雪了,害得我差点……”

    不等她的话说完,杨柳儿已从炕上一跃而起,“你说什么,外面下雪了?”

    “啊!”冬雪被吓了一跳,不明白下雪这般平常的事情小姐为何如此惊讶,但还是应道:“下了,刚刚落了薄薄一层。”

    杨柳儿欢呼一声,跳下地也来不及穿棉鞋,只趿着一双软鞋就跑了出去。

    “小姐,小姐!你这是去哪儿?外面冷啊!”春分喊了几句,却无人应理,无奈之下,随手抓了一件棉袄就追了出去。

    杨柳儿憋了一口气,一直跑出院子、跑出庄园,直到村口才气喘吁吁的停了脚步。

    他说过,下雪的日子就会回来,如今雪落满天,人呢,人在哪里?

    她顾不得北风呼啸,不管雪花落进脖子是不是凉得刺骨,只知伸长脖子往远方张望,可是四周一片漆黑,安静的怕人,哪里有半个人影。

    “骗子……大骗子!”忍耐了多日的眼泪再也藏不住,滴滴答答的砸在地上,很快又被北风刮起的雪花掩盖了起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