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头条影后
    苏慕娥选了一家前世最想去的话剧院——广源话剧院。

    这家剧院前身是一家着名的市级话剧院,不论是知名度,还是作品的质量、美誉度,在全国,乃至亚洲范围,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了公司的鼎力支持,手续办的很顺利,苏慕娥很快就正式成为了剧院的一员。

    在又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复襟,她终于能够恢复自如的行动能力,站上她心爱的舞台,和最优秀的话剧人一起排练节目。

    而加入剧院不久,她就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在这个时间段内,广源话剧院刚好在集中全院的人员,为大型话剧《团团圆圆》甄选演员。

    苏慕娥对这部话剧,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话剧出现之前,观赏话剧,还属于一种非常小众的爱好,而这部话剧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前世,这部表现宏大,而又感人至深的大型话剧,一经推出,就在观众中间,掀起了一阵观看话剧的热潮,不仅成为一代人的话剧启蒙之作,更成为了步入21世纪之后,话剧行业的扛鼎之作。

    她曾无数次,在舞台下欣赏过这部作品,没想到这一世,却可以有机会出演这部作品。

    虽然前世,已经对这部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为了能够拿下心爱的角色,苏慕娥依然竭尽全力,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层层选拔,她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和努力,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近乎炉火纯青的台词能力,以及与角色无比贴合的精神气质,一举拿下了女主角的出演资格。

    但是拿下角色,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前世这部作品虽然成为十年内少有的精品,并引领了一时风潮,但因为女主角表演的局限性,导致这部作品,没有能够超出十年的范围,成为永恒的经典。

    这一世,既然由她来主演,她就一定要让这部作品,跨越那个门槛,成为真正的殿堂级佳作!

    话剧表演,不同于任何影视作品。它没有任何后期制作,也没有任何修正的机会,为了能够带给观众零瑕疵的表演,也为了能够成就这部经典的作品,苏慕娥自从拿下女主角出演机会之后,就完全忘我地投入到了排练之中。

    每一天,她都在努力超越自己,每一次排练,她和对手戏的演员,都在不断从对方身上学到新的都东西。

    随着排练一天天进行下去,那些在她加入剧院初期,对她的表演能力、敬业态度有所质疑的人,和在她拿下了女主角的演出机会之后,对她是否能够承担的起这样重要角色有所怀疑的人,都渐渐打消了疑虑。

    他们在最近十几年里,都没有见过比苏慕娥更加有天赋,且更加努力的青年演员了。

    当所有成员们都对苏慕娥百分之百地认可,剧组氛围也越来越融洽,每天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激情的表演与创作气氛。

    《团团圆圆》已近完美的剧本,在这样的氛围的推动下,一再被完善。演员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到后期,数十人的队伍,不论哪两个人的对手戏,都几乎像呼吸一样流畅而自然。

    终于开演的当天,广源话剧院,以往最多只有一半上座率的会场,座无虚席。那些比平时多出来的观众,都是苏慕娥的铁杆粉丝。

    苏慕娥的粉丝们,自她从影视圈沉寂下来之后,并没有离她而去,反而变得更加有凝聚力,每天都聚集在贴吧里,追踪苏慕娥的近况,为苏慕娥加油鼓劲。

    当他们得知苏慕娥的话剧开始巡回演出后,就集体购买了门票,为她捧场。

    按照剧院和官方团队的要求,他们没有带任何制造声响的加油用品,也没有带任何可能遮挡到其他人的应援牌或海报,只是自发地穿上了印有支持苏慕娥的标语,或者苏慕娥图像的外套。

    开场之前,演员在后台们,听说现场座无虚席,都感到十分惊讶,有些悄悄到侧门去看,将现场的情况照了下来,回来给其他人看。

    苏慕娥从照片里,看到那些穿着引有支持自己的标语,和自己的图案的衣服的粉丝,心中瞬间泛起了难以言说的感动。其他人,也都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能够这样风雨相随的粉丝,很多时候,已经不仅仅是粉丝而已了,还是朋友,还是家人,还是她奋勇前行的动力。

    开场时间的临近,苏慕娥反复深呼吸了几次,调整好了情绪。

    她是一个专业的演员,粉丝们越支持她,她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他们奉献精彩而专业的演出。

    终于,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大幕,缓缓拉开。

    在低沉而舒缓的旁白中,苏慕娥饰演的女主角,缓缓走上舞台。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现场归于沉溺,苏慕娥念出了自己的台词。

    长达两个小时的话剧表演,由此开始。

    苏慕娥饰演的女孩儿蓝英,身世坎坷,虽然家境富裕,却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带着对家庭与父母的怨恨,她来到了遥远的大洋彼岸,成为了最初的低龄留学生。

    在没有管束的生活里,她放纵过自己,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变故之后,她抛弃了过去混乱的生活,开始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

    工作后,一系列的歧视与打击,让她的内心,苦闷而煎熬,在这个过程里,她重新与父母建立了联系,慢慢明白了父母之间的某些过往,也明白了生活的真实模样。

    有笑有泪,有怨恨,也有温暖,有苦闷,也有关怀,这就是一个家庭。牵牵绊绊,最难舍的是家人,也才是家人。

    她真实地再现了女主角的每一刹那的心路历程,每一次笑与泪,颓废或开怀,都让观众们,仿佛亲身经历过了一样。其他演员们,也以精湛而深刻的演技,将饰演人物,透彻地诠释了出来。

    那真实而富有冲击力的代入感,让每个人,都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两小时。当演出结束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没有平息。

    演出结束后,苏慕娥的影迷们,在贴吧讨论之余,也有人将这一次观看话剧的感受,发布在了豆瓣平台上面。

    这一年的豆瓣,刚刚开始在网络上兴起,人员规模,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全盛大热的时期那么多,但是已经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喜欢一类书籍、电影的人,对于同好的影响力,是其他平台所不能具备的。

    发布观后感的粉丝,因为常常在平台上分享自己观剧观影的经历,而且文笔颇好,所以在平台上颇受追捧。

    她的粉丝们,看到她观看《团团圆圆》的观后感之后,也纷纷决定,亲自去现场看一次。

    就这样,在口碑的加持下,在讨论越发广泛的发酵下,《团团圆圆》这部话剧,比苏慕娥前世的时候,更早地引领了亲自到剧院观看话剧的风潮。

    话剧业界,和各大话剧迷团体,话剧迷线上线下聚集地,对于《团团圆圆》这部话剧作品,和苏慕娥的演技,都是好评如潮,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部作品,因为苏慕娥,而走进话剧院,真正地接触话剧作品。

    苏慕娥和话剧院每到一个城市演出,都会被当地的剧迷强烈要求加场,但由于观看人数太多,仍然是一票难求。

    原本定位三个月的巡回演出,最终,延长到了八个月才逐渐结束,回到广源话剧院本身的场地,进行演出。

    在巡演期间,关于《团团圆圆》这部话剧本身的探讨,和关于苏慕娥参演话剧的探讨,始终没有平息过。并且,一次更比一次热烈。

    随着相关讨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自从《漫说西游》票房失败,苏慕娥从大家的视线中,已经淡出了一年半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口碑超群的《团团圆圆》,开始记起苏慕娥是一个怎样出色的演员,拥有多么精湛的演技,曾经为广大影迷,奉献过多少经典的电影作品。

    有人开始怀念她,逐渐的,这怀念的声音,开始慢慢地扩大。

    特别是在好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少,演员的演技,越来越让人无法入眼,宣传作品,全靠炒作的情况下。

    以出道作品,就一举拿下最重量级的威尼斯电影节影后,此后又不断努力提升演技的苏慕娥,不论是演技本身,还是对表演的热爱与敬业的程度,都尤其令人想念。

    人们开始把她和其他一些在这两年间淡出影视圈的女艺人,共同列为记忆中的女神,媒体们,也乐于炒作热点,开始大范围地报道类似的新闻。

    一时间,对于苏慕娥等艺人的怀念,慢慢竟变成了一种周期性传播的风潮。

    好像所有人都忘了,当年因为《漫说西游》,曾经怎样攻击过苏慕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