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头条影后
    企业破产之后,资产将会被完全清算,用来还债,谁被欠的钱最多,就可能最先还谁的。

    而整个企业破产后的资产总值,是注定不可能清偿全部债务的,多少都要比欠下的债务,要更少一些。

    如果算出来的晚了,人家都申报了之后,才报到法院上面去,那么很可能出现轮到自己公司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会给企业招致一大笔损失。

    现在所有公司,拼的就是一个时间,反正是不可能拿回来全部的欠款了,那么只有就尽快汇总上报,到时候能拿回来多少,就是多少。

    宋城看准时机,让自己旗下的所有媒体资源,同时开始推送,陆氏集团资金链彻底崩裂的消息。

    现在,陆氏集团的股票在美股市场,已经无法挽救,但是在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股市,还有可以缩减的余地。

    这两个地方,持有陆氏集团股票的,大多是一些散户,没有公司级别的持有者,那样关注美股市场,反应也比较慢。

    虽然陆家凭借香港股市和内地A股的少数资金,翻盘的几率比较小,但是宋城,还是不想给陆家留下任何一点翻身的可能。

    他要让陆氏集团的股份,彻底变成废纸一张,要让整个陆氏集团,变得不再有一点价值,没有一点挽救的可能。

    宋氏集团旗下掌握着完整的传媒渠道,覆盖全国各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地区,新闻一经上线,就引起了全网其他媒体的关注。

    两岸三地的媒体,纷纷将这个消息进行转发,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已经传遍了两岸三地的整个网络。

    在香港的向靳南,也准备放出消息,向全世界宣告,陆氏集团即将倒闭的消息,然而还没有动手,就看到网络上已经出现,明确声称陆氏集团资金链断裂,即将破产的消息。

    他马上让人查了一下,新闻的源头是哪里。只有查到新闻的源头,他才能知道,还有谁,出手这么犀利,而且,也这样期待着,可以击垮陆家。

    二十分钟之后,公司公关部查出,消息的源头,是宋氏集团控股的媒体公司。

    向靳南这才发现,一直看起来都没有做出反应的宋城,原来也已经下场参与了对付陆氏集团的行动。

    他对这个发现不算意外,毕竟,宋城是极其有商业头脑的人,宋城肯定能看出,只要陆氏集团倒闭,只要陆氏家族倒下,那么可以给宋氏集团和宋家,带来多少利益。

    而且,苏慕娥过去和陆痕走得那么近,有这么好的机会,将整个陆氏集团和陆家置于死地,让陆痕再也没有翻身,可以和他抗衡的资本,宋城能够放过,才不正常。

    向靳南不在乎有多少人,下场参与迫使陆氏集团倒闭,只要陆氏集团真的破产了,只要陆氏集团没有任何站起来的机会,那么他就赢了。

    更何况,有人下场一起参与,向氏集团也不用耗费原来预算的那么多资金,他本就应该高兴才对。

    向靳南马上指挥公司的公关部门,让公司的公关部门,沟通全香港的媒体,不管是正经的财经杂志,还是没有营养的八卦周刊,通通给他联系好。

    他要配合宋氏集团的宣传渠道,让全国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陆家已经完蛋了。

    当年陆痕的父亲,害死他的姑姑,让他的姑姑,在绝望和不被理解中,痛苦地自杀。他就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陆家现在有多么惨!这是他陆家的报应!

    向氏集团公关部,马上按照向靳南的指令,联系了全香港的媒体,并将己从各地收集到的关于陆氏集团窘迫现状的信息,汇总之后,提供给了这些媒体,让他们进行大肆报道。

    向氏集团给媒体提供的信息,包括世界各地陆氏集团下属公司,被供应商堵住公司大门催账的照片,欧洲地区,人群游行抗议陆氏集团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照片,以及美国权威财经专家,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对陆氏集团没有出路的断言的截图。

    这些详细的资料,帮媒体们节省了大量调查的时间。

    媒体们拿到资料之后,略微润色加工,就马上刊登在了自己的网站上。一些没有门户网站的小杂志,则第一时间到工厂打版加印,务必要让自己的杂志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全香港的报亭上。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陆家的相关消息,有多么被关注。

    陆氏集团,本来就是一个耀眼的存在,再加上前娱乐圈超一线明星陆痕,就更被人关注了,现在陆家和陆痕,都从天上,一下子跌落到地上,这简直是普通人最爱看的跌宕剧情。

    只要和陆痕,和陆家沾上边的消息,点击量绝对高到爆炸,杂志绝对被卖到脱销。没有任何媒体,能够放过这样好的商机。

    谁能占据头筹,谁就能赚到最多的收益。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新闻内容也被全世界的媒体关注着,在全港媒体,全线铺开陆氏集团倒闭的消息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也都纷纷引用香港媒体的报道,将陆氏集团和陆家的情况,介绍给当地人。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全世界的人,都已经知道陆家要倒闭了。国内和国外的网络上面,网民都在兴奋地探讨着陆家的命运,以及陆痕之后的出路。

    受国内外网络上空前一致的舆论担忧的影响,陆氏集团原本还能撑一撑的港股股票,和A股股票,也像是被腰斩了一样,在两个小时内,大幅跳水。

    内地股票由于有跌停的限制,所以损失还比较小,港股则是一跌到底,巨亏百分之八十五,和美股市场一样,就算挂到白菜价,也不可能卖出去了。

    大量持有陆氏集团股票的内地股民,和香港股民,都上网大骂陆家。

    “没有本事,就不要做得那么大&我亏那么多!”

    “底裤都亏没了,那可是我孩子上大学的钱啊,我*你妈的陆氏集团啊!”

    “本来以为大集团能够有保障一些,没想到都是一个德行。老子这十年,就给你们陆氏集团打工了,拿着老子的钱,好好问候一下你们的十八代祖宗吧!”

    辱骂的声音多了,各种各样的不满,和莫名的揣测,也就随之而来,整个网络上,很快都对陆氏集团这么快就崩盘,产生了怀疑。

    各种阴谋论,开始在网络上面大行其道。

    “陆氏集团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说倒就倒,肯定是有内幕!”

    “还用说吗,洗钱呗。大公司不都这么干吗,做大了之后,IPO一上市,圈几年网民的钱,然后找几个厉害的操盘手,把股市一做空,大量的钱就无声无息地蒸发了。公司负责人,惨兮兮地出来掉几滴眼泪,哭哭穷,把公司一申请破产,就悄悄回去数钱了,就是可怜了接盘的散户和小企业,这么一搞,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跳楼。”

    “楼上啊,你可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真是跳楼的心都有了。我亏了一百万啊!全部身家啊!”

    “陆氏集团是老牌企业,不是那些糊弄风投资金的,没必要圈钱跑啊。”

    “傻,实体经济那么难做,谁还费那个劲,网上圈钱多快啊,圈一笔大的,十代八代人挥金如土都够了,不比苦哈哈地搞实体好。”

    “老哥稳,我看也是这么回事,这里面绝对有猫腻。顶层的人,知道的比我们多得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完蛋了。”

    也有人比较理性,试图分析一下,陆氏集团突然全线崩盘的原因。

    “我觉得没有那么多阴谋论。当年诺基亚,不也是说倒就倒了,所有人都以为会永远存在的公司,一转眼就完蛋了,那可是比陆氏集团还牛逼的公司。”

    “有道理,终于看到一些理性的分析了。别动不动就是内幕啊,圈钱啊,谁没有犯错或者倒霉的时候。诺基亚就是自身的经营策略出现了问题,人家都开始搞智能机,安卓系统,就它搞一个塞班,以为自己是苹果呢,结果没弄好,一下子就倒了。”

    “陆氏集团主要业务是基建和传播之类的大项目,船大不好调头,一个决策失误,现金流一绷紧,很容易出问题。这次崩盘的过程来看,它至少在半年前,发展方向就不对了,近期更是有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现金流跟不上,不然不至于输得这么惨,连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我补充一句,除了发展方向不对,和现金流吃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导致陆氏集团崩盘,那就是有人看它不行,三大股市同时发力,就是要趁它病,要它命。那么猛的狠手一下,没有企业不崩盘。”

    “仰望大佬们分析。”

    “不明觉厉,高手在民间啊,分析的头头是道的。”

    但是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总体上,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阴谋论多一些。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