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琵琶歌
    长风笑道:“当是如此。说来我与她已有十多日不见。”说罢一声叹息。

    张波一听,便有些不悦了:“殳兄这般说岂不是在笑话于我吗?你尚且还能与你所慕之人相见。而我,自那日与她相识以来,连她的背影都无缘得见。你之相思如何能与我相提并论?”

    长风笑道:“张兄相思之苦,在下自是十分理解。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张波忙问。

    “说一句不中听的,还请张兄莫要介意。人家王芙贵为千金,而你乃一介穷书生,又如何高攀得上?”

    自古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又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王芙生于这般大户人家,她爹自然要找一大户与她相配,又岂会瞧上一穷书生。

    张波叹了口气,道:“你这话言之有理,只是我已将芙儿姑娘深深地装进心里,怎能说割舍便割舍呢?”

    长风默了片时,方道:“我以为,你若想修得与她的缘分,恐怕只有一个办法。”

    “何法?”

    “自是发奋读书,将来考个好功名。到那时,你便与她门当户对了。”

    此法虽听来十分渺远,无法一时半会实现,却也对张波起到了提醒和振奋之用。他当下竟对长风拱手道:“多谢殳兄提醒。实不相瞒,在学习之事上,在下一直以来都有些为学不专,今日听你这般一点明,倒可谓是如沐春风,获益匪浅呐。殳兄请放心,在下以后定当加倍努力,不负兄之期望。”

    他自是说到做到,自那日起便减少与风流雅士饮酒赋诗的时间,转而更多地读书背书,誓要实现心中理想。

    ※∽※∽※∽※

    张波会作画,又因家贫,便时常作些字画,拿于街上书画店去换些钱币,以解囊中羞涩。

    自那日见了王芙,他便对王芙日日思念,不能自已。趁着这意,他遂于一日作一字画,其上画一池塘,池中开一美艳芙渠,并于旁边配一首小诗,曰:

    心伤不可奈,

    倾城即以何?

    王府相思路,

    芙蓉渺亦远。

    这诗虽是简单,却藏着深意,读者若多一分留意,当会发现其中秘密。

    于是某日将这副字画拿与书画店去,换了几枚铜钱,希望有买者能看出其中深藏之意。

    王芙贵为千金,从小被养于深闺,极少见得世面,出门往往亦是有爹娘或者下人陪伴。如今到了及笄之年,她对外世的向往又多了几分,竟于一日与丫鬟小琴扮作一副公子模样,偷偷溜出府宅游玩。

    因为心中一直十分仰慕倾羡那些文人才子,故而对才子之物甚是喜爱,这日一到街上,便直接去了那书画店。一来自是为了欣赏才子佳作,二来是想着若遇极好的作品,亦可买回家中慢慢欣赏。

    两人虽是第一次女扮男装,倒也扮得极为相像。皆是手持一折扇,昂首挺胸,极似读书之人。方才至书画店门前,便被店掌柜招呼道:“两位公子,要买字画吗?”

    “嗯……看看。”王芙故意以粗声应道,便在店掌柜的引领下进了店。

    进入店中,但见各类字画挂满四壁,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心中竟生赞叹。

    “二位公子想看哪类字画?”一旁的店掌柜恭敬问道。

    王芙笑道:“本公子对字画向来无所挑剔,故而哪类字画都看。今日敲也有时间,便一副一副地赏吧!”说着便已行至一壁前,抬目看起了挂于强上的字画来。

    “公子今日可是来对地方了”,店掌柜在一旁乐着介绍道,“咱们高溪城里的字画店啊,不出三家,城西有一家,城东有一家,就我这一家开得最大,生意也是最好的。而且我这店里字画种类齐全,既有闻名天下的文人雅士之作,又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作,既有珍藏数代的传世之作,又有独具一格的新成之作。墙上挂着这些尚不至本店宝贝的十之三四,二位不妨先慢慢观赏,待观赏完了,若是还觉得意犹未尽,或是没有心中满意的,在下还可以带二位去内店看看。”

    “嗯——”王芙一面看着字画,一面点头应着。

    店掌柜方一话毕,扭头却见又有人来店中,便忙转身前去迎接招呼了。

    但见壁上的字画中,或是纯书法者,或是纯绘画者,亦或是二者兼有者。当遇含书法者,王芙便忍不住吟咏起来,见精彩处便忍不住点评两句。而小琴虽识得字,但学识比之王芙相差甚远,只得在一旁附和着。

    看了几幅,忽见得一幅字画竟与众不同。其上唯画一朵芙渠,瓣如少女脸颊粉中透白,娇脆柔嫩,亭亭玉立,其下有茎,以及浮水圆叶一片,翠如碧玉。然此倒不是最奇的,最奇之处乃是其上所配之诗。——原来是她看到了张波所作字画。

    “此诗好生奇怪。”王芙一面看着字画,一面微微皱眉念道。

    旁边的丫鬟小琴本是心不在焉地这望望,那看看,此刻听了王芙所念,也忙凑了过来,问道:“公子觉得有何奇怪?”

    王芙以手中所持之扇指了指那字画,道:“你看,这字画才作不久,其诗中竟有‘王府’二字,莫不是与我家有什么联系?”

    “当真是。”小琴看了亦是一惊,又转念道,“可是公子,这‘王府’的意思未必就是指王家府宅,或许是指王爷府宅呢。”

    “可本地哪有什么王爷府宅。”王芙一句否道。

    方在这时,小琴目色一移,竟看到诗的最后一句有一“芙”字,当下一喜:“公子你看,诗中竟有你名。”她自然不敢将那“芙”字说出,因若是那般,恐怕让一旁的店掌柜听见,知她小姐乃男扮女装。

    而王芙又怎么会未注意到这“芙”字,因她早便将诗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此番被小琴这么一提,倒让她突然有了新的发现,若是将诗的三、四句的第一字提出并合在一起,便是她的名字。

    这般一想,她随即不由将目光向右一移,顿时一惊——若是将每句首字提出,便是一句“心倾王芙”。而“心倾王芙”四字自然可以理解为“倾心于王芙”,即对王芙有所爱慕之意。

    此究竟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仅为一个巧合,这使她不免有些心跳加速。

    于是当下又朝那字画走近了些,语色中携半分惊诧对小琴道:“你且看每句的第一字!”

    小琴听了,便按照王芙的意思,一面看又一面念道:“心……倾……王……芙……”念罢骤然一惊:“心倾王芙!”

    她方一说罢,不禁觉得自己方才的声音有些重了,忙又扭头一看,却见店掌柜正在稍远处与方才来的那位客人介绍着字画,倒未曾顾及自己这边,方只得压低了声音对王芙道:“作者的意思不是说,他倾慕于你吗?”

    王芙听了,惊中又带半分喜意,心中只想着——也不知这作者究竟是什么人,长得什么模样,莫不是他早已识得自己,或是就在自己身旁,平时没得自己怎么注意。因为对自己暗生情愫,故而作下此画。

    这般低头一想,竟不由嘴角浅浅上扬,露出微微一笑。

    片时,她又抬起头,直向那落款处看去,见得署名竟为“张波”,不由一惊。——难不成是那日补全对联的张波?

    想她自那日与张波有过一面之缘后,虽再未相见,然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这有才的读书公子,而是时常会想起他来。且她隔三差五便会将张波那日所书的两幅对联拿出来看一看,每当这时,她心中的那绵绵的感觉就会变得十分强烈。

    倘若这“张波”当真是他,岂不失为一件有缘之事?

    这小琴亦是机灵,她既见诗中四首字可组成一句,当下又忽地朝四末字一看,竟也发现了端倪。原四末字亦可组成一句,乃是“奈何路远”。

    “公子你看!这末尾四字亦可组成一句!”小琴惊呼道,几乎快跳了起来。

    王芙方忙抬头一看,当即又是一惊,便又将八字连起来念了一遍:“心倾王芙,奈何路远。”

    这般一念,她似乎瞬间明白了张波作此诗的用意——应当是因为他那日见了自己的姿容才艺,又与自己有过短暂的交往,不由对自己心生倾慕之意,然又苦于身份地位无法接近,故而心生忧愁,却是只能将这情感藏之于字画中。

    不过这一切仅是猜测,毕竟眼前这字画的作者是否为那日的张波还不得而知,有待确定。她这便将店掌柜叫了来,问道:“掌柜,你可还记得,作这画的乃是何人?”

    店主走近细看片刻,方道:“我记得,这画乃是一书生作的,他叫张波,是一小山村的,因家中贫苦,时常会作些字画拿来我这儿换些银两。”

    王芙又问:“那敢问掌柜,这张波长得一副什么模样,其举止言谈如何?”

    店主捋须笑道:“要说这模样嘛,倒是一副普通的书生模样,无甚么特征,谈吐亦是有礼。与一般书生不同在于,他身上多了一分率性,言语直接,不喜拐弯抹角。每次来我这儿,都要赏一赏新来的字画,一面赏还要一面评说其优弊,极为乐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