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其实皓轩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只怕那时候,即便是我想陪在他身边,也无能为了。”林清菡淡淡的回道,如果南宫皓轩有朝一日会君临天下,那么他便会拥有后宫佳丽三千,自己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或许什么都不是。

    太后摇了摇头,“菡儿,你现在还不了解皓轩,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变。皓轩从小在我身边长大,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

    林清菡心想自己确实不了解南宫皓轩,她也懒得去了解。

    “菡儿,你是个聪明人,你不可能看不出皓轩对你的情意。”太后继续说道。

    林清菡端着面前的茶杯,小小抿了一口茶,说道:“祖母,我想问您,当初您为何同意皓轩和我的婚事?”

    太后微微叹了一口气,是啊,当初为何同意她和皓轩的婚事,难道仅仅是自己的哥哥卦象显示林清菡能够母仪天下,当初确实存在那样的私心。只是那时的林清菡不爱说话,整日闷在府中,在外界看来林府二小姐是个木讷之人。

    当初为皓轩选妃的时候,自己曾悄悄召见过林王爷,了解了一些林清菡的事情,那时候自己就觉得林清菡是个聪明的丫头,只是缺少了灵气而已,要是林清菡真是个傻姑娘的话,又怎么让她嫁给自己疼爱的孙子。

    太后看着林清菡如此直截了当的问自己,她笑了笑,反问:“菡儿,当初可是皇上下的谕旨,与祖母又有何关系?”

    “祖母,您可真会说笑。”林清菡伸手拿了一块糕点放入嘴中,悠悠的开口,“要不是您的旨意,只怕是皓轩不会同意这桩婚事吧!”

    太后轻轻浅笑了一下,对身旁的嬷嬷说了一句:“去把东西拿来。”嬷嬷点了点头便走到里屋,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小木匣。

    嬷嬷将手上的小木匣放到太后面前,太后将木匣打开,里面躺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佩,太后将玉佩拿出来递给林清菡,说:“菡儿,这块玉佩是当年先皇送给祖母的定情之物,你与皓轩成婚的时候,祖母未曾送礼,今日将这玉佩就当是祖母弥补给你们的新婚之礼。”

    林清菡接过太后手中的玉佩,那玉佩躺在手中,挺温润,好像还能看到玉中一丝有水在流动。她开口说:“祖母,这是先皇送给您的定情之物,也是先皇留给您在世上唯一的念想,这个清菡不能收。”她将玉佩还给太后。

    太后接过玉佩再次放到林清菡手中,她轻轻合上林清菡的手掌,紧紧握住,生怕林清菡会再次将玉佩还给自己。

    林清菡看着太后如此坚定的神情,她点了点头,“那菡儿就收下了,谢谢祖母!”

    太后看着林清菡收下玉佩,满意的点了点头。“菡儿,你可不要小看这玉佩,它将来可是会帮到你们的。”

    林清菡用贝齿咬了一下下唇,她思索着:祖母说这个玉佩能帮到我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祖母既不明说,那么自己开口问也不会得到答案,既然如此,就等以后再说吧!

    太后并未告诉林清菡这玉佩会有什么用,一来她不想林清菡有太大压力,二来她想证明一下自己有没有看错人,林清菡会不会如自己想象中的如此聪慧?

    林清菡将太后送的玉佩小心翼翼的收好,放入自己的怀中,说道:“祖母,我会好好保管这个玉佩的。”

    太后看向林清菡,那丫头始终没有正面答应自己的请求,她只好说:“菡儿,试着去了解皓轩,真心实意的去接受他对你的好!”

    林清菡点了点头,心想:试着去了解他,南宫皓轩这种多变的性格我要如何去了解。她可是没忘记初次见南宫皓轩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形。

    林清菡继续吃着桌上的糕点,突然说了一句:“今天菡儿倒是明白了何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太后看了一眼身旁的嬷嬷,两人相视一下,太后高兴的说道:“那菡儿算是答应祖母的请求了!”

    林清菡将嘴中的糕点咽下,喝了一点茶水:“这龙井茶配上糕点,味道还真是美极了!皓轩没来还真是可惜了!”

    林清菡并未回答太后的话,她怕自己做不到。

    她撇了一下小嘴,轻轻叹了口气,说:“祖母,夜已深,您早些歇息,我就先告辞了。”她起身缓缓向太后行礼便打算转身离开。

    嬷嬷跟在她身后,轻声说道:“王妃,老奴送送您。”

    一直走出福寿宫的大门,林清菡回头对嬷嬷说道:“嬷嬷,我自己走到那边就可以,您快点回去伺候祖母吧!”

    嬷嬷从怀里掏出一个玉镯,轻声说道:“王妃,这个玉镯是当年先帝为感念我照顾太后赏赐给我的,老奴皮糙肉厚的,一直未带,今日想把它送给王妃,希望您不要嫌弃。”

    林清菡今日觉得奇怪极了,太后莫名其妙的送了自己玉佩,嬷嬷又送自己手镯。她缓缓接过,那玉镯碧绿通翠,在月光的照耀下,微微散发些许光芒。

    林清菡不知道为何,自己极其喜欢这个玉镯,总觉得那个玉镯有种熟悉的感觉,她甜甜的说道:“嬷嬷,这玉镯真好看。”

    “王妃,让老奴为您带上,好吗?”嬷嬷说。

    林清菡将玉镯递给嬷嬷,伸出自己的左手。嬷嬷将玉镯套戴在她手上,那玉镯仿佛是为林清菡天生打造的一样,她白皙的手腕配上碧绿的镯子,看起来是格外的典雅高贵。

    “真的很好看,谢谢嬷嬷!”林清菡诚恳的说道。

    嬷嬷看着林清菡一脸欢喜的样子,眼眶中的泪水在打转,为了不让林清菡发现,她便说:“王妃,不早了,你和王爷早点出宫回府早些歇息。”

    “嬷嬷,那我就先走了,您和祖母也早些歇息。”说完,林清菡便向宴会的方向走去。

    嬷嬷站在福寿宫外看着林清菡的背影,眼眶的泪水哗哗的留下来,她擦了擦眼泪,转身回到殿内。

    太后看着眼眶红润嬷嬷,便安慰:“嬷嬷,菡儿那孩子会幸福的,皓轩会好好爱她的。”

    嬷嬷点了点头。

    ……

    林清菡不停的看着手上的玉镯,她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很久以后,她才明白,为何当初会对这个玉镯这般喜爱。

    林清菡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御花园,月光为满园的茶花披上了一层透明的纱衣,她轻轻吟道:“春心互动茶花白,白色茶花送情人。”

    “不知谁是那个有缘人?”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林清菡向那人看去,正好看见一身白衣的上官墨言,他慵懒的靠在一棵桂花树下,却不失优雅,如初见时那样,那一双真诚的眼睛似乎也在对自己微笑。

    “想不到墨言公子也喜欢躲在树下偷听别人讲话!”林清菡站在茶花旁开玩笑的说道。

    在宴席的时候,有人不小心把酒水洒到他身上弄脏了衣服,他便回去换身衣服,想着月色如此美好,心里想起了些许往事,想独自静静,便来到了御花园,却未想到会有此奇遇。

    上官墨言看着站在茶花旁边的林清菡,月光温柔的洒在她脸上,而她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对着自己温柔的笑着,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在此刻停留。

    “我本是回去换了件衣服,想着月色如此美好,回到宴席饮酒是在可惜,便想一个人到御花园看看静静,未曾想到你会在这里出现。”上官墨言向林清菡走过去。

    上官墨言走近,林清菡才发现他手中还拿着酒坛。她说:“我从祖母那边过来,没想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这里。”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们还真是有缘。”上官墨言半开玩笑的说。

    “是啊!我们还真是有缘。”林清菡看着上官墨言,他虽然在笑,但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并不开心,“墨言公子是有什么心事吗?”

    上官墨言喝了一口酒,说:“中秋佳节都是家人重逢团聚的时刻,只是每往这个时候,墨言都会想起已故的亲人,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林清菡原以为自己是伤心之人,虽说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最起码自己的家人都还健在。可是上官墨言呢?他的家人都已离世,一家团聚的时刻他却只能孤身一人,林清菡不禁有点同情上官墨言,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上官墨言看着她叹气的模样,说:“我这个伤心之人都未叹气,你这是为何?”

    林清菡摇头不语,她两眼盯着上官墨言的手中酒坛。

    “你想喝酒。”上官墨言看着林清菡盯着自己手中的酒坛,一脸的贼兮兮,“这酒容易醉,你要是醉了,皓轩该找我麻烦了。”

    林清菡竖起一根食指,带着一丝恳求说道:“就喝一小口。”

    上官墨言将酒坛地给林清菡,她接过酒坛满满的喝了一大口,上官墨言赶紧抢回,他可不想看到南宫皓轩那张冷漠的脸。

    林清菡喝完用手擦了擦嘴巴,大声的说道:“痛快!”

    上官墨言看着她如此爽快的模样,大声的笑了出来。

    “墨言,你笑了,现在心情好多了吧!”林清菡看着上官墨言开口笑了,便问道。

    原来那丫头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才这样做的,上官墨言心中仿佛有股暖流流过,说道:“清菡,谢谢!”

    “谢什么,你昨天不是也陪我喝过。”林清菡吐了一口气,说,“喝酒须有人陪才够畅快,不是吗?”

    上官墨言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林清菡犹豫了好久,才开口说:“墨言,我们算是朋友吧!”

    “皓轩是我的朋友,你是皓轩的王妃,我们理应是朋友。”上官墨言知道林清菡并非那个意思,他只是想听到林清菡亲口说出,和自己交好友却与皓轩无关。

    林清菡看着上官墨言,真诚的说:“我与你交友,与皓轩无关。”

    上官墨言抬头看向夜空,他觉得今夜的月亮是如此的明亮,林清菡那颗炽热的心是如此的真诚。

    他低下头看着林清菡那双深邃的双眸,缓缓开口:“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是墨言此生最大的幸运!”

    皎洁的月光温柔的洒在地上,御花园中二人爽朗开心的笑声久久不断。

    很多年以后,每逢中秋佳节,上官墨言都会想起那句:我与你交友,与皓轩无关。只是那时候,陪伴自己的就只有月亮与酒,而身旁再无好友的身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