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九  误会与意外

    郑玄麒并不十分喜欢足球,因为他前世自从接触足球之时,就已经在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影响之下,厌恶了国足那臭名远扬的裹脚味。但对于历届的世界性足球比赛,如国际足联世界杯、欧洲足球锦标赛、欧洲冠军联赛及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郑玄麒还是偶尔留心关注的!毕竟作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半吊子”,怎么不会为这被称为男人的运动,而熟视无睹,无论其出于生理,还是心理!

    或许用一种文艺青年的思维表达:足球对于男人来说就是兼具了理性和感性元素的运动,可以解释前世某人的“装B”格调。

    温州实验中学,郑玄麒是第一次来这里,当然若是以他目前的能力,想在这所温州最好的初中就读,简直易如反掌,只是那不是他所计划要的。因此这次之所以过来,自然也并非为了转学,为了小私,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还愿”。替那下围棋经常悔棋的傅校长,还有汉唐教育培训学校唐老师的寄托,先打个前哨,熟悉一下环境,以及几个同伴将在哪迎考,谁让如今的郑玄麒是西郊中学的“桥梁”,领头羊!

    温州市教委组织为了挑选接下来参加全省乃至全国中学段的数理化竞赛的种子选手,特意借用了温州实验中学的部分教室作为考试场地。至于场地为什么只选择温州实验中学,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推广后,温州实验中学关于学生初中段的教与学可一直走在全市初中段的前列,无论其老师的教育水平,还是学生的学业能力,都是当仁不让的“花魁”。当然了,他所推荐的,要参加选拔的学生也最多,主场只能让他先选择。

    外表的青少年模样,很容易便让郑玄麒进入了学校,同样凭着非常人的记忆力与五官感知。无论人还是物,整个学校上下都呈现在了郑玄麒眼中,被“偷窥式”地全息解析。

    感受着四周更加朝气蓬勃的学生热潮,忘我学习地沉醉字体,那对知识的渴望,汇聚成滚滚的正能量,辐射四方,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经过西藏和尚丹,良师益友一般无二地帮助大开脑洞,郑玄麒再次有所感悟,也略微明白了“挡箭牌”的合理解释:两者的差距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能量层次的不同,它更像是一种基于意识性地聚集,对未知地渴望,众多好奇心的质变。

    城市与农村,从他们的基石,人。他们最初,也最为重要的教育起点,开始并合理地存在-------教学资源,正如比萨斜塔一般发生倾斜,无法再平衡,成为了一道吸引世界游人们的,发出疑问而感叹的风景线,从而也带来无穷无尽的收益。

    在正能量环绕中的郑玄麒,既没有像磐石,任你百般缠绕,我依然屹立不倒,鹤立鸡群;又没有像舸船,横帆迎风,赶超波浪。他从进入学校之后,便特意地行走在通道的最右侧,如一个缺少安全感的呆呐学生。

    郑玄麒知道此时的自己,那已经非同与常人的能力,眼睛虽然可以用特殊的眼镜遮挡,但裸露的五官体肤,淬炼过的气质,只要有一点眼力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投去注目,或许还会片刻的停顿,而这时,一个浅浅的微笑、点头,虽然会让陌生人感受到你的友好与礼貌。可在这个社会,毕竟还是有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喜欢古惑仔般潇洒走一回的不良少年依旧不少,回温后,他就遇到过一回。

    原本可以避免的误会,对于郑玄麒来说也只是个小意外,连一点小小的情感波浪或许都不可能产生,一点惩戒便可以作为结尾;但对于以众欺寡,动手不忘脏话连篇,结果却以躺倒在地上翻滚的5人来说,代价却是前所未有的。不是眼泪就是鼻涕的痒疼难耐,明明医院检查地结果,一切身体指标皆正常,身上更是一点皮外伤都没有,但当事人就是感觉有蚂蚁在爬,在叮咬,坐卧不适。

    ·········

    自从那次发生在汉唐教育培训学校前的意外后,郑玄麒回家当晚便冥想苦思,从而将已经掌握地意识映射再次大胆地进行了改进。既然无法改变他人的视觉关注,那就尝试借用中国有名的成语“掩耳盗铃”,实验在一定范围内的意识淡化,化曾经的有意为现在的无意。无非结果就是自己真正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浑然天成-------面前远距离的耀眼钻石,身后近距离的玻璃碎渣,被淡忘的一个平凡路人。这一路行来便是证明!

    王战博,这几天真有些患得患失、恍惚不定,仿佛一下子丢了魂。年纪虽然只有15岁,可一米8的个子,让每个初次与他打交道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高中生,而不是一个连嘴毛都还没长出来的小愣青。是的,准确地讲是一个藏着明白装糊涂的愣头青,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

    倘若没有那场误会,他依旧会一直将这份伪装保持下去,因为他有一个秘密,一个谁都不可能知道的小聪明:

    小学的品学兼优让他得到了很多称赞,可也失去了很多,比如父母长时间地陪伴。而改变却在某一天,他一时气愤的杰作之下发生了转变。他故意将可以拿满分的试卷只做到了及格分60分,老师与家长的长谈之后,军医出生的父亲回到家,头一次狠狠地用军人地方式教育了他,之后便是母亲百般地呵护与自责,再后来,一切回归正规,严父慈母-------细心的王战博陡然发现父母更在意他的变化了,愿意花更多地时间陪伴他了,那一刻,他内心开心地笑了。而后他渐渐地脱离了好好学生,慢慢地,有意地成为了全班拖后腿的一份子,不过也是这样,他结交了某些讲义气的同学皆朋友。

    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朋友不相守。同样的道,同一个拐角,一米八碰上了一米65。

    “对,对不起!”正处于走神的王战博第一次在自己的学校里开口讲出这三个字。倘若此时旁边还有一个人,随便一个实验中学的初二学生,那他一定会大惊失色,甚至怀疑自己耳朵的听力有问题。

    “没关系,呵呵,还真巧!”郑玄麒礼貌地说道,“原来你真在这所实验中学读书!”郑玄麒当然知道某人是在这里上学,微笑的样子仿佛是在欣赏自己的猎物。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