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宁大娘进了主院,转过抄手游廊,疾走几步,崔瑜赶紧停下脚步,缓缓地走进偏厅,见到侧卧在榻上的隽娘,娇声唤道:“阿娘安好!”

    隽娘笑盈盈地招招手:“我的乖儿,刚才又去看瑾弟了?”

    “是啊!”崔瑜在榻边坐好,接过丫头手里的团扇,道,“阿娘可知,今日瑾弟已经能认识儿了!”

    隽娘的手顿了顿,有些惊喜地道:“真的?该不是看花眼了吧?”

    崔瑜有些不高兴地摇了摇隽娘的手臂,噘着嘴道:“宁大娘也是看见的,瑜儿才不会看错的!”

    宁大娘忙赔笑道:“刚才小娘子为了证实,让小郎君眨两下眼睛,小郎君果真眨了两下,试了几次,都如此。.想来,小娘子惦记着小郎君,天天都要去说说话,小郎君便认得小娘子了。”

    “这么说,瑾儿是真的能识人了?”隽娘还是有些怀疑。

    “娘子也有几日没见到小郎君,想来心里也惦记了,要不,老奴便责人去抱小郎君过来?”旁边,荣大娘笑道。

    “是啊,是啊,阿娘有好几个月没见到瑾弟了,您不知,瑾弟现在长得可好看了,白白嫩嫩的,眼睛大大的,有时候还会吐泡泡呢9有还有……”一提到瑾弟,崔瑜就有好多话给隽娘说。

    知道有身孕后,一则是自个儿反应大,二是心思也不由自主地放在腹中的孩儿身上,所以,隽娘的确有三个多月未看崔瑾,有时想起,有心去瞧吧,又觉得有些困倦,一来二去,心也就慢慢淡了,只是让宁大娘经常去瞧瞧,不要让下人怠慢了。

    竹兰梅菊四个丫头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既然已经说了,不让崔瑾继续吃人奶,厨艺最好的小梅便赶紧到大厨房领用了食材。.于是,崔瑾吃到了此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顿饭食——稀粥,虽然吞咽有些困难,但是,他还是极为耐心地一口口咽下去,到八分饱,他便不再张口。这碗粥,让他想起了前世的妻子。荣凝玉有一手极好的厨艺,与他确定关系后,更是专门研究了一番。他早晨喜欢喝一碗粥,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便根据季节、天色、身体状况等等,每日换花样地做。饭前,他要喝一碗汤,于是,她便学会熬制各种养生汤。哎!他在心底轻轻地喟叹一声。往事不可追忆,便忘了吧。

    没想到时隔几个月见到隽娘。其实,大家都巴不得他没有出生吧?崔瑾想。

    “瑾弟!”崔瑜一见,急忙让人把崔瑾放到矮榻上,“瑾弟,眨两下眼睛好不好?阿姊教你哟!”

    崔瑾无奈地眨了眨眼。

    “阿娘,您看您看,儿没说错吧?”崔瑜得意地道。

    隽娘也有些吃惊,几个月不见,孩子长高一些,越发清俊。只是,看到孩子仍然不说不笑,心又沉下去。“还是姐弟情深,瑜儿得空闲时便陪陪你瑾弟,只是不要耽误了学业。”她淡淡地道。

    见阿娘不太相信,崔瑜有些急了:“好弟弟,这次你就眨三次眼睛。阿姊教过你数数的,对,就是这样,一、二、三……”

    崔瑾叹了口气,面对那双清澈见底、充满期待的目光,他怎么忍心拒绝。虽然,无论现在别人以怎样的目光看待自己,他都是不在乎的,可是,他不得不在乎真心关心着自己的阿姊。

    “一……二……三!”崔瑜紧张地数着,随即高兴地跳了起来,“阿娘,你瞧,你瞧,瑾弟真的能听懂我的话,他眨了三下,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下!瑾弟心里是明白的!”

    原本已很失望的隽娘不由惊讶地捂住了嘴:“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儿就说嘛,瑾弟总有一天会懂事儿的!”崔瑜兴奋地道,将脸凑到崔瑾的面前,“瑾弟,我们现在不眨三次眼睛,眨五次好不好,阿姊教你哟……”

    “眨六次好不好?”

    “眨七次好吗?”

    “这次我们不学眨眼睛了,将眼睛闭一会儿好么?”

    ……

    随着一次次地试验成功,隽娘眼底朦胧一片。.“瑾儿,我的瑾儿不是痴儿!”她喃喃地道。

    “恭喜娘子,小郎君终于开窍了!”周围,宁大娘等人也高兴地道。

    “娘子,老奴瞧着,小郎君好像已经会数数了!”细心的荣大娘道。

    “是啊,婢子也发现了!”贴身的大丫头丹韵道。

    隽娘一想,的确,无论瑜儿怎么折腾,瑾儿都没有弄错。“或许,瑾儿的七魄正在逐渐恢复!”她道,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两年来,因为生下痴儿,且不说外面的人如何笑话,单单是日复一日看到孩子痴痴呆呆毫无反应的样子,内心就有说出去的烦躁。

    “宁大娘,你把瑾儿抱到我身前来。”隽娘不禁有了些期待。

    细细打量,几月不见,这孩子的模样越发长开,五官长得比瑜儿小时候还要精致好看几分,最关键的是,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增添了不少灵动。“瑾儿,娘的乖儿,快喊娘,好不好?”

    崔瑾眨眨眼,费了好大劲儿,才在喉咙中发出一声低低的“哼哼”声。

    “阿娘,瑾弟才开窍,只要我多多教,他一定能开口说话的!”崔瑜赶紧道,“来,瑾弟,这是我们的阿娘,你还记得吗?你闭一下眼给阿娘看看好不好?”

    崔瑾只得紧紧地闭上眼。看来,自己还得多练习发音,免得随着声带发育不完全,毕竟不能说话不方便是吧。

    荣大娘笑道:“娘子也不要太着急,至少现在知道小郎君听得见,也有反应,那是否意味着七魄就已找回了一两个?”

    隽娘叹了口气:“是我着急了。道家有云,人有七魄,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天冲灵慧魄主智,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精英二魄主身健,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根本。看瑾儿的模样,似乎天冲、灵慧两魄或许已经找回。”

    宁大娘在一旁道:“老奴看小郎君的身子较前阵子强健不少,听伺候的丫头们说,也没有如过去那般经常不适,那么,精英二魄是否也找回来了?”

    隽娘点点头:“即便不是,至少精魄也回来了。如此,便已回了三魄。”

    “神仙保佑!保佑小郎君的七魄快快回来!”宁大娘连连作揖,道。

    隽娘想了想,道:“如今我这身子也不便,又惦记着瑾儿,宁大娘,你是我奶娘,我便把瑾儿交给你,你替我好好照顾他,免得被下人怠慢了,待瑾儿康健,我必不亏待了你,正好,我陪嫁的那些庄子还差一个总理事的,一直未寻到合适的。”

    让她去照顾崔瑾,宁大娘一万个不愿意,但一听到后面的话,一个激灵。作为心腹,隽娘的陪嫁她自然是清楚的,大大小小庄子也有十几个,每个庄子设了一个庄头,隽娘一直觉得少了个总领监督的,如果自己照顾好了小郎君,莫说其他,若是丈夫得了这总庄头一职,便是一份大大的美差。再则,小郎君真康健起来,自己也算立了大功,崔家能少了自己的?且不说陇西武阳李氏的赏赐了。娘子可是那边夫人最最疼爱的女儿了。忙道:“老奴本就应该多多替娘子分忧才是,即便娘子不吩咐,老奴也要自个儿请缨的。”

    隽娘又道:“我看瑾儿的奶娘也不是个省心的,瑾儿这么大了,还一味地喂她吃奶,亏得天佑我儿,身子还算康健。大娘待会儿便打发了她去,多赏几匹布、几贯钱。”

    “还是娘子心善!”宁大娘赞道。

    “寻几个机灵的小子,年龄比瑾儿大两三岁就行,若是能识字最好,但定要品行好的。按规矩,瑾儿三岁便得离开内院,只是因为身子弱,一直拖着。”隽娘叹道,“此事要精心才是,宁可粗苯一些,也不要太过奸猾,免得带坏了瑾儿。”

    “阿娘,此事交给儿可好?”崔瑜道,阿娘如今哪还有精神,让别人去挑选,她却不放心。

    宁大娘很是遗憾,但也知崔瑜的意思,便道:“老奴觉得,小娘子聪慧,也该学着管理中馈,此事倒是难不倒小娘子。”

    隽娘略一思索,便道:“也好,便交给瑜儿了。瑜儿,你要多与宁大娘商量,宁大娘是阿娘身边的老人儿了,阿娘是信得过的。择好了人,带给阿娘瞧瞧。”

    “是,阿娘便放心吧,儿不会让您失望的,定给瑾弟寻几个既可靠又机灵的小子!”崔瑜高兴地靠在隽娘的手臂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