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后情

第481章 她,又出现了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入宫。

    若是没有之前那则小道传言,崔荣华应该不会多想,而是会直接去宫中见太后,可现在,有了青楼那则消息,虽然崔荣华听崔老爷子说了,是跟崔忘忧有关,可现在看来,事情并不全像崔老爷子想的那样。

    想到这,崔荣华忍不住叹了口气,可再想想,又觉得这老小百姓知道的事,连崔府这样的人家都知道得不太清楚,更何况是消息不太灵通的后宫呢。

    也许不是这青楼之事。

    崔老爷子一早就去宫中求见皇上了,这会还没有回来呢。

    “二小姐,还请您快些,太后还等着见您呢。”传话的小太监脸上带笑,可催得却是极紧。

    崔荣华道,“还请公公稍等片刻,我得换身衣裳才行。”

    “二小姐请。”小太监在外候着。

    崔荣华进了内屋,换了套衣裳,这才跟太监一道离开。

    走时,崔大太太拉着崔荣华的手,细声叮嘱:“在宫里千万要守规矩,见了太后,就回来。”后宫凶险着呢,尤其是那些个娘娘,斗起来更是杀人不见血,尤其是这会,太子之位悬而未立,崔荣华的未来夫君朱昊是太后的亲孙子,得很圣心。

    崔大太太就怕崔荣华走错一步。

    “娘,我知道的。”崔荣华隐晦的看了阿宁一眼,“不是还有阿宁吗。”阿宁可是宫里出来的,是朱昊亲自送来的,对宫中再熟悉不过。

    阿宁对着崔大太太浅浅一笑,“大夫人,您就放心吧。”

    小太监见了,又催了一回。

    崔大太太这才让崔荣华离开,坐着马车,崔荣华就带了两个丫环,一个就是阿宁,另一个是会些功夫的,长相清秀,看着不显,却是极为厉害的。

    崔荣华本来还想跟朱昊透一透话,可惜,来不及。

    更何况这会也不知道朱在哪,若是朱昊也在宫中,那就不必担心了。

    —

    慈宁宫。

    崔荣华已经在站头站了一刻钟了,小太监早就通传过了,可太后迟迟不宣崔荣进见。崔荣华心里忐忑起来。

    难道她是哪里惹得太后不快了?

    又过了一刻钟,里面的嬷嬷出来通传,让崔荣华进殿。

    崔荣华用帕子擦了擦额上的细汗,然帕子收起来,又问阿宁:“可还齐整?”阿宁点点头,崔荣华这才往殿里走去。

    “民女崔荣华见过太后。”崔荣华行了大礼。

    太后神色淡淡:“免礼。”

    崔荣华规规矩矩站好,她还不知道太后找她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过,现在可以确定一件事,朱昊并不在这。

    “有消息说,崔府的三姑娘还活着?可有这事?”太后盯着崔荣华问道。

    崔荣华一惊,“三妹妹是的骨灰是我亲手拿到相国寺的,还供了牌位。”

    太后道:“抬起头来,看着我。”

    崔荣华抬头。

    太后又问了一遍,“她可还活着?”太后眼中的冷光让崔荣华心里凉了一下。

    崔荣华道:“三妹妹死在冷宫中,太后您是知道的啊。”其他再多的,崔荣华只当不知道。

    太后脸上带了些怒意,“京中传言是怎么回事?不是她,难道是你?”

    “太后娘娘,您说的是何传言?”崔荣华一幅茫然的模样。

    “难道你们崔府不知道,这丑事都传到宫中来了,崔家的姑娘在青楼接客,这样的污糟事你们崔府知道后,难道不会解决吗?竟让这事越闹越大!”太后怒道。

    “太后娘娘,这事民女没有听说啊!”崔荣华否认道。

    太后眉头微皱:“宫外竟不曾听说?”很快,太后就想通了,“来人,传巧儿。”这消息就是从一个叫巧儿的宫女嘴里传出来的。

    这巧儿出宫采买时,从外头听来的,这半个后宫都听说了,还是太后将消息拦下的,要不,这整个人后宫都知道了。

    说什么也不知哪位的崔家姑娘之前在青楼接客,已经派人去查了。

    崔家也就三位姑娘,另一个外来的崔家养女,三位崔家姑娘一位入了宫,一位定了亲,还有一位死了,那位养女则是嫁了人,算来算去,这不好听的名声……也只能落到崔荣华头上。

    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可还有些人一个劲的往外传,谁让崔荣华离京八年,并不在京中长大呢,这从江南过来的姑娘,谁知道这八年中发生了什么事。

    保不齐这姑娘小时候走失过,又或者,被人贩子拐了什么的。

    可有人听说了,这崔家二姑娘从怀远县回来时,可是发生了意外的,这有鼻子有眼的,消息也不知从哪出来的。

    太后知道后,就将崔荣华叫来了。

    太后本是不信这传言的,崔荣华模样性子都好,朱昊也喜欢,又是崔相的嫡孙女,还是崔家长房所出,配昊儿再好不过。

    可太后听了这半真半假的流言后,心里有些发堵,似乎又有些不相信了,这才叫崔荣华进了宫,当面说清楚。

    “来人,”太后道,“给她赐座。”

    “是。”

    崔荣华只站了一会,并不累,不过太后既然赐座了,她也不敢站着。

    等了一会,却还不见那巧儿过来,太后眉头一拧,“你去催催,人怎么还不带过来?”明明就要殿里看管着,本该很快就过来的。

    过了一会,传话的太监匆匆来了,“太后娘娘,那叫巧儿的让皇上给带走了。”

    “皇上带走了?”太后脸色沉了下来,难道皇上也知道了,因为崔家跟昊儿有关,太后还特意叮嘱过在皇上身边侍候的人,这事不要告诉皇上,难道那些奴才没听进去?

    “是,巧儿在崔二姑娘进殿前,就被皇上派人带走了。”小太监道。

    “皇上下朝了?”太后问。

    “皇上跟崔大人在养心殿说话呢。”小太监说道,“奴才见巧儿不在殿内,知道是皇上带走后,便去了那边问了,说是这会还在皇上那呢。”

    “崔大人?”太后以为是崔荣华的爹,因为老崔相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进宫了,这一时半会的太后还真没想起他。

    太后站了起来,说道:“去跟皇上说,等他那边的事完了,过来一趟。”太后说完,想了想又道,“将崔大人一并带过来。”太后年纪大了,可以见外臣,只要不插手前朝的事,见一见人倒无妨。

    毕竟这么大年纪,男女之防那一说,早就没了。

    “是。”

    这之后,太后等崔荣华的态度总算是慈和了些,与崔荣华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只说了一会,就见皇上带着崔老爷子过来了,与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那个巧儿,不过,那巧儿在看到太后以及崔荣华后,不知怎么的,就咬舌自尽了。

    当场就死在了殿内,满满的血从巧儿的嘴里流出来,将殿内的地都弄脏了。

    巧儿被人拖了出去,小太监将那块被污了血的脏地擦了又擦,直到干净了,才退下去。

    短短一瞬间,就死了一个人,这是连皇上都没有想到的。

    畏罪自杀。

    这是巧儿咬舌自尽时太后脑中所想的,连见到崔老爷子的惊讶都冲淡了些。

    崔老爷子已经跟皇上说了那青楼流言的事,皇上跟崔老爷子都觉得是崔忘忧的事被人挖了出来,只是一件小事,两人并不怎么担心。

    皇儿叫巧儿过去,还真是为了这流言之事,皇上没想到,宫外小民之间的流言,竟然还能传到宫,这是连一般大臣都不知道的事,看来是有人刻意为之。

    巧儿去了养心殿后,如实答了,消息是从她无意中从宫外得到的,还说了,这事是太后身边的嬷嬷挖出来的,话里隐含的意思,无非就是跟太后有关。

    正好,太后派人过来请皇上过去,皇上便将这巧儿一并带去了,谁知,刚进慈宁宫,这巧儿就自尽了。

    为什么早不死晚不死,非要在这个时候死呢?

    若是早些死,这巧儿也不必透露之前的‘真相’了,看来,这事比想像中的还在复杂。

    后来。

    皇上与太后母子俩有事要商量,皇上便让崔老爷子带着崔荣华出宫了。

    皇上要与太后说的正是崔忘忧之事,只稍稍提了几句,“是个可怜孩子,娘也死了,她离了家,带着一个样年轻的丫环,是要寻亲爹。”说到这,皇上又轻声说了一句,“到现在,她还以为崔大人是她亲爹呢,当年我与她娘相识时,用的正是崔尚文的名。”

    说到这,皇上一声叹息。

    太后听得心里咯噔一下,“那个崔家收的养女,流的是我们朱家的血?”

    皇上点点头,“朕会补偿她的。”只是不打算认崔忘忧罢了。

    太后问:“那孩子,是不是……”遇着什么不好的事了?要不是这样,皇上也不至于怕坏了名声而不认亲生女儿。

    “她先是遇了山贼,被抢到寨子里,后来,不知怎么的又跟青楼扯上了关系,要不是这样,朕也不至于不管她。”这名声太坏了,皇家皇不起这人,索性不认。

    皇上又道,“不过,朕叮嘱过崔家了,崔家帮着拂照一二。”

    太后沉着脸问,“那青楼的事,说的是这孩子吗?”

    皇上慢慢点头,“是暗卫查出来的,确实在青楼住过一段时间,虽说是青倌,可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退一步说,崔忘忧也不是皇上看着长大的,除了流了一半皇上血外,还真亲近不起来。

    话说到现在,皇上也不曾见过崔忘忧,崔忘忧也不知道有皇上这么个亲爹。

    太后道:“皇上,这事不可再外传了。”

    “朕知道,”皇上道,“朕已经将这事全权交给唐墨了,他定能办好这事。”

    说到唐墨,太后又想起唐墨的‘妹妹’月嫔腹中的胎儿了,于是问皇上,“那月嫔腹中的胎儿可让太后查过,是男是女?”

    皇上笑了,“是个惺子。”

    太后听到这话,也笑了。

    至于那青楼之事,在两人心中没起任何波澜。

    *

    崔府的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慢慢的行驶着。

    崔荣华从宫中直到出来,还没有机会与崔老爷子说上话呢,她也不知道这事情到底如何了,崔荣华去见了太后,可也就了两句话,皇上就让跟祖父一起离开了,她也不知这太后的怒火到底平息了没。

    崔荣华觉得头痛。

    突然,车夫忽然将马车停住了,还好崔荣华抓住了车架子,要不然,非摔出去不可。

    车夫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二小姐,老爷的马车突然停了。”因为前面的马车突然急停,这后面的马车自然要跟着停的,若是不停,那非撞上去不可。

    马车突然停下,要么是撞着人了,要么是有人冲上了来。

    前面的马车是崔老爷子的,有老爷子在,没什么解决不了的,崔荣华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并不担心。

    可是突然,前面传来了尖叫声:“你个老东西,怎么还不死!”

    崔荣华听到这声音,立刻站了起来,带着阿宁一起下了马车,往前面的马车走去,这是崔荣绣的声音,绝对错不了!

    这前听主崔荣绣做了商户的外室,离了京,没想到,不过短短数月,她又回了。

    崔荣华下车后,对阿宁道,“这里离望风楼近,你去望风楼给掌柜的报个信,让他派几个得力的人手过来,赶紧去。”

    “是。”阿宁连忙点头,可是很快,她又有问题了,“万一掌柜的不信可怎么办?”

    崔荣华道:“他见过你,应该是认得的,今日出门出得急,也没带什么信物。”

    阿宋赶紧去了。

    崔荣华已经往前走了,这里离崔府远,若是派人回府报信,怕是来不及。

    崔荣绣突然出现,还敢在这里叫骂,肯定是有备而来。

    崔荣华并没有直接走到前面那辆马车边上,而是混入了人群,她出门就带了两个丫环,阿宁又去找人帮了,她得先弄清楚到底是不是崔荣绣。

    如果是崔荣绣,那崔荣绣的目的又是什么?

    试想一下,崔荣绣是个黑户,只是跟了一个商户,比底层的百姓还不如,而这样的崔荣绣又是凭什么敢跟崔府叫骂?

    崔荣华边想边带着仅剩的一人混入人群。

    崔荣华看到了闹事之人,果然是崔荣绣!既便崔荣绣换了装扮,可崔荣华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马车之所以停下来,那是因为马车前倒着几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正叫唤着,共三人,有的腿伤了,有的手伤了,还有的是额头伤了,都带着血。

    伤是真伤,却不是被马车撞出来的。

    可围在一边的百姓却是不知道,只当这是马车撞了人,被那孩子的亲人给拦住了,所以才叫骂起来。

    崔荣绣是妇人打扮,脸上也不知抹了什么,明明才不过十四岁的小姑娘,看来却像是二十来岁的。

    “这是哪家的马车,撞了人怎的还不下来道歉?”

    “嘘,小声些,马车上头写的可是崔字?”

    “我又不识字,你问我我问谁去?”

    崔老爷子自然听到了外面的议论声,也听到了崔荣绣的声音,可惜此刻的崔老爷子却是不能出去,他正死死的捂着嘴,压住咳声。

    “老东西,别以为躲在里面不出来就行……”崔荣绣不依不饶,看来她对崔老爷子只有恨了。

    崔荣华见了,算算时间,阿宁也该回了。

    崔荣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她站在马车前面,看着崔荣绣,又看看地上的孩子,她对马车边的护卫道,“将这几个孩子送到医馆去。”不过是费一些银子,这些孩子也是可怜。

    崔荣华说完,这才看向崔荣绣,“这位大娘,不知你与这几个孩子是什么关系。”

    大娘!

    崔荣绣听到这两个字,肺都要气炸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