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校园 > 血染军魂
    “高射机枪抬到前面战壕上去,机枪和机枪手都快打没了,天上没有飞机,你们就这么光看着吗?”一名大佐联队长对分到自己战阵的几个高射机枪组吼到。

    用于防空的德什卡3846型127毫米重机枪,没得到射击指令,高机组只得傻傻地猫头看着前方惨烈的战况。

    被这大佐一呼喝,也不知军令是否符合,一时头脑发热,高机组其中的一组几人不顾禁令,还真抬起德什卡重机枪便沿着交通壕往前去。

    坦克终将是当前日军最大的威胁,不干掉鹅军的50多辆坦克,步兵便完全没有机会对决,这场战斗必输无疑。

    日军纵然不怕死不要命、打红眼的士兵和军官大有人在。可反坦克武器全无,遂仅仅那炸药包有些用处,但炸药包这种工兵专用品就那么多,其他兵种只会多带弹药,谁没事会弄个几公斤的炸药在身边?一个不好害人不利己,军令也不允许啊!

    日本人的确一根筋,用于防空的重机枪如果无直属上级的命令,他们或许会拿过阵亡士兵的步枪对冲到面前的敌军进行反抗,但防空机枪肯定不会动用。

    几人命也不好,冒着违令的后果,刚将重机枪摆上战壕、做好射击准备,这目标够大,鹅军一坦克炮长遂看到,这还了得,操起外置机枪,哒哒哒。。。的机枪一阵扫射,三名防空兵便倒在血泊中。

    身在一旁的桥本道正看得清楚,根本没思想,把自己的莫辛纳甘步枪搁在战壕上,往右边跑几米,站上子弹箱垒起的射击台,从没用过重机枪的他,下意识地回想曾经见过的重机枪手射击,双手握紧手柄,拇指按下射击键,不懂怎么瞄准、遂凭着感觉对着左前方离自己最近的一辆坦克射去。

    嗵、嗵、嗵。。。德什卡重机枪射速不快,好在底座稳,1秒约两发打飞机的127毫米穿甲弹,顿时将车体13毫米的装甲打穿,遂引爆里面的炮弹,这辆坦克的成员瞬间被车体内的金属流给撕成碎片。

    桥本道正误打误撞,十几发本想打压坦克上的机枪手,却不想这高射机枪能打穿坦克装甲,一时间提醒了第一联队的军官,丝毫不顾防空兵的反对,连压带扯地逼着防空高机全部上战壕对坦克实施打击。

    扭转战局的桥本道正此刻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时刻关注战场的鹅军各坦克成员,总有亦两个机枪手注意到自己的坦克被打爆,外置机枪猛地横扫过来,单人操作高机的桥本道正便归了西。

    德什卡重机枪的优势却在这时充分的体现,它的体积比不得反坦克炮,只要不被坦克上的37毫米火炮打中,那坦克上的762毫米机枪弹伤不到它,德什卡重机枪上的钢盾足以抵挡762毫米机枪弹,机枪操作手也许会被横弹击中,但重机枪无损,换个人上来照样打响。

    坦克上的37毫米滑膛炮精准度有限,相对小巧的德什卡重机枪没反坦克炮那么容易被干掉,而只要会使机枪的士兵军曹,无须反坦克炮那般的专业,多打几发重机枪弹,摸准套路,德什卡重机枪500米内的127毫米穿甲弹足以打穿坦克的装甲。

    一来二往,守军高射机枪的命中率提高,鹅军坦克对日军火力的打击力降低。

    此起彼长,日军德什卡重机枪的数量虽然如不上坦克,但鹅军坦克的损失速度再加大,火力与打击压制力慢慢减弱,加上外置机枪手被日军火力压制或消灭,内置机枪包括37毫米主炮因为视觉和射击角度的问题,准确率更差。

    再则得不到步兵的有效保护,日军已不多的人肉炸弹遂屡屡得手,鹅军坦克打一辆少一辆,战力且快速地消退,天平开始倒向日军一边。

    就在这时,日军的多用途45毫米3在大局的影响下打响了,兼顾反坦克与压制火力的45毫米3打出的是高爆弹,它们作为旅团级的唯一压制火炮,顾不得是否伤及自己在前沿的兵力,亦顾不得被敌炮兵发现,仅仅拉开拉大距离,打几炮就跑。

    鹅军就要接近坦克、在其的掩护下发起战壕争夺战,但45毫米炮弹落下,鹅军步兵不得不趴下。落在坦克四周的45毫米炮弹,不直接击中坦克是不足以销毁的,哪怕是击中了坦克,高爆弹却击不穿坦克装甲,最多令坦克内的成员迷糊一阵,清醒过来继续作战。

    但却就是这些小口径的炮弹对战场起着了决定性的作用,炮弹炸出的火光和硝烟、灰尘挡住了坦克的视线,无法对日军的各个火力点实施打击,而坦克那较大的身躯却成为了德什卡重机枪点名的对象。

    就45毫米3一轮5发炮弹打了就跑的这么一点时间,鹅军的快速坦克在仅余10多个炸药包和终于发现鹅军的33柄式手榴弹也能炸断坦克履带,再于德什卡重机枪的特别关照下,剩余不足十五辆,见苗头不对,坦克指挥官连忙从炮塔上打出旗语,坦克纷纷撤退。

    第一联队的联队长真个打出了火气,一声号令发出:“帝国勇士们,出击。”

    战损已超过5成的第一联队剩下的战斗兵力也就1500多人,居然对十五辆坦克和2000多步兵的进攻鹅军发动了反冲锋。

    日军迎着坦克内打出的机枪弹,前赴后继,追上了坦克,十几名士兵围着坦克便是一阵群殴,急切中没锁死舱盖的坦克两颗手榴弹就炸翻。

    敲不开炮塔盖板,便将33柄式手榴弹装进挎包或脱下军装包裹多枚手榴弹往坦克履带下面塞,但33柄式手榴弹投掷瞬间惯性力点火的特殊原理也害死了不少日军士兵,必须得大力甩动手柄才得以点火。

    点火后不及时塞进集束手榴弹包里,炸死的便是日军自己,或者点火后逃离的时间太短,引爆者便同归于尽。

    即使这样,鹅军坦克在崎岖的缓坡上一辆也没逃脱,全部被炸翻或履带断裂抛锚,等待活着的坦克成员的将是生不如死。

    苏军士兵起初还挺身与俯冲下来的日军来个白刃战,无奈不怕死的日军不但不怕死,那拼刺能力也强,牛高马大的鹅军士兵被鹅制的军刺捅死百多人,遂被吓破胆,一人推则多人跑,溃退一发不可收拾。

    近2000第五骑兵师下马作战、临时改行的步兵士兵,居然还将骑兵团的大队骑兵挡在后面。

    为不伤及自己人,骑在马上的骑兵不得不调转马头后退,被追上接近的日军操起武器、捡起溃逃鹅军同样款式的机枪猛扫,直到看不见敌军为止。

    处于绝对弱势的日军居然反败为胜,真是战场奇葩!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