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校园 > 血染军魂
    西海湾最终选定了前捷克斯洛伐克的383式9冲锋枪、作为野战部队的制式冲锋枪。

    383式冲锋枪于1933年获得专利,系性能最为接近索米的一款优质冲锋枪,造价和制造工艺降低不少。

    该原型枪搞笑的带两脚架和刺刀,还能快速更换枪管。也不知设计者怎么个的思路,冲锋枪带两脚架当机枪用,再装上把折叠刺刀,冲锋时与敌人进行白刃战?

    但其具有较好的射击精度和两种射速,表尺射程米、理论射速发分钟,发射方式具备单发与连发,全枪长875毫米,弹匣容量30发,含实弹匣重48公斤,配用与型手枪通用的919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西海湾在383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进,将直弹匣左方供弹改为下方供弹,取消多余的古怪功能,成为一把专业的战术冲锋枪。侦查兵使用的则将木质枪托改装为铝合金折叠枪托,重量降低至34公斤。

    该枪取捷克的拼音字母命名为冲锋枪,它的射程、射速和杀伤力都很大,维护简单,堪比特种部队配置的索米狙击冲锋枪,深受官兵们好评。

    三师各部的侦查分队,待遇好得无话可说,野兔越野车、望远镜、专配冲锋枪、选用狙击步枪和各类特种部队才配置的物资与装备,基本等同于各师直属的特战营。

    说起特别军团精良的装备来,有点扯远了,不就是张超手上一支很好用的型冲锋枪吗?

    “队长,看,鬼子的侦查兵。”黄三对弯着腰上来的陆斌说到。

    “靠,鬼子兵上来你紧张个鬼,看老子不踢死你。”陆斌用望远镜扫一眼,一脚作势踢向黄三,腰杆顿时挺直,不再需要隐蔽,要的便是让鬼子发现。

    果然,进行中停下来观察的13人日军侦查组,带队军曹马上便发现直起身来的陆斌三人。

    军曹远远见与怪样军装的三人,立即知晓系友军,一声命令,侦查组便收起戒备的水连珠步枪和那支小队唯一火力支援的磨盘机枪,往这边过来。

    非日军斥候的警惕性低,而是日军知晓鹅军、蒙二军要仿冒海湾军那是太难,不仅仅是脸廓外貌,光陆斌等人身上的军装与各类令日军士兵眼睛都凸出来的配置,已叫其羡慕万分。

    鹅军单兵装备非日军可比,北进军团的日军全都鸟枪换炮,用上了洋货,什么都比原装备要皮实:

    36式头盔、卡其布夏装、半皮制长筒靴子,背囊式39帆布背包,38斜挎带风帽无袖斗篷,牛皮裤袋腰带武装带、真皮弹药包,水壶工兵铲等等,日军士兵排队领取时都激动得面色发红。

    但陆斌等人身上的呢?混合几种颜色的军装和亚光头盔、让人在瞄准时不容易找到中心点,布质的高帮厚底胶鞋轻便且透气,军装上的外挂只需要解两个卡扣便能整体解除。

    一个弹药与配备可分体的背包,看上去那么的简洁,里面的装备如鬼子兵知晓会倒抽一口冷气,如囊式水壶、单兵防雨保暖睡袋和定时引爆器、雷管、4塑胶炸药等的。

    少尉阁下身上尚有一件背心,上面的口袋和绷装足够放进作战时的用品,听说还能防弹。

    至于武器:冲锋枪、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腰腿部一支手枪,两种外表不一的手雷,整体弹匣,长短军刀。如再让鬼子兵看到野兔车上的通用机枪、重型掷弹筒、步兵地雷、60迫击炮和单双人帐篷、锅碗瓢盆等的班用炊具、整箱的水果和肉罐头。日本兵简直便无地自容,根本不用打,直接死了算数。

    “少尉阁下,鄙人真木次郎,奉命前来探查,请多多关照。”鬼子军曹来到陆斌身前一个90度的鞠躬。

    “吆西,你的士兵禁戒的干活,本少尉大大的休息,分,你的明白?”陆斌的日语可标准?西海湾军校,英语或日语之一系必修课程,陆斌选修了英语,但日语也勉强及格。

    “哈依,为您站岗是我等的荣幸,请你和上士先生们统统地去休息,我们戒备的干活。多么、阿里嘎多锅咋一马死!”这贱人,干活仍说谢谢。

    西海湾的低级军衔分为列兵、下士、中士、上士和士官的五个等级,新兵和军校生都是列兵,正式入编才有等级,士官学校毕业生也分一二三的3个级别,除非立功受奖提拔或选送军校,否则士官当不了军官。

    作为侦察兵,至少都是兵油子,如张超这类不求上进的吃货,立不了个人战功的话,直到年龄到位退伍亦不过一级士官到头啦。

    真木次郎军曹,属于老兵升上来的下士官,亦是个老兵油子。整训中的第八师团当然不会什么都不干,北进军团的总体任务便是于蒙南的外线作战,遂派出不少的作战与侦查分队熟悉地域和今后的战场情况。

    按日军的军衔,从下士官到准士官至少尉军官,真木次郎还差两级。而不仅是军衔的问题,西路军被打成了北进军团,小鬼子被一仗打服气了,自当为友军的长官服务。

    再则,观察友军的一切亦是各部鬼子的鬼怪,无论真服气假服气,日本人的学习精神是可嘉的,只是这一次他们绝对学不到。

    回到野兔车上的陆斌,用车载电台知会附近的5个侦查小组,便于招回来的李志林和黄三,一起分享吃货张超整出来的美食。

    真木次郎尚屁颠屁颠地送来水壶里装着的日本清酒,在一旁伺候着。陆斌拒绝了,如连这点警惕都没有,他不配从西海湾军校毕业。

    吃饱、汤喝足,海湾军作战时期不可能有酒这类物品的存在,但陆斌还真的累了。营部驻地离此地真的不远,直接开车用不着5个小时,但陆斌等不可能大摇大摆地开车过来。

    他们如战地侦查般,无论昼夜均排头兵隐蔽行进,确定太平无事后,车子才会跟上或出现敌情立即解救、增援。

    6个侦查组便是六块相连区域,先期于敌,这是西海湾军规的严格规定。无论训练或是军演,谁违反便开出军职,实战遂更严厉,连军事审判都免了,直接执行战场纪律。

    所以无论是否与日军小组偶遇,两两轮换是必须的。身为军官,陆斌值第一班岗。

    待陆斌拿起自己选配的恩菲尔德狙击步枪前出岗位,真木次郎又屁颠屁颠地跟了上来,陆斌很不悦、但也得顾及上级关于与日军配合的条例通知,说道:

    “真木次郎军曹,你与本少尉不期而遇,大家都有各自的军令,我看你们该干嘛干嘛,你很烦诶!”

    真木次郎捧着他那很显笨拙的水连珠步枪,脸色极不自然,一个立正说道:“斯密马三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