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沉默的糕点

第383章 狂打脸宁岐!太爽了!血溅朝堂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谢see_yo、随风而去一安好的六万币打赏。月票危急大家助我!)

    事实上越国对三王子宁岐的吹捧已经开始了。

    说来真是可笑。

    天西行省这一战宁岐确实立下了大功关键时刻绝对算得上是力挽狂澜击退了几十万楚军。

    但是当他赢的时候朝中文武百官不敢有任何声音更不敢赞颂宁岐的胜利。

    因为谋杀楚王之事还没有尘埃落定。

    那个时候最应该吹捧宁岐的时候朝内静寂无声就仿佛天西行省的胜利没有发生一般。

    但是当皇帝陛下旨意下来宣布谋杀楚王之事和宁岐彻底无关之后越国朝内对宁岐的吹捧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奏表如同潮水一般朝着宫内汹涌而去。

    全部是在歌颂天西行省的伟大胜利。

    越国君臣之对立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了。

    上一次宁政突袭楚王都获得奇迹般胜利的时候国君宁元宪拼命烘托这一场胜利又是与民同乐又是大赦又是祭祀先祖。

    但文武百官的反应好友一比妓儿的叫唤。

    而且还是那种非常敷衍的叫唤一听就特别假一边看手机一边叫唤的那种。

    尚书台枢密院发布的公文也显得非常格式化仿佛没有任何激情。

    民众是很激动很嗨的因为突袭楚王都的胜利实在太惊人了。

    朝堂之内只有国君宁元宪和少数几个大臣在嗨剩下的文武百官都在冷眼旁观。

    而这一次歌颂三王子宁岐胜利的时候。

    局面直接反了过来。

    文武大臣们在狂嗨几乎嘶声力竭完全堪比动作片里面的那些女人亚/美/嗲和fu/ck me等叫声几乎都要喊破喉咙。

    而国君宁元宪则是在冷眼旁观。

    当时宁岐只身入楚王大营任由打杀自证清白的时候宁元宪下旨给宁岐让他返回国都。

    这是宁元宪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但宁岐放弃了他依旧选择站在了皇帝陛下这边对父王宁元宪的好意置之不理。

    宁元宪再一次感觉到心寒。

    他这个父亲被儿子藐视了人家压根就不在乎你的关心。

    人家宁岐忙着跪舔皇帝陛下都来不及你越王宁元宪算是老几啊?

    然后宁元宪彻底明白这个儿子已经无法挽回了。

    但是当群臣歌颂宁岐胜利的时候他也不反对不赞同。

    这确实是一场胜利。

    但是群臣故意隐瞒了一点宁岐和楚王签订的契约上写的有一条两国边境恢复到二十五年前这就是割让二百里国土给楚国。

    越国的民众也不是彻底的傻子。

    有些老学究也是有过研究的然后发出了疑问恢复到二十五年前?那不是被割走了二百里差不多一两个郡的土地吗?

    但是这些声音刚刚发出来就被彻底淹没了。

    装什么清醒党?

    跟着嗨就可以了!

    国君宁元宪倒是没有揪出这一点。

    事实上他的内心中也认为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割让二百里国土虽然丢人但这一次越国本是有亡国之危的能够保住大部分国土已经是上天保佑。

    这份停战协定最终还是需要越王宁元宪签字用大印的。

    但他就先扣了下来没有签字。

    不是对这个条件不满意而是等待宁政大军的平安归来。

    结果这段时间内。

    群臣愈演愈烈。

    每一日朝会不干别的就是歌颂宁岐的不世之功。

    然后奏请国君这次倾国之战越国大获全胜击退了三路敌人保住了疆域。

    请国君祭天还愿并且让三王子宁岐念祭天疏。

    上一次祭天就是由宁政念祭天疏开启了他的夺嫡之战。

    也就是上一次祭天太子宁翼之位动摇逼迫他不得不去南殴国战场建功立业稳固太子之位结果遭遇灭顶之灾。

    这一次群臣奏请宁岐念祭天文那接下来就是要奏请册封宁岐为越国公了。

    如今宁翼的太子之位还没有彻底废掉。

    一旦宁岐成为了越国公那祝弘主等人就会奏请国君废掉宁翼太子之位。

    然后宁岐接任太子之位名正言顺。

    文武群臣的算盘打得响但宁元宪哪里肯让他们如愿?

    就一直拖着。

    群臣开始危言耸听。

    上一次祭天先是乌云压顶雷霆阵阵之后忽然晴空万里。

    这完全是预兆了这一场国运之战先输后赢。

    这是上天之保佑。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越国战局已经大获全胜。

    难道不应该再一次祭天感谢上天之庇护吗?

    这话还真是有道理了。

    哪怕宁元宪也觉得这一次国运之战真是有种天意的感觉。和上一次祭天的天气情形何等相似?

    本以为要亡国了结果却获得辉煌大胜。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天南行省急报发生地震上千间房屋倒塌几百人伤亡。

    如此一来!

    越国文武群臣再一次高呼请陛下祭天还愿。

    这一次国运之战正是因为上天之保佑才能获胜才能保住越国几百年江山。

    若不祭天?岂不是忘恩负义?

    岂不是要触怒上天?

    这一次地震便是示警啊。

    这个说法不仅仅在朝堂上很流行就算在民间也盛传开来

    甚至国君都有些相信。

    所以不仅群臣上表请国君祭天。

    天下万民也渴望国君祭天尤其是天南行省那些遭受地震的灾民们。

    希望国君能够祭天平息天怒还天南行省太平。

    天下万民哪里懂得朝堂众臣的居心叵测啊。

    这个时候祭天?

    宁政摆明着赶不回来的但总要有一个王子念祭天疏吧?

    其他王子都不够格就剩下宁岐了。

    而念祭天疏一般都是国之少君的权力。

    若是宁元宪答应祭天又让宁岐念了祭天疏。

    那群臣下一步奏请册封宁岐为越国公岂不是理所应当?

    但这一次祭天还愿确实理所应当万民所向宁元宪拒绝不了。

    于是宁元宪下旨:七月初九祭天还愿!

    这道旨意一下群臣欢呼万民欢呼。

    陛下英明!

    然后宁岐离开天西行省快速往国都赶。

    而此时宁政还在楚国境内。

    …………………………

    七月初一。

    三王子宁岐率领三千骑兵返回越国都城。

    整个国都再一次沸腾。

    文武群臣倾巢而出迎接宁岐凯旋。

    国君宁元宪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没有来。

    但是满朝文武大臣祝弘主、种鄂、宁启、宁纲等所有人全部到场。

    一起来迎接宁岐的还有国都的几万民众。

    他们算是被组织来的但心中还是比较自愿。

    因为这一战宁岐确实表现得漂亮。击退了楚国的几十万大军夺回了几百里失地拯救越国之危亡。

    “万岁万岁万岁!”

    “越国万岁国君万岁!”

    听到民众的欢呼宁岐心中一跳。

    万岁这个词之前可以乱喊但是现在不可以了这已经成为皇帝陛下的专属用词了。

    不过他又能怎么样总不能当众呵斥百姓吧。

    “三王子陛下身体微恙请我代替迎接你入城。”宁启王叔道:“请满饮此酒。”

    宁岐接过之后一饮而尽。

    他心中有些失望。

    父王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这个时候是负气的时候吗?

    这场国运之战出兵的时候君主送出城。那么凯旋的时候国君也应该迎接胜利之师入城。

    这就叫作有始有终父王你因为对我有意见就要寒了将士之心?

    心中虽然不痛快但宁岐脸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入城!”

    朱雀大门开启。

    宁岐率领三千骑兵沿着朱雀大道浩浩荡荡前往王宫。

    大道两边几万民众夹道欢迎。

    “万胜万胜万胜……”

    “三王子威武!”

    “越国威武!”

    这倒不完全是托此刻国都万民对宁岐确实是法子内心的爱戴。

    当然他们对宁政也非常仰慕惊叹。

    但如果有一个天平的话他们的内心还是倾向于宁岐。

    毕竟宁岐可是击退了楚国的几十万大军而且还击杀了楚王。

    尽管大炎帝国调查的真相楚王之死和宁岐无关。但是在越国万民心中却坚决相信楚王是宁岐杀的。

    所以这一刻宁岐的分量压过了宁政。

    至于宁政殿下。

    已经好久没有消息传来了。

    楚王二十几万杀回楚王都而宁政和沈浪只有区区九千军队应该已经放弃楚王都逃跑了吧。

    当然越国万民完全理解这种行为。因为宁政殿下已经达到目标了正是因为他突袭成功打下了楚王都所以楚国大军才会停止在天西行省的大战。

    但是……逃跑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大家嘴上不说心中确实难免有点失望的。

    相较之下宁岐殿下这一场大胜就毫无瑕疵了。所以在天下万民心中宁岐殿下未来继承王位也不错。

    宁启王叔和宁岐并骑。

    “宁岐宁政那边呢?”

    宁岐道:“五弟坚决不退兵而且退往楚王都内城断绝了自己的突围之路已经被楚王二十万大军包围。”

    宁启内心一声叹息如此一来只怕要全军覆灭?

    宁政此人还是太耿直了为了区区名声竟然拿九千大军赌命。

    为何不趁着楚王大军还没有赶回国都而逃跑呢?是名声重要?还是命重要?还是九千大军重要?

    懂得进而不懂得退。

    如此看来宁岐确实不错比起宁翼好得太多了。如果由他来继承王位也是不错的结果。

    ………………

    宁岐进入王宫拜见国君宁元宪。

    “儿臣拜见父王父王万寿金安。”

    宁元宪道:“你确定万寿金安这个词可以用在我的头上不会有什么僭越吗?”

    这话是莫大的讽刺了。

    你宁岐这般孝敬皇帝陛下可万万不要犯了忌讳啊。

    宁岐也不解释叩首道:“儿臣惶恐。”

    宁元宪看着这个儿子瘦了整整一圈身上伤痕累累但是却如同一支锋利的剑。

    真是很出色的儿子啊。

    顿时宁元宪忍不住道:“宁岐你坚信自己是对的?”

    宁岐道:“是!”

    宁元宪道:“对于越国新政沈浪曾经用了易经的一句话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当时他的意思是说我越国的新政如火如荼但别忘记了越国也只是大炎王朝的一个诸侯国。他日大炎帝国若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你越国又该怎么办?”

    宁岐不语。

    宁元宪继续道:“当然了如果我越国新政完全成功的话就比现在强大得多未来抵御帝国侵吞也更加有力了。那么我现在问你皇帝陛下册封你为越亲王你答应了。皇帝陛下指定甚至派遣一名高官担任我越国宰相你也答应了。那未来皇帝要我越国裁撤军队让越国军队不得超过十万人你也答应吗?未来皇帝陛下派人来执掌越国枢密院你也答应吗?”

    宁岐本能地想要说时机变幻莫测用易经的话说我们此时应该潜龙在渊等待时机。

    但这话一出岂不是对皇帝陛下有反意?

    所以这话不能说。

    宁岐沉默。

    “一步退步步退!”宁元宪道:“你或许会说你在等待时机。晋国新乾国如此强大他们肯定不愿意束手待毙的等着他们反抗天下大乱你再趁机而出对吗?”

    宁岐沉默。

    宁元宪道:“那你别忘记了当我越国施行新政的时候金氏家族也曾经想要躲在镇北侯南宫敖这颗大树下遮阴因为南宫敖才是天南行省第一大贵族结果呢?还没有等到寡人出手南宫敖就已经投降新政了。靠山山倒只能靠自己。你宁岐是很聪明但就是太聪明了缺乏宁政那股坚毅不拔的意志。”

    宁岐面孔一颤心中忍不住要反驳。

    难道一定要像宁政那样宁折不屈最后亡国灭族吗?

    为何自己要做出头鸟?为何不让别人做出头鸟?

    宁元宪道:“若给天下人论品级姜离陛下是绝顶矜君是上上等宁政是上等而你宁岐充其量只是中上等。”

    宁岐心脏猛地一抽无比的不甘把他定为中上等这是何等之羞辱?

    宁元宪自嘲一笑道:“当然了我宁元宪是中下等。”

    终于宁岐忍不住了道:“那沈浪呢?他算是几等呢?”

    宁元宪道:“那小子下流没有等级。”

    …………………

    宁岐归来之后。

    文武百官的奏折潮水一般涌上。

    请陛下让宁岐殿下念祭天疏。

    这些奏章全部被宁元宪压了下来。

    于是次日朝会上文武百官所有人全部上奏。

    请陛下让宁岐殿下念祭天疏。

    又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整个朝堂所有的官员都发出了一个声音。

    祝弘主、种鄂、宁裕等巨头全部公开上奏让宁岐念祭天疏。

    宁元宪望向宁启道:“宁启王叔你觉得如何呢?”

    这意思非常明白让宁启提出相反的看法。

    作为国君他是不好亲自下场的。

    宁启王叔是一个耿直的老好人忠诚无比之前每一次都是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宁启知道国君的意思。

    但是他犹豫了很久他真觉得宁岐殿下不错。

    当然宁政也很好但还是宁岐更胜一筹。

    陛下为何对宁岐殿下如此偏见?

    猛地一咬牙宁启决定服从自己的意志道:“臣也赞同祭天大典上让三王子宁岐殿下念祭天疏。”

    这话一处宁元宪脸色剧变。

    怎么连你宁启也改变立场了?你不是不知道寡人的意思。

    宁启知道自己让国君失望了但他觉得自己是为了越国的利益。

    国君宁元宪一阵冷笑。

    那行啊那寡人就亲自下场吧。

    “上一次祭天疏是宁政念的。”宁元宪笑道:“诸卿怎么这个时候就不讲究从一而终了?”

    群臣尴尬。

    这个时候枢密院种鄂出列道:“启禀陛下宁政殿下这次大战立下了大功由他来念祭天疏本也是合适的。但无奈远水不解近渴他此时还在楚国境内。根据最新的情报在关键时刻宁政殿下依旧不愿意率领军队撤出楚王都结果被楚王二十几万大军包围已经撤入内城杳无音信。”

    国君宁元宪眉头皱了一下。

    为了这件事情他已经向楚王派去了好几拨使者了就是想要让宁政全身而退。

    种鄂道:“这个过程中我兄长种尧宁岐殿下都曾经给宁政殿下写了密信。请他务必在楚王大军赶到王都之前撤离因为战略目的已经完成不必再做无谓之牺牲但宁政殿下拒绝了。接下来的局面万一宁政殿下成为了楚王的俘虏可能我们越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将他赎回所以想要让宁政殿下念祭天疏大概已经不太现实了。”

    这话有意思了。

    已经直接判定宁政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这样一来会让越国陷入了巨大被动所以宁政坚守楚王都而不退非但无功反而有过了。

    这话一出所有文武大臣纷纷摇头叹息。

    感慨宁政殿下确实太过于固执了明明已经大获全胜却要节外生枝给越国带来巨大的麻烦。

    满场文武大臣竟然无一人为宁政说话。

    而就在此时。

    一个人站了出来冷笑道:“诸位大人消息传来了吗?为何你们口口声声说宁政殿下被俘或者被杀了呢?你们怎么就知道宁政殿下赶不回来呢?”

    此人便是御史台的张洵张翀之子。

    他此时已经晋升到五品侍御史。

    但他在这朝堂之上还只是一个小官而已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这话一出众人内心不屑。

    宁政已经退守楚王都内城被二十几万大军包围。

    那可是敌国敌城。

    如今很久都没有消息传出来全军覆灭是大概率事件。

    要么被俘要么被杀。

    若是宁政和沈浪能够用九千人击败楚王二十几万大军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张洵躬身道:“陛下上一次祭天宁政殿下的表现历历在目。为了不触怒上天臣觉得有必要从一而终依旧让宁政殿下负责这一次祭天疏。”

    顿时御史中丞站了出来寒声道:“那若宁政殿下回不来呢?距离祭天大典只有七天了难不成要让陛下亲自念祭天疏不成?”

    这个时候宰相祝弘主出列躬身道:“陛下不如这样如何?”

    宁元宪道:“说。”

    这个态度已经非常冷漠了放在之前肯定是相父请讲宁元宪此时连和祝弘主演戏都懒得了。

    祝弘主道:“这次祭天大典依旧定宁政殿下为念祭天疏之人但是让宁岐殿下作为候补。万一宁政殿下赶不回来就有宁岐殿下念这份祭天疏。”

    什么叫万一宁政赶不回来?

    在所有人心中宁政是一定赶不回来了。

    被包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神仙难救了。

    国君宁元宪想了一会儿点头道:“可!”

    然后宁元宪下旨:祭天大典宁政作为念祭天疏之人宁岐作为候补。

    这也算是群臣对国君的一次退让。

    不过他们觉得这一次退让基本上无关大雅。

    因为宁政注定是回不来的!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

    外面传来了一阵阵高呼。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然后一个千户将领飞快冲进了宫殿竟然是兰一。

    他他不是在宁政身边吗?

    怎么回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宁政殿下击退楚王二十万大军大获全胜。”

    “这是楚王和宁政殿下签订的新停战协定。”

    “这是楚王给陛下的国书宣布上一次签订的停战协定作废。”

    这话一出。

    全场死一般的静寂。

    我的天?

    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宁政九千人退守内政击退了楚王二十万大军?

    这里用的是击退而不是歼灭。

    但是楚王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啊?

    为了民心为了报仇雪恨他也应该一战到底彻底将宁政的九千人彻底灭掉啊。

    还有什么叫签订新的停战协定?

    之前签订的停战协定作废?

    也就是说宁岐殿下签订的那份停战协定作废了?

    这话一出楚国朝臣大怒。

    楚王这是什么意思?

    之前签订的停战协定说不算数就不算数吗?

    当我越国是什么啊?

    还有宁政殿下你竟然和楚王签订了新的停战协定?

    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肯定是宁政的军队被楚王包围面临绝境。

    宁政为了活命所以和楚王签订了新的协定肯定出卖了楚国更多的利益这份新的停战协定不知道何等丧权辱国呢。

    顿时在场的御史纷纷出列狂喷。

    “大王停战协定不能改不能改!”

    “大王臣弹劾五王子宁政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苟全性命竟然出卖越国利益私自和楚王苟且签下了不平等契约。”

    “大王我越国之利益不可侵犯。任何新的停战协定我们不认。”

    满朝文武义愤填膺。

    宁政这个套路他们太熟悉了。

    明明打输了却说成是胜利。明明是出卖越国利益苟全性命却说成是击退了楚国大军。

    上一次太子宁翼不就是这样做的吗?明明大败说成是大获全胜而且还号称几乎将矜君主力歼灭。

    这份宁政这份所谓的新协定肯定非常苛刻耻辱。

    而这个时候兰一打开新的停战协定大声念道。

    第一条越国军队退出楚王都楚国军队不得进行任何袭击并且要在回程路上出售粮草物资给越国军队。

    第二条楚越两国彻底停战边境线恢复到两年之前的状态。

    第三条天道会在接下来五年内支援楚国两百万金币修建新王宫。

    第四条楚国允许天道会在境内开设相关商业机构。

    念完之后!

    兰一大声吼道:“请问诸位大人这一份新停战协定可有丧权辱国吗?”

    全场静寂。

    兰一冷笑道:“上一次宁岐殿下和楚王签订的停战协定大家还记得清清楚楚吧最关键的一条楚越两国停战边境线恢复到二十五年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越国要割让二百里国土我知道诸位大人喜欢装糊涂但这是不是事实?”

    这道耳光狠狠扇打在所有朝臣的脸上。

    尤其扇打在宁岐的脸上。

    这当然是事实只不过他们刻意向越国老百姓隐瞒了这一点然后高呼胜利。

    兰一道:“宁政殿下听闻了之前的那份停战协定之后久久不能平复他不愿意割让一寸国土。所以他在决定九千军队不撤离依旧坚守楚王都就是为了把楚王打痛逼迫他签订全新的停战协定。”

    “楚王都之战第一天我们击退了楚国大军楚军伤亡近三万。第二天楚军伤亡近两万!这不是辉煌胜利又是什么?难道你们以为是想太子宁翼那种无耻的捷报吗?”

    “我们涅盘军为了越国拼死战斗。宁政殿下为了越国几乎将自己置于绝境。这怎么变成有错了这怎么变成丧权辱国了?何等之荒谬?”

    “诸位大人口口声声说不承认新的停战协定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我越国割让国土吗?”

    “你们这群人为了党争为了自己的利益难道可以连脸面都不要了吗?”

    “祝弘主宰相!”兰一大吼道他还真是虎啊。

    祝弘主面孔一颤然后道:“兰将军有何指教?”

    兰一问道:“沈浪公子让我问您这两份停战协定我越国应该选择哪一份呢?应该废弃哪一份呢?”

    众人齿冷。

    沈浪你这个狗贼打脸真狠啊丝毫不给脸面这何止是打脸简直是活生生要将脸皮撕下来啊。

    祝弘主的双手微微颤抖道:“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当然是选择后一种。”

    兰一又望向了宁岐道:“三王子殿下上一份停战协定是您签的。上面说恢复到二十五年前的边境线是不是要让我越国割让二百里国土?”

    我草你大爷的沈浪你这打脸还没完没了了。

    宁岐冷声道:“是。”

    这件事情隐瞒老百姓是可以的但是在朝堂上公开质问就没有回避的余地。

    兰一道:“宁岐殿下那您觉得我越国应该选择哪一种停战协定呢?是不是要废弃您签的那一份呢?”

    宁岐面孔猛地一抽道:“当然是五弟和楚王签订的那份停战协定更好。”

    兰一又朝枢密院的种鄂望去道:“种鄂大人请问您觉得是那一份停战协定更好呢?”

    我日!

    兰一你可以了啊?

    打脸也要有个尽头啊。

    你这挨个问下去是要把每一个人的脸都打过一遍怎么了?

    种鄂本能地望向国君宁元宪。

    陛下您就任由这个小小的千户这般一直对着大臣们打脸吗?

    然而宁元宪竟然朝着后面一躺颇有看好戏的意思。

    君臣离心至此了吗?

    枢密院种鄂硬着头皮道:“若无其他条件当然是后面一份停战协定更好。”

    兰一又拿出一份东西道:“陛下这是楚王陛下给您的国书向您解释为何要签订新的停战协定为何要作废之前的那一份。”

    我艹!

    现在不但沈浪来打脸楚王也要跟着一起来打脸宁岐了?

    没有看出来啊楚怀心?

    之前在天西行省的时候你口口声声宁岐贤弟和我掏心掏肺。

    口口声声要和我守望相助。

    结果一回王都直接就将我宁岐出卖了?

    狠狠一道耳光就扇在我的脸上?

    沈浪究竟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啊?

    你竟然这样放过沈浪和宁政他们可是烧了你的王宫你如何想将士们交代?如何想楚国万民交代?

    不仅仅宁岐觉得非常疑惑。

    满朝大臣也觉得非常不解。

    为什么啊?

    楚王为何要这样做啊?

    明明上一份停战协定更加符合楚国利益。

    忽然有一名御史跳出来道:“陛下这不合情理。宁政殿下和沈浪只有区区不到九千大军楚王有二十几万大军而且这还是在楚王都。楚王凭什么和宁政殿下签订新的停战协定而且还是不利于楚国的停战协定。这里面肯定有密约沈浪、宁政殿下肯定和楚王签订了密约这密约内容一定出卖了我越国巨大的利益请陛下彻查到底!”

    妈蛋这才叫血口喷人。

    这才叫莫须有啊。

    这名御史猛地叩首道:“陛下这里面一定有阴谋啊宁政殿下和楚王肯定有卖国密约啊万万不可同意。为了我越国的百年基业万万不可轻率同意啊。”

    宁元宪眼睛一眯笑道:“有意思有意思。党同伐异为了利益可以不要脸面不管是非黑白可以将国之利益彻底抛在一边。”

    “来人将这个御史打杀了!”

    这话一出黎隼公公一挥手顿时两名武士要将这名御史拖出去。

    宁元宪道:“不必拖出去就在这朝堂上当场打杀了!”

    “是!”

    然后几个武士将这个御史按在地上。

    活生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活生生打死!

    血溅朝堂!

    …………

    注:第一更送上今天冲一万六!月票榜十万火急十万火急急需兄弟们出手相助拜托!

    谢谢啊米1216万币打赏。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