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仙侠 > 老子是天尊
    清脆的声音携带着恐怖的音波向四面八方席卷,让众多阴阳家的人双耳翁鸣。

    甚至有一些实力弱的身体瞬间就出现了狰狞的裂缝,惨叫声接连不断。

    被染成金色的树木摇曳起来,隐隐间露出几道躲藏在树林里的人影。

    树林里,的确躲藏着三个人。

    为首的是年纪在三十岁左右,手里拿着一本紫色古书的人。

    如果羽尘在这,一定会认出来,此人就是与他有过交集的张良。

    紫色的古书里不断有符文飞出来,落入三人的身躯里。

    在张良左侧的赫然就是羽家二公子,羽青华,他也是张良的弟子。

    在张良右侧的,是一个陌生的面孔,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

    “师父,什么是太古的黑暗之力?”羽青华已经彻底认同了张良这个师傅。

    “相传,阴阳家的前身是精灵族,由于受到太古黑暗之力的改造,从而变成了拥有魔性的种族,他们也是魔的存在!”张良淡淡的说。

    随即,他看向身旁的青年:

    “刘邦,这次能找到阴阳家的祖地,并且进来,你有大功劳,我已经通知了师门,我师父姜子牙将会亲自前来,等消灭了阴阳家,你将成为功臣,永远得到魔导宗的庇护!”

    “如此甚好,最大的功劳肯定属于张良大哥的,要不是你能力通天,我等也进不来!”刘邦嘴里拍着马屁,眼睛却一直盯着山顶中央的祭坛看。

    “嗯,别说话了,继续看吧,师门的强者也快来了,希望他们没这么快打破巨阙的镇压!”张良低声说道。

    三人不再言语,目光盯着祭坛。

    ……

    东皇太一出手了,他挥动手掌,灰色的能量席卷而出,将所有阴阳家的人笼罩,抵消的音波的攻击。

    一剑的威力如此强大,可悬浮在巨阙上方的巨阙纹丝不动。

    干将并不着急,他再次举起莫邪剑,一剑斩落。

    更加可怕的红色剑气席卷而出,犹如滔滔江水将整个祭坛都笼罩。

    “轰轰~”

    恐怖的声音响起,整座圣山都颤抖起来,东皇太一出手,抵挡了扩散出来的能量,才没有让阴阳家的人受到伤害。

    “鬼谷子先生,你还不出手吗?”东皇太一平静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呵呵……”鬼谷子淡淡的笑了笑:“不急,镇压太古力量的巨阙岂是那么容易被破坏,我必须抓会一击将其击溃,毕竟我只能调动一部分日之塔的力量!”

    东皇太一没有任何回应,似乎全力保护着阴阳家的人。

    干将看着微微颤抖的巨阙,低吼出声:

    “给我破!”

    更加恐怖的猩红剑芒从莫邪剑里席卷而出,将整个祭坛都笼罩,大地颤抖得更加厉害了。

    “就是现在!”鬼谷子双目一凝,双手结出手印。

    “嗡嗡~”

    蜘蛛网一般的金色大网亮起光芒,海啸一般的金色洪流冲击在巨阙上。

    “咔擦~”

    清脆的声音传来。

    东皇太一眼中闪过一道喜色,只不过喜色之中藏着一抹冰冷,没有任何人看到。

    “咔咔咔~”

    细微的声音越来越密集,好像什么东西在不断破碎。

    “鬼谷子先生,你要斩断巨阙吗?”东皇太一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疯狂。

    “不,这是巨阙镇压之力破碎的声音~”鬼谷子摇摇头,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巨阙本身有一个传言:巨阙断,大陆亡!

    太古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如果大陆灭亡了,再强大的力量都没用。

    东皇太一却不知道,他伸出另一只手,打出一道强横的灰色力量。

    “你干什么?”鬼谷子惊呼出声,“打碎了巨阙,你会成为千古罪人的,整个王者大陆都不容你!”

    “哈哈哈……”东皇太一发出狂笑,豪气云天的说:

    “只要拥有太古的黑暗之力,与整个大陆为敌又如何,到时候阴阳家就是王者大陆的主宰~”

    “疯子,你这个无药可救的疯子!”鬼谷子看着快要坚持不住的巨阙,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他看了一眼身边犹如木偶一般站着的林木道胎,眼中闪过一道狠辣之色。

    他一只手抓着林木道胎,将其丢进三道恐怖力量肆虐的祭坛上方。

    “东皇太一,我不会让你这个可恶的疯子毁灭大陆的!”

    “嗯?”

    东皇太一挑了挑眉头,冷冷的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把林木道胎也杀了,看你现在还拿什么阻止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控制的日之塔力量根本无法主动停止,除非你死,哈哈哈……”

    东皇太一大笑着,恐怖的灰色力量席卷而出,化作一条条巨龙向琉锦冲去。

    就在恐怖的黑色力量快要落在琉锦身上得时候,一道冰蓝色的光芒飞出来,将琉锦包裹。

    涌向她的灰色能量瞬间被冰蓝色的火焰燃烧干净。

    “很好,鬼谷子,没想到你还留了后手,不过……巨阙已经出现裂痕,十个林木道胎都没用了,哈哈哈……”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