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波平
文 / 戚家军小卒

第两百七十五章南洋的情况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东南亚地广人稀,属于热带气候,作物生长迅速,物产丰富,最重要的是当地缺少经济基础,明国人在当地谋生比较容易。

    沿海人民遂用逃避或贿赂的方法,躲过官员们的干涉,大批向海外涌出,在明朝出现了一次移民的热潮。

    这些贫苦无依的亡命之徒,以做小生意开始,不久就在蛮荒的各地建立家园,跟土着人民相处得十分亲密。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东南亚的爪哇国灭掉三佛齐国,改其名为“旧港”。一时间,当地局势不稳,旧港大乱。

    当时东南亚华人众多,其中广东商人梁道明势力最大,于是被推举为首领,管理旧港地区,一时间声威大震。

    后来明朝前来招安,梁道明接受招安,于是归顺明朝。

    旧港的高光时刻在郑和西洋时期。

    郑和下西洋要路过东南亚海域,结果驻扎在旧港附近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决定秘密袭击郑和船队,结果当地人泄密给郑和,郑和于是一举击溃了陈祖义。

    朱棣非常高兴,在旧港建立宣慰司,正式将旧港纳入明朝属地。

    同时在旧港进贡时,专门将旧港从东南亚小国名单里拉出来,单独排列。

    但可惜好景不长,当后继的宣慰使继任后,苏门答腊岛上的强国“满者伯夷”又发兵进攻旧港,而这时郑和几次下西洋的时代已经过去,鞭长莫及,于是旧港又成为了满者伯夷的属地。

    “你的意思是现在当地的百姓,过得并不好是吗?”

    “然也,小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当地所见所闻,因为小的之前最主要的经商范围,就在吕宋岛和爪哇岛一带。”郑源说道。

    “原来如此,那你说说当地的基本情况。”

    戚英其实这个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询问,毕竟对于南洋当地的情况,他不太清楚。

    要真说起来,东南亚到底有哪几个国家,他都没有弄清楚,你指望他能够大概了解当时、当地明国人的处境,这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戚英本来也是在考较郑源,如果郑源以当地百姓的名义求见自己。

    结果对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又什么都说不出来,那他这一次前来拜见自己的目的,就真的非常可疑了,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验证。

    “将军,既然如此在下就把当地的详情,跟将军一一介绍,还希望将军不要觉得厌烦才是。

    我大明之百姓从明朝初年,便大规模的向着南边进行迁移。

    是时明国实力强大,故周围之小国对于明国极为仰慕,对于我明国之人,自然也是非常的热情。

    我明国百姓本就有着天朝上国之礼仪,对于当地百姓也非常的友好,互相之间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自然是不在话下。

    然而当地的各种政权,小儿复杂,政权之间更迭、倾覆,更是时有发生。

    大国吞并小国,小国结盟反过来吞并大国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在这个过程之中,必然会发生战争,而我天朝之百姓。因无有国家力量之庇护,基本上只能够自行组织起一些,类似于团练一样的组织,以求自保……”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