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波平
文 / 戚家军小卒

第六百五十七章新设安远县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那些分赴各地的学子,基本都是唐家的弟子,大多出身苦寒。

    想想也是,出身好的,家里有万亩良田的,祖辈世代为官的官宦之后,能够求得一二功名的,谁愿意跟着唐家一起远渡重洋,来这偏远之地。

    这些寒门学子,自然对功名利禄也有想法。

    戚英非常坦诚的跟他们说,自己对于唐家的顾虑,才会对他们有目前的安排,这个安排委屈他们了。

    这是什么意思?

    在他们心里埋了个钉子,你看,你是有能力的,之所以被发配,是因为受到了唐家的牵连。

    戚英也和这些人说了,如果他们愿意在戚家军的治下,好好贡献自己的力量,戚家军也绝对不会亏待他们。

    你们都是戚家军重要的人才,之后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一定会予以重用云云。

    这些寒门学子,知道自己有机会,自然要把握,大部分都在戚英的面前表了忠心。

    而少有的几个相对比较硬气一点的,也还是向戚英探了一下口风,没有把话说死。

    戚英向他们保证,能够让他们发挥自己所长,择其才而用之,估计大部分也还是会投到戚家军麾下。

    这些人一去,唐家就剩下嫡系之人了。

    之后再对几个唐家之人,进行一番监视,唐家的势力也基本上就威胁不大了。

    戚英到各地去进行巡视,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布置下去,那就是在筑后国的西部和中部,成立一个新的县级单位。

    毕竟土地已经扩大了,行政区划也要变更。

    戚英没有什么想象力,也不太会取名字,于是就将这个县命名为“定远”。

    唐家老二唐鹤衿,将会成为这个新成立的县之主官,他的佐贰官是对马岛过来的书生。

    唐鹤衿的上位,更像是一种交易,他本来之前就当过县令,让他来坐这个位置实至名归。

    甚至以他的才能管理一个县,显得有些浪费。

    这只是暂时性的,等戚家军的麾下有了更多的人才,他也将会负担更多的责任。

    这边的几个群岛,经过这三、四年的开发,基本上都已经开发得比较成熟。

    能够使用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利用,道路都平整、通畅,村落、城池井然有序。

    因为各种土地保护的措施,加上不断的耕种,使得土地越来越肥沃,现在基本都能够保证一年两熟,在冬季时还可以种植蔬菜作物。

    就算是岛上那些山地,也都被利用,进行一些山间的套种,还不破坏水土。

    在整个安远县,基本上也已经开始进行一年两熟的耕作准备,这对于土地肥力保持,有了更高的要求。

    之前为了防止技术的泄露,安远县一直在进行一年一熟的耕作方式,只不过进行的是精耕细作,在冬季的时候辅以蔬菜的种植。

    戚安国已经在筑前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安远县目前是安全的后方。

    且现在安远县全部都是明国百姓,再加上有比较多的情报人员,境内的情报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好。

    进行一年两熟的种植,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