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波平
文 / 戚家军小卒

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员安排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霍与瑕能够到各个地方去巡视,监督各地的行政事务的实际实施情况,以避免出现天高皇帝远的状况。

    霍与瑕身兼工部和御史的职责,其身上的担子也同样不轻。

    李喆是跟着戚英的老臣子了,之前做事一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戚英最能够放心的麾下文管人物。

    虽说能力上跟其他人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就他那一副认真的劲头,还真是少有人能比。

    戚英将管理府库的职能,全部交给了他负责,他将管理戚家军麾下的所有各种大小库房。

    从戚家军的公库(你可以理解为国库)、粮库、军械库、马厩,到各个地方的粮仓,全部都由他来负责。

    反正李喆在戚家军最初也是干这个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还有着戚英教给他的一些,现代的库存管理方法。

    由他掌管着库房要务,戚英才能对治下所有库房的事务放心。

    只是掌管库房,李喆从地位上,或许并没有海瑞他们那么高,但没有人会敢于看不起李喆。

    不管是在坐哪一位,甚至包括戚英在内,在他掌管的库房之后,所有需要用到钱粮的事情,都要经过李喆之手。

    他成了戚家军实际上的大管家,谁还敢看不起他?

    看不起他,以后自己的工作,就不要想顺利开展了,府库一卡,钱粮哪里来?

    戚英的岳父唐鹤龄,因为掌管学政,依然还是由他负责这一块。

    之前戚英已经对唐家进行过敲打,唐家所有的弟子现在都已投到戚家军的麾下,因此他这个学政官,也就相当于是真正的大夫子。

    不过对于这样的状况,唐鹤龄不敢有任何的怨言,他只是兢兢业业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反正之后唐家跟戚家军,是完全分不开的,没有必要争这一时之利得。

    他的弟弟唐鹤衿也拥有千里之才,就算让他掌管整个倭国的事务也不会有问题。

    暂时也没有其他的组织架构,或者是官员要求,于是戚英就让他先给海瑞当个副手,这同样也是比较高的地位。

    戚英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跟战争有关的部门,来负责军事谋划,还有各种军中文职工作。

    这个部门的领头人是戚英的四弟戚昌国。

    亲兄弟,又有这极高的韬略水平,没人敢说什么,反正那些文官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部门的重要性。

    把这样的部门交给亲弟弟,戚英也才能够安心一点。

    黄友贤因为拥有一定的大局观,暂时也没有别的安排也成为了这个部门的官员,他还会负责一些外交事务。

    另外以周行为主的情报部门,也成为了议事厅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是秘密的,不归任何人领导,直接对戚英负责。

    这样基本上戚英麾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就有了一个大概的组织架构,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搭了个构架。

    之后戚家军领地不断扩大,人才不断丰富之后,这个架构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各种职责的划分也会越来越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