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波平
    戚英和戚安国两人,所使用的点钢枪和亮银枪,都是原来戚家军的老工匠,所制造出来的极品武器,自不需重新打造兵刃。

    第一批百斩铁,给戚昌国打造了一把十字枪,既能够当枪用,又可以通过前方横着的利刃,当剑来劈刺,这很符合他灵巧的打法。

    而其他诸如童子明、金渔、徐闯、唐鹤矜、陈烈、黄彦等人,也各自得到了新的兵器。

    对此倭国武士羡慕不已,可惜没有办法,谁叫不是明国人呢!

    在戚家军的势力范围内,明国人就是一等公民,高人一等,他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

    不过他们也有期待,哪一个练武的人,不希望得到更趁手的好兵器。

    当戚家军的优质冶炼原料,得到产量上的提高后,他们还是很有希望,能够得到新式兵器的,只是列装顺序,实在是有些靠后。

    说完原料,再来说说生产的武器。

    原松浦城的附近,有一条河流,在南面净月山上,则被大量的种植竹子,作为生产原料。

    倭国士卒最喜欢使用的武器间枪,就是竹子简单加工做成的。

    竹子生长还算迅速,净月山里遍地都是竹子,戚家军这边有砍伐计划,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把整个山地砍秃这种事。

    戚英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好青年,知道保护地球自然的重要性。

    就算是出于生态考虑,能够用作原材料的竹子,也绝对不在少数。

    一旦能够供生产使用,长成的竹子就会被砍伐,之后被做成武器。

    戚家军组织劳力,在河流上架设了最简单的引流渠,所有的竹子将会顺着引流渠,一直到达工坊区。

    在这个过程中,引流渠里布置的各种暗槽和利刃,会通过流水的力量,对竹子进行初步的处理,将上面多余的枝桠和叶子去除掉。

    工坊区匠人接受到那些竹子之后,几乎可以直接进行加工,至于上面留下的水,whocare,反正不是戚家军自己用。

    冶炼司生产的竹制长枪,按其流向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倭国番队使用的,自然就需要有更过硬的质量保证。

    就算提供给麾下的各个番队使用,也依然需要他们拿真金白银去购买的,就算一杆长枪只卖三百文钱,也不会白送。

    那些武士得到了俸禄,在冶炼司可以到,质量更好的长枪,以增强自己麾下的战斗力。

    这些钱又回到了冶炼司,戚家军把这些钱投入到后续的运营中,也算是一种良性循环,还是自身造血。

    他们生产的第二种长枪,则是卖给其他倭国势力的。

    戚家军现在掌控了整个九州,大部分的商业脉络,这给戚家军做武器供应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就算是大友家也不能够保证,自己麾下士卒的武器供应,必须要在市场上,大量购买戚家军所生产的普通兵器。

    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但事实确实如此,戚家军用兵器赚大友家的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