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波平
    年会那天,所有人齐聚城内原来的御馆。

    明国人按照文武之别,在主位之下左右排开,戚安国和戚昌国坐在武将最前,海瑞则是文官第一。

    大广间面积有限,四周大门已全部拆除,并未设置座椅,否则倭国武士估计一半要坐到外面去。

    倭国人则坐在主位正对面,他们按照俸禄多少排成几排坐定。

    前面是相良义阳、甲斐宗运、伊万里家利、百武兼贤这样的大佬,山中幸盛则暂时坐在最后一排,坐在一堆没名气的武士之中。

    明国文官相对矜持一些,其他人则是三五成群,叽叽喳喳。

    “所有人肃静……”

    “所有人肃静……”

    当宏亮的声音响起,所有人知道戚英要来了。

    倭国人全部匍匐在地,这是他们面对强者时的礼节,什么不折腰的气节,不存在的。

    戚英进来时,明国文武才低头表示恭敬,动作没有那么大。

    “见过将军……”

    “诸位免礼。”(有翻译进行类同声翻译)

    戚英坐到主位上,对着众人微笑说道,现在的他春风得意。

    “这一年,我们发展迅速,目前领地扩大了近一倍,皆是各位的功劳。”

    “将军英明……”

    众人都知道,这都是戚英的客套话,赶快对着他一拜,没人当真。

    “诸位辛苦一年,奖赏是对各位最好的表彰,下面开始宣布对各位的奖赏。”

    “诺……”

    “能够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全赖内政通人和,外将士用命。

    所有文官一系的各位大人,俸禄参照大明同级别官员所得执行。”

    “谢将军……”

    戚英对文官的奖赏简单,就只有一句话,却让文官们激动不已,只有海瑞、唐鹤龄这样见过大世面的,还能保持镇定。

    他们本就处在各自位置,俸禄参照同样官职的水平,这有何激动?

    戚家军之前相对比较穷困,产出有限,商贸不兴。

    为了聚拢更多明国百姓,还必须要大量的从各地,吸引明国流民过来定居。

    拉人过来,不可能不让别人吃饱穿暖吧,初期那就要有大量的投入。

    这样的状况直到1568年底,商贸已经比较发达,才有所好转。

    更多的资源提供给了流民,没有办法开源的时候,就要在别的地方节流。

    文官许多都出自明国沿海,是被倭寇掳掠过来的读书人,对那些流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之前包括海瑞在内,都只能够领到同等职位俸禄一半,这其中半数还以粮食来抵扣。

    他们愿意接受,只是这日子就过不滋润了。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土地不断扩大,商业掌控加强,钱粮来源稳定,不需要克扣工资了。

    把他们的俸禄做实,是他们应得的,戚英甚至在想如何补偿他们之前的牺牲。

    明国武将、倭国武士人数较多,是一个个宣布封赏,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不管是功劳苦劳,所有人都得到了封赏。

    俸禄的增加,主要参考军中奖惩司的记录,军功虽会有偏差,但却是最公允的。

    另外俸禄还要参考别的因素,这后面会提到。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