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乾道无常诀
    在三国之中,魏国皇帝曹叡最先察觉到渐变且诡谲的世间,尤其是近几年奇闻异事不绝于耳,有人说,国之将亡,必有异象。不安的情绪如细流般不断堆积,使他变得焦虑甚至恐惧,这一切需要改变!

    于是曹叡决定委托魏国着名术士管辂,为魏蜀吴三国未来之命运做占卜。管辂的占卜之术百试百灵,其名早已远播遐迩,百姓称其为“上仙”。此次占卜乃是管辂此生最重要的占卜,绝不容许有半点差池。故管辂希望曹叡给予他一年的时间,他需要到三国做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观察,也就是观国家之“相”。而管辂在各国却看到许多的诡异的景象,种种违反常理的情况不时发生,似蕴含着某种寓意。

    昔日强盛的汉朝便是因为自身腐败引起人心的浮动,而后在汉末神秘的瘟疫迅速蔓延,怪像众生,民心的不安终究给黄巾首领张角一个可乘之机,加剧了汉朝的衰败。而如今的三国又是为何出现了更甚于汉末的怪像呢?

    管辂发现三国的民心安定,说明三国的君主还算治理得当。既是如此,混乱之兆应是受到了其他影响而产生的,必须尽快找出这混乱之源,否则等待三国的便是亡国的命运!管辂虽然懂得占卜,却不通祈禳之术,他知道若是届时自己无法给曹叡一个满意的交代,只怕当即便身首异处,所以在这一年内,他除了占卜,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当管辂途径庐江时,被庐江太守文钦请入府中,请他为儿子文鸳做关于未来前途的占卜。

    片刻卜筮之后,管辂对文钦回答道:“此子心性狂热,已有入歧途之迹象,日后势必会给府上招致株连祸端。《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居则危,行则安,建议文太守将此子驱逐出府,有助淡化其执念,转变其命数,以防误入歧途。”

    文钦听了管辂的意见之后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这些年来,儿子的变化一直被文钦看在眼里,他受到自己的影响,对于功名的渴求与日俱增,初时文钦并不以为意,认为大丈夫追求功名乃天经地义之举,然而经管辂点拨后,文钦这才心生担忧。为淡化儿子内心的这股狂热,文钦终于下定决心将文鸳赶出府门。

    文鸳为此痛哭一夜,换来的却是冷漠和决绝。

    文鸳见此情景,握紧了拳头,赌气般离开府门前,在临行前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给家人看,给父亲看,要让父亲见识到自己的真正实力。

    文鸳决定在闯出一番事业之前不再以“文鸳”为名,他决定彻底中断与文府的任何瓜葛,但是要取什么名字呢?文鸳犹豫不决。

    一日,文鸳因腹中饥饿,于是前往一间小寺打算偷窃一些香火钱。然而他在这间寺庙的墙壁上见到一条以蓝色颜料勾画出的巨龙,此龙在天际中遨游纵横,神采奕奕,随心自在。文鸳看得痴了,他想象着自己便是那条龙,在苍穹中睥睨人世,让所有人都仰视自己。

    文鸳心道:“此龙通体为蓝,似有寒气溢出,嗯,寒龙……韩龙!哈哈哈,明白了,从此以后我便叫韩龙!”

    韩龙认为,若要有所成就,前往都城洛阳将会有较大的际遇,于是他一路往西北方向而去。

    因身无分文,韩龙一路坑骗至颍川襄城。

    襄城有一赫赫有名的酒肆,称为说闻酒肆,此间酒肆的掌柜与城中大小官员皆有来往,消息灵通,时时向店中的酒客讲述最新鲜的天下大事。

    到了襄城便离司隶不远了,韩龙并不着急前往洛阳,他见到说闻酒肆中酒客众多,心中嘿嘿一笑,脖子一缩便混入酒客之中,伺机窃取钱财。

    说闻酒肆的掌柜刚刚得知了一个足以震惊朝野的大消息,于是站到台席上,开始传播此次事件。

    “诸位客官,在下适才新获知了一个重要战情,就在三日前,马邑城失守了!”

    堂下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但有的人并不懂马邑城的重要性,于是说道:“请掌柜的详述。”

    掌柜说道:“在千里之遥的雁门关外,朔县西北隅有一座古城,名叫马邑城。此城是中原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这里在西汉时期曾经爆发了着名的“马邑之围”,这一战使西汉王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如今此城日渐衰落,不复以往的繁华,敢于前往大漠做贸易的商旅越来越少了……”

    “说重点!”有的酒客嫌掌柜太过啰嗦。

    掌柜话语一滞,顿了顿后,继续道:“三日前,鲜卑首领轲比能悍然发动攻势,对马邑城展开猛攻,马邑城因此失守。”

    又一名酒客道:“我记得鲜卑另一个部落与魏国交好,那个部落的首领曾答应为防守魏国的边陲,以保证魏国的安全。轲比能在攻打马邑城时,他们人呢?”

    掌柜的说道:“这位客官说得是步度根部吧,诚然,他确实答应防守魏国,但同时他更是鲜卑人,其心本就摇摆不定,因此他那时正在袖手旁观。”

    “该死的鲜卑人,根本不值得信任!”

    “就是,要我看,魏国就应将鲜卑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韩龙见酒客群情激动,心中暗喜,道:“你们先顾好你们即将被一网打尽的荷包再来议论天下大事吧。”于是展开了偷窃行动。

    酒客问道:“马邑城失守,那么马邑城百姓如何,鲜卑人会放过他们吗?”

    掌柜的回答道:“马邑城的副将段御九斩杀了主将张达,率一众官民向轲比能投降,因此轲比能饶恕了全城百姓,但与此同时,其他城池的百姓却遭了殃,鲜卑人凶残嗜杀,所过之处皆成了死地,一直打至楼烦。”

    韩龙的双眼滴溜溜地转,蹑手蹑脚地朝着目标悄悄靠近,随即实施偷窃。

    韩龙在偷窃他人财物之时,对掌柜的话也有所留心,“段御九”之名给韩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心道:“此人的想法颇有特点,救了马邑百姓,却害了其他城的百姓,不知他究竟所持的是救人还是害人之念,他日若有机会,倒想见见他。”

    同时,魏国并州刺史府。

    “雁门郡急报,马邑城失守,守将孙达阵亡!轲比能与步度根的鲜卑军队进逼楼烦!”雁门郡斥候语速飞快地报告着。

    并州刺史毕轨手中的杯盏颤抖着,他再也坐不住了,一面下令,召集各地并州驻军迅速反击鲜卑军,一面让人去洛阳向魏帝曹叡禀报此事。

    消息传到洛阳,令全城百姓不安。曹叡得知一向亲近魏国的步度根竟然反叛,心中固然不悦,但他认为步度根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其实私下与轲比能仍然不和,故不宜立即出兵,以免促使双方联合。于是曹叡传令让毕轨暂缓进军。

    然而,不久之后,曹叡收到报告:“陛下的旨意还未传达,并州刺史毕轨率领的并州军已被贼军击败,苏尚、董弼将军阵亡!”

    曹叡忍无可忍,下令革去毕轨并州刺史之职,将其贬为庶人。再任命骁骑将军秦朗带领部队讨伐鲜卑军。

    又闻金戈催画角,尘烟漫起黄沙道。魏军全副武装,重铠长枪,脚步掷地有声。

    边境的村落已经成了残垣断壁,战场上白骨骷髅遍地,魏军没有向满目疮痍多看一眼,猛烈的风沙已经吹干了他们的眼睛,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埋在黄沙中的白骨。

    鲜卑大军就在前方,魏军迅速集结成枪盾阵,整齐有序,缓缓向前推进。骑兵分列两旁随时策应。

    然而令秦朗没有想到的是,鲜卑大军一见到魏国的军队便迅速撤离。

    秦朗见鲜卑大军不战而逃,心中大喜,不战便屈人之兵,鲜卑士气未免太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