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乾道无常诀
文 / 宫熵

第二十七章 过往经历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沛国谯县,一个在乱世中诞生英雄的地方。东汉末年,魏国奠基者曹操在此出生,谁能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孩子日后竟能够称霸中原、傲视天下,成为魏国的武皇帝。

    曹操自幼与同乡三人相处友善,这三人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以及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文稷。好景不长,日益腐败的东汉朝廷与连年天灾人祸疯狂肆虐本已凋敝不堪的民生,曹操将一切看在眼里,深感世道之艰难,朝廷之昏暗,天下必将大乱!曹操骨子里的一股傲气汹涌而至,他立志闯出一番事业,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然而欲称雄天下,首先需要人手。夏侯兄弟少时得名师指点,习得一手好武艺,曾联手杀死数十名恶贼,而文稷虽然未显露任何特长,但曹操仍希望这位好友能够一同助自己完成这一项宏伟壮志。夏侯兄弟知曹操有勇有谋,深信其将来定前程无量,于是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文稷并无远志,甘于平庸,于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曹操知其逆来顺受,并非为将之人,便也不再强求,只是许诺他日功成名就,自己不会忘了昔日情谊。

    曹操带着夏侯兄弟离开后,文稷依旧过着贫苦的生活,而后娶妻生子,本以为就此了却残生。却不料压垮东汉王朝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天师张角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中原百万教众群起响应,头缚黄巾以示身份,成立黄巾军。如蝗般攻城拔寨,烧杀抢掠。终于,战火烧到谯县来了。百姓们闻风纷纷溃逃,为抢夺百姓身上仅有的财物,黄巾军紧追不舍,他们手起刀落,每杀一个人都在他身上搜索钱财。文稷惊惧,携妻抱子藏身于草垛中,他透过缝隙惶恐地看着四周一片火光。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文稷怀中的孩子因气闷,高声啼哭起来,声音分外响亮,将周围的黄巾军都吸引过来。文稷和妻子已经逃无可逃,正要束手就擒之际,一名大汉手提大刀不知从何处窜出,对着黄巾军疯狂砍杀,招式简单,威力惊人,可谓万夫莫当,顷刻之间已经留下了数具尸体。众黄巾军自知不敌,不约而同地四下散去。

    后来文稷得知当日的大汉便是便是魏国赫赫有名的虎痴许褚,因感叹乱世之中若无武力不足以保护家人,文稷向许褚求教武艺。通过辛勤的练武,文稷习得一套威力不俗的钢鞭打法,与许褚相较,不相上下。二人一拍即合,在谈及曹操之时一同决定投靠他。

    建安二年,曹操东征袁术,路过谯县之时,文稷和许褚便连夜到军营求见曹操。曹操已经歇下了,但闻得文稷到来,未及着衣便匆忙出营相迎。此后文稷随曹操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封爵为谯侯。文稷死后,儿子文钦世袭谯侯,为庐江太守。

    “之后呢?”莫绿想听听韩龙自己的事,可没想到他却长篇大论了一大堆关于他祖父文稷的事。

    韩龙一摊手,道:“之后该你说了。”

    “还没说完呢!”莫绿追问道:“你自己的事呢?”

    韩龙打了个呵欠,道:“我的事琐碎凌乱,不值一提,我娘所生次子文鸯的事或许都要比我精彩。”

    “文鸯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离家那天,文鸯还未出世呢!这个名字是我爹事先便已让的,他说男孩女孩同样适用。”

    “咦?”莫绿疑惑道:“为何都叫文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夏侯徽从门口走进屋中,冲韩龙礼节性地点了一下头,又对莫绿道:“韩公子原名文鸳,鸳鸯相伴,偶居不离。既然有鸳,自然也当有鸯。”

    莫绿问道:“即便如此,可鸳鸯雌雄相伴,为恩爱夫妻之意。赋圣长卿在《琴歌》中写道‘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显然便喻指夫妻,怎可用于兄弟或兄妹之名呢?”

    夏侯徽解释道:“若按字面之意解释,鸳为雄、鸯为雌,以‘鸳’做男孩名,以‘鸯’做女孩名倒也并无不可……”

    莫绿迫不及待地质疑道:“但‘文鸯’一名若用在男孩身上岂不乱套?”

    夏侯徽微笑道:“子建公子在《释思赋》中有一句‘况同生之义絶,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便是将鸳鸯拟作兄弟,以此作解不也说得通?”

    韩龙赞道:“司马夫人学富五车,令在下长见识了!”

    夏侯徽低头谦虚道:“韩公子过奖!”

    莫绿对夏侯徽说道:“韩龙对夫人你的生平很感兴趣,方才正问我呢!”

    夏侯徽笑道:“我的生平经历与常人一般,并无特别之处。若韩公子有意了解,我愿意据实以告。”

    “请司马夫人入座详叙!”

    不过夏侯徽并未照韩龙的要求细说自己的生平,而只是做了简短的表述。

    之后不久,莫绿终于忍不住,趁着与韩龙独处之时悄悄告诉韩龙关于夏侯徽的过往。

    如今的夏侯家多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虽然子孙成才,人丁兴旺,但真正名扬天下的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其实两人并非亲兄弟,只能算是远堂兄弟,但因二人常常如影随形,人们对他们便以兄弟称之。夏侯兄弟对夏侯徽来说算是伯公,他们很喜爱这个可爱知礼的堂孙女,两人性情刚烈,不拘小节,但每当见到夏侯徽,他们总愿意放下身段陪她玩耍,对她如亲孙女一般。然而好景不长,在夏侯徽九岁那年,二伯公夏侯渊与刘备军交战,不幸战死于定军山,次年,大伯公夏侯惇病逝。父亲夏侯尚因对一名死去的小妾思念成疾,郁郁而终,那一年夏侯徽年方十六。夏侯家已经逐渐没落,而司马家因司马懿守城有功,在朝廷上逐渐崭露头角,为世人所瞻仰。当时的魏文帝曹丕有意使两个家族更加亲近,于是亲自主婚,将夏侯徽嫁给比她年长两岁的司马师。夏侯徽知礼识义,虽然这段婚姻并非是她主动提出,且对司马师并无深厚的爱意,但既然作为人妻,便应遵守为妻子的本分,与丈夫之间相敬如宾。

    司马师对夏侯徽十分满意,父亲司马懿见她智计过人,于是常提醒自己凡事多留一个心眼,但他愿意同夏侯徽吐露真心,以诚相待。在相处磨合中,司马师对夏侯徽的爱不减反增,相处多年,只要他与夏侯徽在一起,仍会心跳加速,感到一种柔情在心底融化。如今夏侯徽已为司马师生了五名千金,皆活泼可爱,玲珑秀气,叫人爱不释手。

    韩龙鬼鬼祟祟地左顾右盼着,随后压低声音问莫绿道:“听闻石苞将军曾经爱慕司马夫人,此事是真的吗?”

    莫绿稍作思考后,缓缓点了点头。

    韩龙好奇地问道:“那不知司马夫人是否曾经对石将军怀有类似的感情?”

    莫绿把头撇向一边:“这种事怎么可能和你说!”

    韩龙微微颔首,道:“看来司马夫人也曾喜欢过石将军了。”

    莫绿连忙辩解道:“夫人在遇见石将军之时还不认识少爷,而石将军仪容俊美、儒雅豁达,闺中女子如何能不动心,若非当年文皇帝做媒,让夏侯和司马两家结为亲家,夫人现在可能已经跟了石将军。但自从夫人嫁给了少爷,她对少爷忠贞不渝,两人之间恩爱有加,这是有目共睹的。”

    韩龙笑了笑,道:“我也只是好奇随口一问,司马夫人的为人我还不了解吗?对了,说了这么多夫人的事,也说说你吧,你是如何成为司马夫人的侍女呢?”

    莫绿沉默了一会,深有感触地说道:“我原本也是一户大户人家的千金,备受宠爱,可是后来家道中落,爹娘不得已,将我卖到夏侯府中做丫鬟。那时我还太小,离开爹娘后终日以泪洗面,反而是夫人照顾迁就我,与我一起分享好玩好吃的,在她的眼里我不是个低贱的丫头,而是可以与她平起平坐的姐妹。夫人对我的好,我永远都会记在心里,后来我暗暗发誓,此生将永远陪伴在夫人身边,以报答夫人对我的恩情!”

    韩龙心道:“绿儿对司马夫人如此感恩依恋,要想获取她的芳心,我必下一番苦功夫才行。绿儿既然喜好听人清谈,不如自己就从这里入手,先学好玄学。”

    韩龙知道夏侯徽博学多识,对于三教九流之学皆有涉猎,便趁此空闲之时向她请教三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