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乾道无常诀
文 / 宫熵

辽东第四十二章 伏兵奇袭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韩龙答应了杨祚的请求,这为公孙修赢得了时间,他易容成韩龙前往蓟县。在军营帐前,公孙修将一封书信交给看守,口中说道:“在下韩龙,劳烦这位大哥将将此书信交给司马大将军,多谢!”

    “韩龙?是那位刺杀了轲比能的韩龙?我以为你早已退隐了。”一名守卫难以置信地说道。

    另一名守卫说道:“不错,我在洛阳有幸见过他本人,此人确实是韩龙。”

    公孙修的目的达成便迅速离去。

    司马懿听闻此事后也觉得古怪,但还是阅览起了书信。那封书信中虽在请求司马懿不要杀伤百姓一人,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傲慢、威胁和讥讽,简直就像是为了激怒司马懿而做。

    不过司马懿并不愠怒,他冷静地烧毁了信件,对手下将士说道:“来着并非韩龙,应当是易容成韩龙的公孙修,他借着韩龙的名义试图激怒我,是想让我置韩龙于死地。传令下去,若韩龙到来,一概不见!”

    两日过去,由于韩龙在军事上的造诣不高,所以并不能给予杨祚任何实质性的建议。而杨祚也只是象征性地请教了几句,对韩龙的说法并不以为意。

    韩龙辞别杨祚后继续往蓟县赶去,然而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他甚至来不及说明自己的来意便被赶了出来。

    司马懿闭门不见的态度令韩龙很是沮丧,但自己专程过来一趟不容易,实在不愿就这样空手而归,于是暗中观察着魏军军营的动静,打算凭此发现司马懿的一些意图。

    果然,在黄昏时分,司马懿派出了一名信使,鬼鬼祟祟地从魏军军营中出来。这名信使一身普通百姓的打扮,双眼四处观察,以防有人跟踪。

    不过韩龙依靠着蹑聆功的本事,对那名信使的跟踪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跟了数日,韩龙发现信使竟是往辽东而去,莫非辽东有人与司马懿暗中通信?带着怀疑,韩龙继续跟随。

    再过前方两个山头便到了杨祚的驻扎营地,韩龙心道:“莫非信使是要与师兄联系?”

    然而不久信使便转向往十分偏僻的地点行进,虽然这里地处偏僻,但韩龙还是能够听到许多人活动的声响,韩龙猜测此处山谷之中隐藏着一支军队。

    韩龙猜得没错,慕容部鲜卑莫护跋自从与司马懿达成同盟之后,听从司马懿的安排,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化零为整地潜藏在辽东边境的山谷之中,等待司马懿的信号,便要对辽东发动攻击。

    信使径直进入慕容鲜卑军的埋伏地点,告知莫护跋:“时机成熟,依计行事!”

    鲜卑士兵欢呼雀跃,立即整军动身,向着燕军杀奔而去。

    此时在辽水边驻防的卑衍发现河对岸有大军正在安营扎寨,营中立着司马懿的旗号,似乎打算强渡辽水正面进攻。

    卑衍对左右笑道:“司马懿若敢胆强渡辽水,就叫他淹死在这辽水中!”

    “报,辽水以北发现大量鲜卑军队,杨将军正与之交战!”士兵匆匆向卑衍报告。

    “什么?辽水之北有崇山峻岭阻隔,鲜卑的骑兵如何能够跨越这层层的阻碍?”

    士兵回答道:“没有骑兵,鲜卑军皆是步卒。”

    卑衍冷笑一声,道:“鲜卑军队的名声皆是马背上打出来的,作为步卒来使,则与乡勇杂兵无异,一击即溃,不足为虑。”

    果然,莫护跋在与杨祚交战不久便下令后撤,杨祚趁势下令大军掩杀过去,燕军气势高昂,纷纷全力追击。

    辽水畔,卑衍对对岸魏军的举动感到费解,那些士兵有的正在打柴生火做饭,有的在树荫下小憩,有的扇着衣袖闲谈,全无作战前的准备。卑衍心中疑惑道:“难道司马懿在使迷魂计,诱使我军攻击,若真是如此司马懿可谓是愚蠢至极啊。”

    帐外有士兵前来报告:“韩龙求见大将军!”

    “韩龙?让他过来吧。”

    韩龙慌忙来到卑衍面前,道:“请大将军立即拔营,前往支援杨将军!”

    卑衍傲慢地说道:“韩龙,你可知眼下形势如何,嗯?让我来告诉你吧,司马懿在对岸抓耳挠腮,无能为力,而他的同盟,那些愚蠢的鲜卑军放弃了战马的优势与我军玩起了步战。眼下的优势在我方,而不在司马懿,你明白吗?”

    韩龙急道:“大将军,司马懿的大军早已不在对岸,他们已北上进行埋伏,鲜卑军作为诱饵诱使杨将军进入埋伏中,眼下杨将军正陷入鏖战,请大将军火速救援!”

    “胡说八道,司马懿的军队不正在对岸惬意地晒着日光,如何又往北埋伏,难道这些都是假人不成?”

    “眼下对岸的这些军队只是毋丘刺史假借司马懿的名义所设立的假象,而真正司马懿的军队绕开了大将军所布防线,对付杨将军去了!”

    “什么!”卑衍咬着牙思量着当前的局势,随后向帐下将士命令道:“拔营,撤回首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