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言情 > 凤鸣天下
    徐徐升起的朝阳暖暖地照射在素心宫的外殿的正厅里,透过薄薄的轻纱,内殿里帘幕下的千年魂萌发着嫩绿的新芽。

    外殿正热闹,一群臣子分成两派齐刷刷地站着,偌大的素心宫一时间显得狭窄不已。

    “臣等见过长公主!”群臣作揖行礼。

    “诸位大人辛苦了!”离攸坐在大厅正中央,身穿淡蓝色的长袍,两鬓垂髫,脑后髻着玉簪。

    素心宫一片寂静,宫人规规矩矩站在门外。

    “不知各位大人可否得知东南暴乱一事?”离攸冷漠地环视众大臣,问道。

    站在靠门的某位大臣明显地抖了一下。

    “回禀长公主,老臣今晨接到从东南传来的奏章,而这奏章正是向陛下启奏东南暴乱一事。”玉成泽率先站出来,手上拿着一本薄薄的奏折,“请长公主过目!”

    宫人从玉成泽手中接过奏折,小心翼翼地递给离攸。

    离攸打开奏折,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不愠不火地问道,“宰相大人,调查清楚原因了吗?”

    “回长公主,原因尚在调查中。”玉成泽答道,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瞥向尚书李药。李药会意地皱一下眉头。

    看来这个玉成泽已经让李药彻彻底底相信,是时候让父皇检验一下。离攸的心里默道。

    “哪位大人可以告诉本公主什么叫尚在调查中?”离攸低沉地冷笑了一声,啪的一声将奏折摔在桌上,“尚书大人,你能给本公主解释一下什么叫尚在调查中?”

    众大臣心里咯噔一跳,没人会想到离攸有此举动。

    李药站出来说道,“回禀长公主,臣家中近日来了一位东南的友人,从他口中臣得知这次东南老百姓暴乱的原因。今年我国春季普遍降雨偏少,东南地区更是到了一滴难求的程度。因为严重缺乏雨水,老百姓无法春耕,而地方官员并未体恤民情,反倒为了陛下的寿辰加重了赋税。因此,在本月的初十,民众发生暴乱。”

    “为什么不见地方官员上奏折启奏?是不是各位大人太忙了,忙到把奏折忘在哪里都不晓得了?是忘在迎春阁还是醉香楼?”

    迎春阁、醉香楼,玄国京城最大的妓院,每晚歌舞升平,醉死梦死直至东方鱼白。阁里楼中美人娇艳胜春色,声如莺,眸似皓月,体态娇弱惹人怜!

    离攸一席出话后,众多大臣纷纷面露不安之色,纷纷交换眼色。唯独玉成泽、李药面两人不更色!

    在玄国,人尽皆知宰相大人惧内。而李药除了府上妻妾外,几乎不近其他女色。

    “不知中书令大人,中书侍郎大人于本月初十晚上去了哪里?”离攸问道,目光射向靠门一则。

    中书令,玄国的首席命令执行大臣,负责将皇帝的命令的传达,地方奏折的上传。中书侍郎,即副中书令,主要是辅助中书令。

    地方官员也可直接将奏折转交宰相,或官职二品以上的大臣。

    “臣,臣于本月初十晚上到友人家饮酒作乐。”体态臃肿的中书令韦商一副窘态,说话结结巴巴,害怕对上离攸冰冷的双眸。

    “臣与家兄一起赏月吟诗作对。”相对于中书令,中书侍郎常缇明显沉稳得多,语气平静,一如其温文儒雅气质。

    “饮酒作乐,吟诗作对,两位大人好雅致!”离攸突然站起来,一步步逼近中书侍郎常缇身旁,问道。

    “臣承蒙长公主夸奖!”常寒作揖躬身道,毫无愧色,而一旁的韦商身子则不断发抖。

    “中书令怎么不说话了?给本公主说说怎样饮酒作乐?”离攸语气微带讽刺地问道,“怎么,说不出?那本公主找人替你说。来人,传醉香楼的老鸨!”

    宫人带着一个半老徐娘的女人踏入大厅,一身的脂粉味顿时传遍整个素心宫大厅。

    当场,不少大臣变了脸色。

    在这京城里,醉香楼的老鸨几乎能叫出每一个的朝中大臣的名字,甚至府邸在何处恐怕都比任何人熟悉,毕竟绝大数大臣都是醉香楼的熟客,要不就从醉香楼买一个半个歌姬作侍妾。

    “醉香楼老鸨叩见长公主!”老鸨诚惶诚恐地跪下,对着离攸行礼。

    京城人传言不假,这长公主果真装扮如男子,脸带面纱!老鸨火速偷看离攸一眼,便迅速低下头。

    “给诸位大人说说本月初十晚你在醉香楼看到什么?”

    “是!本月初十晚,中书令大人和中书侍郎大人来醉香楼,点了醉香楼的当红头牌翩翩和数名歌姬喝酒作乐 ,当衙门的差大哥来告诉中书令大人东南有紧急的奏折要转交给陛下的时候,中书令并未理会,反而将奏折扔到一边,继续作乐。老鸨见那是朝廷紧急奏折文件,便先捡起来好生保存,等哪天中书令大人记得的时候好回来取!但直至本月十五大人都未来取!”

    “是不是这奏折?”离攸将手中的奏折丢到老鸨面前问道。

    老鸨一看,连忙答道,“是,正是!”

    中书令噗的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长公主,饶命,饶命啊!”

    “饶命?”离攸愤怒地将手中另一本奏折摔在韦商面前,“本公主饶了你的命,谁来饶东南老百姓的命?来人,把中书令拖下去关进大牢,即日没收府邸及其全部财产,明日午时,斩!”

    门外的宫人迅速地把中书令韦商连拽带扯拖出去。

    “长公主,饶命,饶命!”韦商挣脱宫人,扑到离攸的脚下,不停地给离攸磕头。

    “还不给本公主拉下去!”

    宫人手忙脚乱把韦缇拖下去,“陛下,陛下,救命,救命啊!”韦商冲着素心宫的上空哭喊着。

    良久,素心宫内回荡着韦商连绵不绝的哭喊声,久久不散。

    众大臣听着韦商的哭喊声,心里暗暗不安,这长公主远比陛下早年初登帝位时残暴!说不定哪天自己的命就死在她手上!

    “中书侍郎,你还有话可说吗?”离攸站在常缇面前,眸子异常犀利,凝视着常缇。

    只要你为我所用,本公主可以饶你一命!

    “臣,无话可说!”

    常缇缓缓跪下,等待最后的宣判。

    “拖下去,没收其府邸及财产,择日处置!”

    常缇一脸平静,任由宫人拖拽,不予以任何反抗。

    被拖至素心宫宫门,常寒莫名地朝着离攸,淡淡一笑。

    “把老鸨带下去!”离攸吩咐宫人,“另外给她一些赏赐!”

    “是!”宫人答道。

    “传令下去,令东南各郡的太守即日彻查隐瞒旱情者,轻者贬黜为民,没收其财产,并终生不得再为官,重者立斩并没收全部财产!若太守知情不报,一律视为同党,斩立决!”

    这就是为官不清的下场!

    离攸转身走回到群臣面前,坐到椅子上,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杯清茶,慢慢品尝!

    众大臣则低头不语,经过刚才一事,不少人对离攸心怀恐慌,故此不敢开口讨论如何解决旱情一事!

    “臣请求长公主允许臣去监督东南各郡的彻查工作!”

    李药突然打破外殿的沉默,请求去东南监督彻查一职。

    陛下应该将政权转交给长公主,否则长公主不会轻易就处死中书令,而安王与长公主势必有一争,到时候,长公主定会乘势排除异己,如果以监督的名义去东南,也许能避过一劫!

    “尚书大人为何突然想去监督东南各郡彻查的工作?”离攸问道,眉梢微微动了一下。

    不愧为老狐狸,一闻到不对劲就掉头!如果不是你挡住本公主的路,本公主或许放你一条生路,但现在太迟了!

    “倘若太守也是同党,定会官官相护,到时即使是彻查也不见得有什么成效。如果朝廷派人去监督,加上老百姓的举报,势必能将旱情隐瞒之事彻查!”李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可见为官多年的李药绝非不问民生,对民生民情甚是了解。

    “尚书大人说得有道理,不知尚书大人如何彻查这一案?”离攸凝视着李药,浅浅问道。

    这李药确实是个人才,只是不为本公主所用,杀死他,实在可惜!

    “臣认为,首先采纳老百姓的意见,再根据各郡太守的上报的情况再定夺!”悦民则祸少,顺民意则国兴!

    “不知各位大人对尚书大人的提议有没有异议?”离攸问道,“不知宰相大人意下如何?”

    如果宰相都点头了,其他大臣会有异议?离攸凝视着玉成泽,面纱下的嘴角扯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玉成泽会意地抬起头望了离攸一眼,答道,“既然尚书大人甘愿出任彻查旱情一事,老臣怎能有异议?”

    “那其他大臣还有异议?”离攸用冷酷的目光环视素心宫大厅,落在群臣身上。

    剩余的大臣纷纷低下头来,互相使了个眼色,异口同声道,“臣等依尚书大人之意!”

    几乎同一时刻,绝大多数心里都朝着一个方向想:既然尚书大人都已决,我还能说什么?说多了,反而得罪长公主,对我有什么好处?

    “很好!”离攸继续道,“那么下来请各位大人出谋划策,解决旱情一事!”

    玉成泽首先站出来,对众位大人说道,“今年我国普遍干旱,势必影响秋收,更加会影响我国粮仓的库存量。正所谓,民以地为生存之本,臣认为减税免劳役定能鼓励老百姓勤耕。”

    宰相一席话后,众大臣纷纷称赞。

    “臣认为,”李药接着道,“近几年来,我国的收成大不如前,将西南的荒芜之地开辟不失为一个增加粮食的好方法!”

    大臣们有所期待地看着李药,离攸则一旁细听,若有所思地玩弄杯中茶,杯中茶水不时地泛起一层层细小的涟漪。

    “再者,倘若朝廷兴修水利,把我国现有的大江大河加以利用,筑坝修水库,即使再有旱情,老百姓也不会受难了!”

    众大臣一听无不点头称赞,而一旁聆听的离攸也不禁暗暗称道。

    李药不愧为父皇的手下大将,倘若为本公主所用,日后必能为本公主一统天下出一番力,杀了实在是可惜!可惜!

    “长公主,您认为臣等的提议,”李药突然转向离攸问道,“如何?”

    “尚书大人和宰相大人的提议很好,”离攸毫不吝啬给予赞美,但话锋一转,“不知尚书大人可想过修筑大坝水库需要大量的劳力和庞大的费用?更何况,国库不足。”

    顿时,偌大的大厅鸦雀无声。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