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破鼎
文 / 一口井

第三十四章焚书召诚无良计,语出祸端违君意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尚可只听得皇帝这般语气,便知道自己怕是要大祸临头,慌忙捡起来地上的奏折,一页一页地小心翻阅着。待翻到了山西省一省官员考核那一页,尚可便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只见那上边黑纸白字的写着,山西省考核甲等一十三人,乙等四十三人,丙等二十三人,下等五人。而此次那些事关边关之事的官员竟有三人是甲等,其余的尽是乙等。

    “呵,原来这考核甲等的名额这么好得到的?也不知这考核是怎么考的,是不是说朕的这些好臣子都是些贪官污吏,谁贪得少,谁便是甲等?还是说,甲等的那几人财产丰厚比次等的舍得花钱?而那下等的不合格的是不是家徒四壁出不起钱来?”

    “嗯?尚爱卿,你可得给朕好好解释解释!”

    尚可跪在地上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感觉自己背后阵阵的凉意。

    “怎么?尚大人,你可莫要跟朕说你一个吏部尚书不知道此事?”

    尚可冤枉至极,他可真的没有受贿一分钱财。他虽是吏部尚书不差,但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这考核之事,吏部自有郎中、主事主持,自己顶多是汇总,然后把重要的官员过目一遍而已,怎么会对这边关小小的一府、一县了解的如此清楚。

    这些朝廷败类!尚可咬着牙,心里暗骂着,立刻意识到定是自己的手下人吃了贿赂,竟是无法无天到这种地步!

    “臣有罪!”尚可也不为自己申辩,因为他知道,自己确实有罪,失察、失职之罪。而所谓的收受贿赂,相信皇帝圣明,又怎会不知这其中纠葛。

    “你当然有罪!”皇帝明阳虽是怒火中烧,但也知道向来素有能臣之名的尚可定不会做这等愚蠢之事。“来人,将尚大人带出去,先行杖责二十大板!”

    尚可为了颜面,倒未等得那侍卫来拖他,自己一个人径直往殿外走去,带走到殿门口,看见了还跪在地上的江成,轻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尚可走到门外,便有两个侍卫上前请他躺在长条椅上。“大人,小的两个也是奉命行事,还望大人见谅!”

    “行刑便可,哪来恁多废话!”说完便大剌剌的躺在长条椅上,等待行刑。

    那两个侍卫哀怨的相互看了一眼,碰上这位大人,只能自认倒霉!

    施刑的地方就在殿门口外不远,这板板入肉的声响殿内自然也就听得一清二楚,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却也不说话,就干等着。而朝堂上的官员则以一种很具有玩味的眼神看着江成,时不时的还摇摇头,小心的叹叹气,这节奏倒跟开追悼会似的。

    过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外面的声音停了下来,然后尚可一个人走了进来,虽然步子显然有些不协调,但仍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步一踮的挪去,临近江成,却是特地顿了一下毫不客气的剜了他一眼,然后才继续走着。

    江成心里不安,只觉得刚刚那位大人的眼神似是对自己颇为怨恨,顿时心里有了万般委屈,这算什么?才来京师不到一天的时间,赏赐还没得到,便已经得罪了大官,而且还是主掌吏部的天官,这可如何是好!

    这他娘的,忒的倒霉!想着他这个堂堂吏部尚书,应当不会与自己这般小人物过不去吧?应当是的,应当是的!

    “尚可!”

    “臣在。”

    “现罚停尚可俸禄两月,另责抄‘国规’十遍,自省其身,你可服气?”

    “陛下圣明,臣愿受责罚!”尚可忍着疼痛,艰难的起身入列,从始至终倒未让人看出半点不妥。

    “你们也起来吧!”皇帝明阳对仍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说着。

    “谢皇上!”这些个大臣已经跪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有些吃不消了,一听这话如蒙大赦,自是欣喜得很,可是却又听得皇帝追问着如何处置边关之事,顿时又都神色黯然,谁都不想出这个头。一方面此事却是牵连甚广,范围波及一省官员乃至京师朝臣。而另一方面对于此事,却也猜不透帝心,若是自己贸然发表意见,万一不对圣上的胃口,反而出力不讨好。

    “皇上,微臣认为此番边关之事,波及虽广,但好在所犯官员尚忠于国,所贩之物无关兵器,所行之事无犯谋逆,结合山西之地,微臣认为不宜大动干戈,宜当主犯去职流放,协从停禄、剿财、六年不迁,此外若有再违国法者,罪加一等。”李昂一条一条的说着,说的条条框框,只不过在江成看来不过是将自己的想法完善了一下而已,不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

    “哦?”明阳想了半天只觉得这般手段似是对这等下贱臣子太过宽容了点!

    身为六部之一的同时也与此案关系密切的兵部尚书胡朗,藏在百官中间,今天愣是一声不敢说话,生怕被皇帝发现自己肯定是少不得一顿责罚,好在这吏部尚书胡可替自己做了出气筒,幸好躲过一劫。

    现在,看见皇帝似有犹豫,便觉得自己是时候站出来说些话了,毕竟那些来向自己求情的人,自己可是都一一答应了的,总不能一声不吭,做个乌龟王八,玷污了咱这胡朗的名号!

    “臣兵部尚书胡朗,附议!”

    “哦?”皇帝一看是胡朗发声,顿时便来了兴趣,“胡爱卿,你平日里在朝堂上惜字如金,怎么这时候倒想凑凑热闹?莫不是觉的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来替他们求情的?”

    胡朗一听这话似是急了,“皇上,臣对圣上的忠心可是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还有,还有什么什么忠贯白日、忠贯日月、忠肝义胆、忠心赤胆、忠心耿耿、忠贞不渝……”

    ”行了行了,胡爱卿朕只是开个玩笑罢了,你的忠心朕自是知道的。你便说说为何要附议啊?”皇帝只觉得若是再不拦住他,怕是他会背上一个时辰的成语来表他的忠心耿耿。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