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破鼎
文 / 一口井

第九十一章牢吏江成功名在,简在帝心浮名成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圣人言,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而今,老夫一门徒在马邑县犯了重罪,虽只为学道弟子,但老夫仍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老朽今日特来向皇上请罪。”

    马邑县?皇帝明阳不自觉地看了一眼李昂,李昂同时也注意到了皇帝的眼神,转而上前将周老搀扶起来,恭敬说到,“想必周老说的应当是余二此人?”

    余二?明阳恍然大悟,这件事情事关朝廷命官,犯人又致死罪,他自然是要过目的。行儒书会……应当是了。

    “正是门徒余二。”周平清缓缓抬头,向皇上说道,“此乃老朽失职,还请皇上发落。”

    “此乃余二之罪,与周老何干?”明阳安慰道,“周老莫要再过自责了。”

    “是啊,马儿尚有良马驽马之分,周老的门徒又岂能都是圣人之辈?皇上圣明,又怎会纠葛于周老呢!”吏部尚书尚可站出来说话,朝堂上的其他关官员亦是纷纷附和道。

    “多谢皇上宽恕,老朽以后定当好好规劝弟子,严明门规,日后必不敢再犯。”周平清拱手拜揖,诚恳的说道,“老朽今日,还有一事,此事想必圣上玲珑心思,早已洞察。”

    “可是,南边开商之事?”

    ……

    南边开商之事,甚为重大,其中风险亦是难以揣测与把控。自隆朝开国以来,这边关从未提及通商一事,而在此情况下隆国不但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经济民生反而回复的十分迅速,当然这其中重要原因还是政治清明的重大关系。再者说,隆朝如今虽只成立二三十年,皇帝历经太祖便传到当今皇帝明阳身上,现只传两代,但不通边商却已是祖制。这祖宗之法,亘古不变,皇帝明阳自是对这个变动慎之又慎。

    好在,周平清既然已经提出此举,而且是在朝堂之上提起,自然是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再加上其儒学尊师的身份,朝堂上的其他官员自然是反对声音极小,唯有皇帝明阳尚有些犹豫。

    最后,由周平清进一步开释,文武百官共同说理,这才使得明阳松了口。

    不过,看明阳的样子,似是有些不悦。

    闻听明阳开口应允,周平清甚是欢喜,一时间可是有些犯糊涂了,失了察言观色的机敏。“皇上,圣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边关通商一事若想实行,定要好好修搏计较,另外其沿途周边匪首不可不除。需事如此,此事尚可除尽旁枝杂茸,亭亭而玉立也。”

    明阳略一皱眉,思索道,“周老所言甚是,至于边关通商其中详细,必缓缓图之,但其沿途之匪首却是应当除恶务尽。周老先前所言,高邮湖水匪一事,务使毕之。胡朗,你身为兵部尚书,各地贼匪之事,你应当最为了解,你且说说这高邮一事,应当如何处置?”

    胡朗这一个早上,可是一句话都未曾说过,只听这些儒人,斯斯文文的可甚是让他撕心裂肺的烦躁。但是,周平清所说的高邮一事,他可是留神了很久,‘予以赏赐’这可是皇上亲口许诺的,要说江成这小子也不知是什么狗屁机灵,能把这周老小子给救了,不过,嘿嘿,也不愧于我胡朗的徒弟!我徒弟能救了这周老头,那我这做师父的也算他周老头半个恩人,而这天下儒生不都以周老头为尊嘛,那说起来我我可也算作天下儒生的半个恩人了!

    “回皇上,这高邮湖有水匪不假,而且近日还有逐步增加的现象。但,此种事情并不是咱这兵部是个软蛋,只是因为这高邮湖湖边水草芦苇丛生,难以清剿。而且这它有居于边界,一时间难以抽调兵力前去歼灭。这些个水匪又大多是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倒是没敢做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没想到这次他们竟是如此大胆。臣想着……要不,反正皇上说要给那个什么江成一个赏赐嘛,便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带兵去打,看他有多少机灵可以抖落。”

    高邮湖水匪虽是难除,但却也不是打不掉的。况且江成身边还有刘唐,刘唐这小子的领兵打仗能力我可是信的着的,这样算下来,我便是又给我这个徒弟送了个大大的功劳。

    “江成?”朝廷上官员只当胡朗犯了糊涂,好不容易将他绕开了,怎的又会提起他来呢!

    周平清朝胡朗方向望了一眼,心有喜意,但语气甚淡,“江成此人甚是机敏,若是让他带兵,倒是可以试试,就只当给他一个功过相抵的机会。”

    尚可本已攒足了劲力图反驳胡朗的提议,却没想到自己的半个恩师竟然也是赞同的。无奈,只好缄默不言,任由圣上自裁。

    江成?以前倒没的留意此事……明阳心想着,“那好,既然他救了周老一命,那朕便给他一个机会!”

    明阳略一思索,“传朕旨意,赐江成朝廷钦派剿匪使,官领七品,命其即可上任将高邮湖水匪清扫干净,莫要辜负了朕的一片期望,如若不然,失礼一事,罪加一等!”

    明阳下了早朝,独自一人去书房将之前自己批阅过的奏折翻了出来,一个一个的重新看了一遍。“隆朝搭话二十三年初夏,西北游民余二,杀害朝廷民官,此行藐视国法,诏令周边府县全力围剿。

    余二逃至大同府马邑县,如今已被制服,特判令死罪,唯有上书由皇帝勾决。

    匪首余二甚为狡猾,得余党相助脱困与县牢。然,幸得马邑县牢吏江成,机敏过人诱敌于马邑县边界,将其就地正法,特此书之,恭请圣安。”

    果然……明阳看着‘牢吏江成’四字,心中不由得想起早朝时,满朝官员唯周平清号令的场景。若是他振臂一呼,怕是如今这朝堂乡野文人,又有几人听命于朕?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念及你颇有功劳,特解你军籍,命朝廷钦派剿匪使,敕令立刻剿除高邮匪患。至于剿匪诸事,朕已令扬州官员协助与你。此事若成,则返京待命。如若不然,罪加一等。望尔自省己过,严律克己,勿失于朕尔!”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