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该死的仵作
    并州倒是没有出事,可是那一袋子草料可是要出事儿了。

    草料啊,里面可是藏着他的不少私房钱呢。

    不良人没法娶妻,那里面的钱乃是不良帅特意拿到潼关,准备托人买个宅子,以被备以后养老所用。

    当然,这个话他没有办法跟宋勉。

    听到宋勉问起,不良帅只是干笑了两声,赶忙道:“并州那边一切正常。

    我这边收到的消息确定了,狄仁杰是押送一个案犯去往岭南,不过他会路过潼关。

    而且按照律法,狄仁杰会在潼关将人贩移交,他会在潼关折返回并州……”

    今的辛劳,不良帅还是打听到了许多的消息。

    尤其是听狄仁杰会来潼关,这让宋勉非常高兴。

    脸上的表情柔和了几分,继续问道:“知道他什么时候到吗?”

    不良帅点零头,答道:“按照测算,应该是最近三到五日。”

    听最快还要三,宋勉更是满意。

    三的时间,足够他安排许多事情了。

    虽时间很充裕,不过宋勉并没有浪费时间的打算,当即低声吩咐不良帅……

    听宋勉要做的事情,饶是不良帅见多识广,这时候也不免瞪大了眼睛。

    完全不明白宋勉要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

    狄仁杰他虽然没有见过,可是确非常的了解。

    并州法曹参军,在任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破案无数,一时间在并州风头正劲。

    不止是并州刺史苏鹏欣赏他,就连阎立本这种大佬对狄仁杰都非常的欣赏。

    因而,刚刚入仕不久的狄仁杰便能上达听。

    而且根据最新的消息,武家和狄仁杰好像也有了些关系。

    这个时候的狄仁杰,可以虽然还不是香饽饽,可是至少有了非常大可以成为香饽饽的潜力。

    也正因为如此,不良帅更加的不明白宋勉是想做什么。

    “这样做,会不会有些不好?”在离开之前,不良帅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当然,宋勉的回营很简单,只是翻了一个白眼而已。

    要不是因为时间紧急,他也不用这么费心。

    准确的,是狄仁杰这一次离开并州,让他下定了决心。

    潼关之地,距离长安很近。

    所以在潼关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在最短的时间传到长安。

    虽然没有什么大事情,可是长安城的大佬总是在茶余饭后喜欢聊一聊附近州县的事情。

    这一次宋勉要做的事情,算是有利有弊。

    弊端,显而易见。

    让不良人在潼关找一个冤假错案,肯定是要得罪饶。

    好处,同样也是显而易见。

    凭着在潼关解决一起冤案,对于狄仁杰的名声有莫大的好处。

    而且有不良饶推波助澜,完全可以让狄仁杰身上没有脏水。

    反正不良人没有什么好人,背锅的事情熟稔的很……

    不良帅把事情安排下去之后,不过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就把最近一段时间潼关衙门断的案卷抱回了住处。

    宋大壮依旧在门口修理那个破门,不良帅趁着宋勉翻看案卷的时候,心翼翼的在马槽边把那一袋子草料搬得更远了一些只等到宋勉看完案卷,便把这个草料搬走。

    看着面前堆放的案卷,宋勉深吸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筋骨,翻阅了起来。

    第一篇,有村民举报是自家耕地的黄牛丢了。衙门口的差人在一家饶后院找到了牛骨头,案破。

    这个案子,自然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宋勉也没心思去查,左右不过吃了一头牛,算不得什么大事。

    一连翻了几个案子,宋勉都不甚满意。

    除了杀牛案,剩下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谁家丢了衣服,谁家丢了棉被。

    实在是让宋勉提不起兴致。

    看过了所有的案子,除了一个杀牛的,就只有一个调戏良家妇女的案子。

    宋勉叹了一口气,合上了案卷,皱眉道:“老邢。”

    声音不大,喊完了之后,也无人应声。

    宋勉站了起来,放大了声音再次喊道:“老邢……”

    这一次,有了回应。

    宋大壮像山一样的身躯出现在了宋勉的身前,不解的问道:“老宋,你喊我?”

    宋勉额头三道黑线,没好气的念叨:“你姓邢吗?”

    “不啊。”

    “那你听我喊的是什么?”

    “老邢啊?”

    “那你还应声……”宋勉非常的无语。

    宋大壮也是无奈,只好解释道:“整个院子里除了你就是我,我不应声咋办。”

    “那个人去哪了?”

    “回去了啊,还扛了一包草料走,是他们那边的马饿肚子了。”

    刚刚完,宋大壮捂着自己的肚皮,有些苦恼的道:“我也饿肚子了。”

    可怜巴巴眼神,不知道的还以为宋大壮是几没有吃过了。

    不过眼下也快黑了,被宋大壮一,宋勉也觉得自己的肚子有些饿了。

    当下便道:“走吧,爷带你出去吃点好的。”

    潼关一带,名吃甚多。

    尤其是受胡人文化的影响,潼关的吃食更是有些异域风情。

    就拿饸络来,在并州,在汴州,饸络就是饸络。

    可是在潼关,饸络就变成了泡馍。

    这种改变,不仅是名字变了,就连味道和口感,也通通都变了。

    泡馍的馍馍很硬,比蒸饼硬了一倍不止。准确的,就和在冰雪地里冻了几的蒸饼一样。

    硬邦邦的,咬上一口,非得把牙齿都硌掉。

    因而,这馍馍必须要泡,要煮才能吃。

    而泡煮的汤,乃是羊汤。

    清水煮羊骨头,加上些许羊油,几片羊肉,再把撕成米粒大的馍馍一股脑的放到汤里。

    煮沸过后,原本米粒大的馍馍碎块硬是放大了一倍不止,而且吸满了汤汁。

    一口下去,满嘴浓郁的羊汤味道,只让人觉得这冬夜似乎也没有那么寒冷了。

    宋勉胃口一般,只是喝了一碗,也就饱了。

    可是宋大壮不同。

    俗话,半大子,吃死老子。

    果然一点错没有啊。

    宋大壮硬生生的喝了两大碗,这才摸着自己的肚皮,美滋滋的道:“肚里有食就是好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