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似卿归
文 / 猫羡

第四十二章 冲喜之事(重修)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夜里,半轮月亮隐在云层中,笼罩之下的丰京城忽明忽暗。

    巡夜的更夫敲了二更的梆子,不一会儿又熄了几家灯火,终于只剩下零星的几点。

    刘夫人在床上翻了个身,睁着眼睛看黑漆漆的帐顶,过了片刻又翻了下身。

    终于忍不住轻轻唤了一声枕边的人。

    “老爷。”

    回应她的只有轻微的鼾声。

    刘夫人深深叹了口气。

    那先生说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是要办的,不管成与不成总要试一试,此时就算给她根稻草她也只能捏在手里。

    且那先生看着似有几分底气,不像是胡编乱造。

    但,怎么让老爷同意才是最难。

    一夜无眠,直至天明。

    “老爷今日还要去宫里?”刘夫人一边替他系领扣一边问道。

    昨日回来得晚,连饭都没吃就闷头躺下了。

    刘同济疲惫的捏了捏眉心:“昨日贵妃娘娘摔了一跤,才刚刚诊出有喜脉,胎位又没坐稳,闹得宫里人仰马翻的,我只能去守着。”

    “安胎这种事不是向来有妇科圣手冯太医在吗?怎么还要你去?”刘夫人不解道。

    “那位娘娘如今正是王上的心尖肉,且宫里头有两三年没添新人了,容不得差池,如今半个太医院的人都在宫里,我今天晚上可能不回来。”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刘夫人给他系上最后一粒扣子

    “睿儿的病...”她张了张口,说了半截没有继续说下去。

    刘同济的脸色有些灰败:“这副药再吃两日,若是还没起色...再施一次针试试。”

    收拾好出门,原本直挺的背脊佝偻了几分:“你去他院子里看着,药和参汤都要按时喂,别让手脚蠢笨的下人偷了懒。”

    刘夫人一一的应了,看着他的影子消失在转角处,在门口站了片刻,才慢慢抬脚去了刘睿的院子,步子里似压了千斤的石头。

    “王妈妈。”将要踏进院子的时候,刘夫人唤了一声跟在她身后的仆妇。

    “夫人,奴婢在。”

    “你拿着我的帖子,去把大姑娘和大姑爷请回来。”

    “是。”

    听到后面的脚步声远去,刘夫人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生了三个女儿,唯独刘睿这一个儿子。

    他们是老来得享富贵,刘同济没有乌七八糟的妾室,刘睿是刘家传宗接代的独苗苗,三个姑娘早就出嫁了,如今竟没有一个人能撑着她。

    进了院子又唤来刘睿的贴身小厮,吩咐道:“你去睿哥儿相熟的那几家公子府里递个帖子,说大姑爷要在咱们府里办个诗酒会,请他们来吃顿酒。”

    “是。”

    小厮接了吩咐便转身去了。

    怕人多手杂反而出乱子,刘睿屋子里只留了两个丫鬟伺候,此时正换了炭火,开了窗户给屋子通风。

    刘睿床前的帘子拉得死死的,等她们将窗户重新关上,刘夫人才开口:“你去大厨房里,让他们在正午之前赶几桌席面出来。”

    又问另一个丫鬟:“睿哥儿的参汤熬好了吗?”

    “正在外间煨着,奴婢去看看。”丫鬟应道。

    房里的人都出去了,一下子显得空荡起来。

    刘夫人坐在床前,撩开帘子,目光落在毫无动静的人身上,有些颤抖的伸出手去,放在鼻端下,半晌后感受到了指尖极浅的呼吸才收回来。

    慢慢伏下身去,肩头抖动了几下。

    “夫人,参汤好了。”丫鬟从外间端着碗进来。

    刘夫人用帕子拭了下眼角:“给我吧,我来喂。”

    丫鬟把手里的碗递给她,又小心的将刘睿扶起来,在他背后塞了枕头。

    刘夫人舀了半勺,送到他口中,又放下勺子去抚他的胸口。

    好半晌,刘睿的喉结才滚动了一下。

    她接着舀第二勺。

    一小碗参汤耗了一刻钟才喂下去一半,另一半无论如何也咽不下。

    昨日夜里还能勉强喝下一碗。

    刘夫人用帕子擦了擦他的嘴角,把碗递给一旁的丫鬟。

    丫鬟瞧着她的神色,小声道:“夫人去歇着罢,奴婢等下再给公子喂一次。”

    “嗯,你好生照看着。”刘夫人黯然的起身。

    ......

    宋英才带着夫人赶到刘府时已是半个时辰后,与他一同来的还有何云晟。

    两人是同窗生,去年秋闱又一同落榜,执手相看泪眼只约来年再战。

    刘夫人遣人送帖子去时,何云晟正好在他府上,便一同来了。

    既然是以他的名头做的诗酒会,便也将素日里的好友都请了来。

    宋英才乃是出身寒门,又没有官身,与刘睿这个小舅子的关系不错,平日里也借刘府的地方办过几次诗茶酒会之类,倒也不惹眼。

    “母亲,”刘大姑娘搭着刘夫人的手将她扯到没人地方,小声问道,“我方才去看了四弟,他都这般模样了您怎么还有心思办酒宴?”

    “我若再不动些心思,恐怕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你四弟这样没了。”刘夫人叹道。

    又将杨柳胡同里请的先生说给她听。

    “这...父亲知道吗?”刘大姑娘着实吃了一惊。

    “你父亲若是知道,你们今天也进不了这个门,”刘夫人瞧着院子里四处走动的人影,中间已经搭起了戏台,一夜未眠的脸上多了些精神气,“只要睿哥儿能好,就算让老爷斥责几句也没什么。”

    “可是那先生的话能信么?”

    没想到今日的酒宴竟这样荒唐。

    父亲行了一辈子的医,如今在自己亲生儿子的病症上居然去求卦问先生,可不定得发多大脾气。

    “我自然是试探过的,也不是随意找的先生。”刘夫人又将她先前遣了两人去问卦的事情娓娓说来。

    “难道当真还是个有本事的?”刘大姑娘心下有几分惊奇。

    刘夫人叹了口气:“我倒真心希望她是个有本事的。”

    她的儿子才能有救。

    “你放心,我找人打听过了,那杨柳胡同的铺子是新开,里头的先生也是个生面孔,很可能不是京城本地人,我请人来的时候直接将轿子抬进了府里,没让她见着大门,不会传出咱们家的事。”她拍了拍刘大姑娘的手道。

    “伯母,今日怎么不见睿公子啊,咱们借了他的院子总得道声谢。”院子那头,台上远远传出咿咿呀呀的戏文,有人提高了声音朝这边道。

    “他今日早上又有些咳嗽,见不得风,这会子在屋里关着呢。”刘夫人也笑着扬了声音回道。

    “他那风寒还没好呢?那我去瞧瞧。”

    刘夫人忙阻止他:“他屋子这会儿密不透风,你们去会过了病气。”

    又笑道:“你们尽管玩你们的,院子里热闹,他听着也高兴,过几日便能同你们一处玩了。”

    那位公子闻言,便也不执意了,又被旁人拉去对诗喝酒。

    冷寂了半月的院子突然鲜活起来,便是看着也多了几分生气。

    刘夫人想,那先生说的冲喜应当是有些道理的。

    她抬头看了一眼空中明晃晃的太阳,已经接近午时。

    招手喊来了赵义:“老树最顶上的那节枝折下来了吗?”

    “已经折下来了。”赵义微微躬着腰回道。

    “去挖吧。”

    “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