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似卿归
文 / 猫羡

第九十一章 少年击鼓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这场大雨一直下到深夜仍然未歇。

    衙门后院,一个撑着伞的人影小心翼翼的望了眼四周,推开边门闪身进去了。

    片刻后,书房里亮起一盏昏暗的灯。

    “这么晚来这,出什么事了?”王知县点了油灯后抬起耷拉的眼皮,眼下有些青黑。

    他这些日子连囫囵觉都没睡上几个,何事不能等明天早上,非要赶在大半夜。

    师爷搁下手上的灯笼,又探出头去看了一眼外面,才把书房门关上。

    转身压低了声音道:“那一家子坟被挖了。”

    “什么?”王知县一愣,有些没明白。

    片刻后,头皮猛的一炸,倒吸了口凉气,那一点瞌睡都惊没了。

    “谁干的?京吾卫?”他们发现了?

    “尚不知,我今天让人悄悄的去了一趟,才发现坟头都被挖开,棺木也不见了。”师爷的眉头皱成疙瘩。

    这几日他也瞧出来了,那位世子的心思压根就不在前头审的那桩案子上。

    就连番的动作来看,全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今日还莫名其妙带着京吾卫去了一座茶楼。

    照理说两桩毫无干系的案子,且已经过去那么久,他不该担心什么才是。

    但这几天总有些心神不宁。

    不过,若真是京吾卫去开了坟,他们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如何是好?”王知县来回踱步,冷汗顺着鬓角淌下来。

    “大人先莫急,不一定是京吾卫那边的动作,”师爷沉默了一会,“不过咱们还是要作最坏的打算。”

    不管是什么人动了棺木,都说明有人盯上了。

    他顿了顿:“眼下只能让祁世子尽快离开禾丰郡。”

    只要没有了外人在,这一块方圆之地仍旧能捏在他们手里。

    “怎么让他离开?”王知县背在后面的手捏成拳,有些焦躁,“且修远如今还没下落呢。”

    “正是因为六公子没找到下落,所以他们还在这里,”师爷定定的看着他眼睛,面容映在晃动的灯火里有些晦暗,“只要六公子的案子结了,他们自然就走了。”

    结案?

    王知县沉吟了片刻没说话。

    来回走动的身影印在外头窗纸上,被拉得极长。

    ......

    咚——咚——咚咚咚!

    绵长悠远的鼓声在清寂冷早里传出极远,半枯的树丫上飞起大群的麻雀,扑棱棱的扇着翅膀躲远了。

    转眼便光秃秃的树丫上,两片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来,被一只布鞋踩进雨后的泥地里。

    衙门外面,乌泱泱的挤满了人。

    “怎么回事?”

    “白水村石宏的案子还没结呢,怎么又有人击鸣冤鼓?”

    “瞧得见那是谁吗?”

    七嘴八舌的议论盖过了街边早点的吆喝声。

    啪!

    惊堂木落在桌案上。

    “堂下何人?有何冤情要呈?”王知县问。

    站在堂下的是一个少年,皮肤黝黑,五官丢进人群里丝毫不显眼,肩膀微微缩着。

    “草民周平,没有冤情要呈给大人,”不等衙役将他叉出去便接着道,“但草民有您家公子的线索。”

    哗!

    门外的嘈杂声如潮水一般散开。

    知县大人的公子,还有哪个?自然是下落不明的那一个。

    已经过去这般久,其实大多数人心里都觉得人怕是没了。

    王知县蹭的一下从案后站起来,又突然顿了顿,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旁边的师爷。

    “你有何线索?”他问。

    “前些日子,京城附近有一家客栈走水的事情大人可听闻过?”周平道。

    “与此事有何干系?”

    那客栈的事情他听说过几句,毕竟离这里也不算远。

    王知县慢慢坐下,方才的激动冷却了下来,面上却仍然显出几分急切。

    “草民在那里见过王公子,当日的火是从客栈柴房烧起来的,歇在柴房中的人就有王公子。”

    客栈客满之时,有人花少许钱借柴房歇一宿是常事,总比风餐露宿来的好。

    但一般都是些穷苦的赶路人。

    “那你为何现在才来报?”一张格格不入的太师椅上,安然坐着的祁衍抬了眸子问他。

    那日在客栈的除了姜倾倾一行人以外,还有曹武。

    现在又出现了失踪的王修远,和一个见过他的少年。

    似乎有一条线能串起来了,但又巧合得过分。

    “回大人,草民不认识王公子,昨日偶然在衙门外的告示牌上见到画像才想起来。”周平瑟缩了一下。

    “与他一起的人呢?你可记得?”祁衍继续问道。

    “当时天色太黑,”周平不安的掐着手指,想了想,“除了王公子以外,似乎还有四五人,王公子一身的酒气被人背在背上,进屋时摔了下来,草民才多看了两眼。”

    “除此以外,可还有别的线索?”

    客栈纵火案如今还未告破,凶手没有抓到,当日在柴房的人也没找到。

    若周平所言属实,两件案子恐怕要并成了一件。

    “回大人,没有了,”周平应道,又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告示上说,能提供线索的可以拿赏钱......”

    说到后面,声音渐渐低下去了。

    王知县摆了摆手:“退堂后到师爷那里去领。”

    说罢便撂了惊堂木。

    外头围观的百姓本以为能看一桩青天断案的热闹,没料到就只听了这么一个消息便没了下文,有些意兴阑珊。

    “走了走了,该干嘛干嘛去。”

    人群聚得快,散得也快,片刻后县衙前便门可罗雀。

    王知县一边往后堂走,一边恭谨的问祁衍:“世子何时去那客栈?衙中差役任凭世子调遣。”

    “不忙着过去,”祁衍淡淡道,“纵火案有京吾卫一直在盯着,定能尽快找到令公子的下落,王大人放心。”

    “那就多劳世子费心了。”

    王知县拱手,停住脚看着他带着小厮走远了。

    “就这么一条线索,似乎还不足以让他离开。”他沉下脸。

    师爷捻着胡子,眉头有些皱:“那周平不是我的人。”

    他作下的安排还没有这么快,但这少年一出现就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不过,也幸好出现得及时。

    王知县一怔。

    那少年的消息是真的?

    “人还在吗?”

    “领了钱刚走。”师爷下意识应道。

    “快去追回来,”王知县甩了袖子,急急忙忙的往回走,“再派人赶快去那客栈查查是怎么回事。”

    京吾卫早已盯上了那客栈,他竟然半点消息也没有。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