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天眼宝鉴
文 / 管甚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小老头儿很专业。他上台来以后,从胸前拿出一个放大镜。然后将身子符下去。就差贴在那幅画上。仔仔细细的看起来。

    但他观看的地方。却不是整个画面。而是先从手感开始。一丝一毫的真做起来。虽然说话卷上的装表。很可能是后来某个朝代。或者是现代某个装表大师。临时给装不了上去的。但他也能从这些装表中看,看出一些端倪来。

    因为古玩这个东西,要想认真的鉴赏出来。就必须从细节入手。包括画卷上的钤印,以及装裱的质地和手法。都是判断真假的依据。

    相比小老头而言,联系就显得很业余了。虽然他也拿出了放大镜。却只是侧着画卷上的内容。翻来覆去的反复揣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攻略远不如小老头。

    至于孔泽那小子。表现的就更业余了。同样也拿出了放大镜了,但却在小老头和联系之间。左右反复来去穿插。明显是个凑热闹的。

    “林夕。这话是不是真的?”

    很快见上时间到了。林夕也回到了座位。无忧能忍不住询问。他自己是不懂古玩的。所以刚才联系上确实。他也就没有跟上去。不过对于话的真假,他还是比较关心的。

    “差不多吧。半真半假。”

    听到无忧男的询问。联系到也没有隐瞒。潘略微失寸以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自己看出了些端倪。同样也用天眼易冷。辨别过这幅画的时代。虽然不像李松儒说的。是北宋时期的仿品。却也够得上清朝前期。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这幅画是有些价值的。但他到底要不要入手?还值得要斟酌一番。这话不是居然的真迹。更不是北宋时的产物。但是清代也有几位大家。尤其擅于法人制化。如果这是他们的作品。也是相当有收藏价值,并且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会一路向上走。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不是真迹,朝代又这么相近。凭什么这么值钱?

    这就有一个误区。其实现在收藏字画。主要有三个方面。其就是各朝各代。各位名家的珍品手迹,这个东西都不用多说。毕竟,古往今来,上下5000年。只要是有名的大家。早就有了市场定价啊。只要你觉得值。只要这个物价还在。你在多花些功夫。肯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只不过这些物件儿。大多在拍卖行出现。又错失在博物馆内。如黑市这种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走了大运。才能遇到那么一两件。

    来黑是这种地方的。大多只是猎奇而已。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关键点。那就是所有真品手机。不是想买就能买的。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鬼知道现在在哪里。有说被李世民殉葬。还有人说根本没有。如果真的能够问世。肯定是国之重宝中的重宝。你就是世界首富。只怕也买不到手里。其价值不是金钱可以姑娘。已然变成一种文化传承。和一种精神象征。

    然后是第二种。就是有收藏价值的物件。而这类的物件。大多是后市的名家。仿制前朝的仿品。早点儿的有唐伯虎。王公旺。近代的有张大仙。齐白石。都曾经仿制过古人的画作。这类画作虽然不是真迹。但由于仿制的人同样是大家。所以价值同样很不菲。加上传世的作品比较多。已然成为自画这个门类中,潜力最大的收藏主力军。

    至于最后一种。就是有价值的字画。这类字画往往是古话。而且是作为个体存在。之所以是个体存在。是因为这些画卷上。找不出作者的生平来历。甚至连作者都没有。但胜在化攻坚战。不逊于名家之作。因此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争相将其收藏。

    而收藏这类画作的人。也大多是后世名家。希望能从前人的笔记中。摸索出更多的技巧。 而且这些画作。还有一个传统的名字。全部叫做佚名

    但凡是这类画作。都是以宋朝的居多。清朝也有一些。但要和宋朝的相比。价值相差甚远。甚至有人不屑一顾。之所以他们的差距。如此的天差地别。是因为宋朝的佚名化作。大多被录入诗词**,甚至有人专门作传着书,其价值自然水涨船高。

    比如清代的康熙皇帝。乾率帝这两位。就收藏过很多。宋朝时期的名画。并且在上面留下钱印。提上了自己的诗作。乾鹿因此有个盖章达人的称号,即使抛开这些古画本身。仅凭这两位皇帝在上面的手机钱印。价值也是很不菲了。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纯粹的仿制。而且是大批量防治。收藏价值不大。市场上也多有流传。都是那些无良商贩。甚至直接拿去印刷。糊弄不懂行的人。或者蒙骗老实人的手段。大多都不堪入目。

    而且这里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古代字画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往远的说。秦汉两朝几乎没有名家。只有南北朝时期。出了顾恺之等级为有限的。但也只是画人物出名。尽管被传的神之又神。但是当时的绘画技法,相当于后来说还是很有限的。

    再到隋唐时期。出了一个画圣吴道子。其他虽也有名家。但是总体上来说,远不如诗词出彩。直到宋朝以后。因为好几位皇帝。钟情于绘画之法。并因此办理书院。才使得绘画的技法。从根本上得以成熟,并且传递到了民间。成为了蓬勃的时代。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可谓是百花争艳。

    但是这样的时代,很快受到了摧残。元朝入主中原后,只懂武力。不懂文事。导致中华的文化。受到巨大的摧残。绘画也在这时变得凋零。技法也出现了停滞。名画,大家更加稀少。

    直到后来明清时期。才终于达到了大成。各种技法趋于成熟,名家也争相辈出。可谓是一个盛世。甚至明清两个朝代。所出现的名人大家。从数量上能盖过前面上千年的名家。足可见其底蕴深厚。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