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启复汉
文 / 勇起笔

第五百五十八章 残喘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在家、国利益面前,这些士绅十有八九会选择自家的利益。

    而面对家和己,是个人都会由自私的心里。

    此次高远派人抓了八个家族主要男丁,这些家族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这不是一两个人,时不可承受的损失。

    “皇帝不会为了这些家族妥协的。”李纲很是头疼。

    兴汉盟这种敌人真的是无解,正面对抗本来就赢不了,面对这种歪门邪道的套路,根本就没办法应对。

    “你不是一个人。”赵南提醒道,被抓了男丁的家族,然就是兴汉媚帮手:“我会讲这些信分给八个家族,他们支持的官员会辅助你的。”

    李纲还是有些犹豫,眼看从兴汉盟带回来的知识已经见效果,不定再过一段时间,南赵就能够正面应对兴汉盟了。

    或许研制出兴汉盟那种威力巨大的火器,那些高来高去的刺客也能够挡一挡。

    “您不会觉得,门外的那些禁军就能够护你的周全吧?或者您认为,你和许老做的这些事情,我们兴汉盟不会追究?”赵南见李纲犹豫,知道他在权衡利弊。

    “我都这把年纪了,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不定哪,不用你们帮忙,我自己就了却了。”李纲自嘲道。

    话的轻松,可里面偷着一股子硬气,表示他李纲不怕死。

    “呵呵,盟主亲自给你们的书,给你们的知识,我们这些做手下的,怎敢改变。再了,以您在民间的威望,若是让百姓知道我们兴汉盟害了你,这脏水可以踏踏实实的泼身上了。”赵南收回了自己刚才的威胁,对待有骨气的读书人,不该这么轻薄。

    “不过话来,之前我们兴汉盟与南赵达成和议,明确规定:两国官府不得无故干涉民间正常贸易,不得限制交易内容和数量。”着,赵南抬头紧盯这李纲的眼睛:“在这点上,我们兴汉盟可以是坦坦荡荡,而你们南赵确实违约了。”

    李纲被赵南盯得尴尬,勉强找了个不是借口的接口:“你们兴汉盟算什么国。”

    “哟,之前两国和谈的时候,可没有人我们兴汉盟不是国。”赵南讽刺道。

    房间里一时有些尴尬。

    “老爷,再不走就迟了。”门外有下人询问道。

    明着是催促李纲去上朝,暗里却是因为房间里安静时间过长,试探一下李纲的状况。

    “再等等。”李纲回道。

    “不用等了。”赵南站起身:“既然您不愿做这个‘恶’人,那就我来做。您现在去上朝,我去找那八家失了主心骨的粮商,看看我们两方,谁能得偿所愿。”

    清末的时候,有个裱糊匠。

    就看李纲有没有这个勇气做南赵的裱糊匠了。

    “留步!”李纲喊住了走到门口的赵南。

    赵南站定后转身看向李纲。

    “容我一两时间。”

    “可以。”

    完,赵南转身出了李府,然后在街上转了几圈,确定每人跟踪之后,才才返回了谛听的隐秘据点。

    最终朝堂上的博弈如何发展,赵南不得而知,可结果却还算如意。

    五月九日午时,李府的大门旁边的墙上,贴了一个巴掌大的“汉”字。

    收到信号的赵南,立即上门。

    “官家同意你们在江南采购粮食了,但是必须上税,每石粮食一百文钱。”李纲向赵南交代了这两朝堂上商讨的结果。

    这个结果出乎李纲预料的迅速。

    本来僵硬迟缓、互相制衡的南赵朝堂,想要讨论个什么事,没有十半个月根本就不可能有结果。

    可是此次却不同,朝堂上大半的官员都支持继续履行与兴汉媚和谈约定。

    这一大半之中,还有一半的官员非常的积极,各种辞张口就来,什么“河北百姓受灾,管家仁慈,不能不救。”,“南赵泱泱大国,岂能失信于人。”…等等

    这些文人充分发挥了“官”字的两张口优势,将黑的成了白的。

    一点儿也不考虑,现在卖给兴汉盟粮食,就是饲虎,总有一会被反噬。

    李纲知道这点,相信朝堂上所有官员也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没有人有办法。

    李纲可以硬气,不怕死!但是其他官员不能,他们有家有室,日子过得滋润,怎么能为了一点点粮食买卖的事情,将自家性命置于险地。

    兴汉媚这一次“杀鸡儆猴”效果显着。

    “这怎么可能,江南的粮价,从农民手中收价也就是一石百文,你们直接征一倍的税,明摆着抢劫啊。”赵南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同意李纲的要求。

    虽然对于兴汉盟来,一斤两三文,还是三四文,其实影响都不大,最重要的事能够买到粮食。

    “一文钱一斤的粮食,你们兴汉盟不可能收的到。”李纲戳破了赵南话中的基点。

    没有一文钱一斤的粮食,自然也就没有成倍征税的法。

    赵南清楚:李纲得对。

    只要两国粮食贸易放开限制,兴汉盟大肆在江南够粮,粮食价格必然疯涨。

    “在你们南赵购粮,你们收税很合理。按照你们南赵目前的商税,一般的日用消耗品税率在一成左右,我觉得,购粮税定在一成就很合适。”赵南开始讨价还价。

    兴汉盟给南赵售卖的工业品,早就开始征收关税,现在南赵出口粮食,征税合情合理。

    “官家给的就是一斤一文的税收。不管粮食收价是一斤一文,还是百斤一文,税收都是一斤一文。算起来,你们兴汉盟不一定就吃亏。”李纲给赵南算起了账:“若是粮食价格超过十斤一文,一文的税款,已经低于一成了。”

    赵南并不是单纯的情报探子,这几年,江南的这边的商贸基本都是赵南在负责,所以他清楚,粮食价格根本不可能超过十文。

    若是超过十文,船只再往南走,一直走到福建路、广南路,甚至是南海诸国购买粮食,都是划算的。

    “这个价格不能商量,这关乎到官家的脸面。”李纲不想再继续和商贩一样,跟赵南一文钱、一文钱的拉扯税价,直接出了一锤定音的信息。

    赵南一听就明白了里面的套路。

    南赵皇帝将心思全用在了这些套路上,注定了南赵只能是苟延残喘。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