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道:“女侠饶命,那人与小的素不相识,小的见他饿死在路边,所以才割了他的肉。”

    “什么,你居然割死人的肉吃?”

    “没办法,女侠看看小的这几个孩子,他们都有几天没吃饭了,再没有吃的,就会饿死了。”

    丁玉瑛看看那几个孩子,见他们大的十来岁,小的只有三四岁,一个个面黄肌瘦,好不可怜。丁玉瑛慢慢地收起刀,看看明珠。明珠摇头一叹,道:“没想到世道如此,如此啊。”

    至傍晚,明珠与丁、刘二女投宿农家,叩门而入后,发觉那农家主人便是日间所见妇人。

    三人有些尴尬,妇人却笑道:“三位一路游玩,想必非常辛苦,且在老妇家里住上一晚吧,粗茶淡饭,农家人也没什么好招待的,请包涵。”日间,老妇听到明珠说及孟姜女时,语气略显气愤,但此时,却全然是一位好客的主人。

    明珠赶紧抱手谢过,并取出一锭银子,道:“大嫂,曹某冒昧打扰,给您添麻烦了,这里有一锭银子,请收下吧。”妇人伸手阻住,道:“农家人靠田吃饭,花不惯银两,公子收起来吧。”明珠心中慨叹。

    稍时,妇人端上几个菜团子来。刘家妹咬了一口,全吐了出来。明珠见妇人脸色有异,忙道:“不好意思,朋友身体不适,请大嫂勿怪。”妇人道:“老妇看出来了,你们吃惯了山珍海味,怎么咽得下这种东西,唉。”

    明珠勉强吃了一点,感觉像往嗓子眼里塞草一样难受。明珠道:“大嫂,难道附近的百姓都吃这些东西吗?”妇人叹道:“连年来,天灾不断,庄稼无收,百姓们只好在天冷之前储存一些野草,也有人将果子晒成干凉起来,就这些,也不是每顿都有的吃。”正说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走了进来,叫道:“娘,我饿了。”

    妇人道:“孩子,去睡觉吧,明天早上再吃。”男孩哦了一声,却盯着桌子上的菜团子不走,满眼的渴望。丁玉瑛拿起一个菜团子,放到男孩手里,男孩抓起来便咬了一大口,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仿佛那菜团子是天下最好的食物。刘家妹眼圈一红,忍不住抱着男孩道:“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道:“我叫许褚。”丁玉瑛道:“小弟弟乖,咱们不吃这东西好不好?当哪天姐姐带你去吃好东西去。”许楮微一迟疑,摇摇头,道:“不,菜团子是最好吃的东西。”明珠叹道:“大嫂,怎么不见孩子他爹呢?”妇人道:“唉,不瞒您说,我们原是沛国谯郡人……”明珠惊道:“怎么,大嫂也是谯郡人?咱们是老乡呢。”妇人哦道:“原来公子也是谯郡人,唉,老妇一家原是谯郡许家村人,因为家乡闹瘟疫,楮儿他爹被传染而死,老妇只好带着孩子外出流浪,在这里安了家。”

    明珠握着许楮的手道:“好弟弟,你记住,哥哥姓曹名操字明珠,哪天你长大了,可以进京去找哥哥,哥哥在京城给你找个事做。”许楮点点头,道:“我记住了。”说着,许楮又抓起一个菜团子,跑进了自己屋里。明珠道:“玉瑛,家妹,今晚你们和大嫂一起睡吧,我去小兄弟的房间。”

    明珠来到许楮的小房间里,只见小家伙已经把两个菜团子吃进了肚子,正在用舌头舔着手指头。明珠舀了一瓢水,道:“小兄弟,来,喝点水吧。”许楮喝了几大口,摇摇头,道:“好了,楮儿不渴了。”明珠躺在床上,望着屋顶上的草出神,他怎么也想不到,竟有百姓过着如此艰辛的生活。

    “大哥哥,你给楮儿讲个故事吧。”许楮一时睡不着,两只小手托着腮,望着明珠。明珠笑了笑,道:“大哥哥嘴笨,从来不会讲故事。”许楮道:“娘嘴巴巧着呢,但娘总是楮儿性格像爹。”明珠问道:“楮儿的爹爹很聪明吗?”许楮摇头道:“不知道,反正娘说楮儿像爹,有一个故事,娘听这里的人说了一遍便记住了,可是,娘给楮儿说了几十遍,楮儿才记住。”。

    明珠忍不住问:“什么故事呢?”许楮突然一脸兴奋地道:“大哥哥,楮儿讲给你听吧。”明珠点点头。许楮道:“从前啊,附近有一个姓卿的大财主,大财主家钱多得三辈子都花不了,良田多得一眼望不到边,房子有好几座呢,大财主很小气,他的妻子比他还小气,而且心肠坏得很,乡亲们饿死了不少,他们看也不看一眼,有的人实在饥饿,便将死人的肉割下来吃……”许楮声音越来越小,到后来,居然睡去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