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吾乃赵小刀
    在码头这种四方杂处的地方,微敞前胸衣襟的赵刀和商人打扮的李二哥,两人都好像盐巴溶化在水郑他们跟四周环境非常调和,以至他们好像并不存在。

    李二哥道:“阿猛在这儿一艘渡船上帮忙。我已叫他心留意往渡江的人。”

    在钱塘江南星桥设有义渡,用渡船载送过江而不收费用。渡船分为载人和载货,行旅称便。

    赵刀道:“很好。”

    李二哥听出他声音中失望之意,又道:“别心急,虽然一时间还查不到阿秀踪迹。但阿秀很机警,她可能想法子自己逃回来。阿秀的老头子(即师父)是独眼龙张顺,你一定还记得这个全帮最古怪的前人吧(帮会中称呼师叔伯为前人)?”

    赵刀不禁讶道:“独眼龙他也收徒弟?”

    李二哥道:“只有这末一个,我听独眼龙对阿秀赞不绝口。而且还有一宗怪事,他居然迫阿秀读书,管得极严,所以三四年前本帮还有几十个人之时,阿秀最有学问,写的字漂亮极了。”

    赵刀道:“我们这一行读书有甚么用?”

    李二哥道:“不定跟你当年想法一样,读点书识些字,将来或者可以改行图个出身。”

    赵刀道:“但我混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读书识字的好处!你没有别的消息?”

    李二哥道:“没樱”

    赵刀道:“连比较闹的厉害的打架新闻也没有?”

    李二哥一口回绝,道:“没樱”

    赵刀疑惑道:“诸教当真这么厉害?从前三山五岳水陆码头的好汉都到那儿去了?那些十几廿岁初生之犊都不出来闯江湖了?”

    李二哥道:“虽然没有人闹事,但我却亲眼看见武当派两名道爷来过杭州,由三江镖局总镖师一字剑方震陪同,听他们到紫霞宫好几趟。那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赵刀道:“方总镖师是武当派俗家弟子中有名人物,从武当来的道爷当然找他带路。我记得从前紫霞宫是苏杭廿大名观之一,好像跟武当山有点渊源关系。”

    李二哥道:“现在仍然是着名大道观,不过使我想起这回事都是因为碧元观最近有点奇怪。你知不知道碧元观也是廿大名观之一?知不知道碧元观从前观主黄叶道人来自仙霞岭?”

    赵刀摇头道:“都不知道,碧元观发生了甚么事?”

    李二哥道:“黄叶道人大概足四个月前仙逝。两个月后仙霞岭派来三个人,两个是道爷,一个是俗家中年汉子,他们来到碧元观好几次才离开杭州。但前又来了一拨人,这回三个是道爷两个是年轻俗家人。仙霞派听也是玄门大家大派,当然等闲不会有人敢招惹他们,所以两个月中居然派两拨人来杭州,我就觉得奇怪了。”

    赵刀道:“他们也有到碧元观去么?”

    李二哥道:“我就是在碧元观看见他们。我觉得他们神情好像不大对劲。”

    赵刀道:“虽然现在还未有头绪。但既然武当仙霞之人都到杭州来过,似乎值得注意。”

    他的声音忽然中断,好像被割断喉咙的鸡。李二哥顺着赵刀眼光望去,只见三个道人以及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徒步走到码头。

    他们走近正在等候义渡过江的一堆人,都是乡下人和贩。人人见到是正正派派的道爷,都客气地腾出地方好让他们走到最前面,但道人们却笑着不肯。

    这时又有一拨人迅快奔到,是四名大汉和一顶两人扛着的软轿。

    软轿没有用帘子遮挡,所以看得见轿中之人是个男孩子,全身连头都几乎用锦缎包住,却露出一张焦黄面孔,显然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四名大汉都佩有刀剑,神态凶悍。一到码头就硬把别人挤开,让软轿顺顺利利抬到最前面。

    当然人人都不顺眼不高兴。不过亦没有人抗议就是。

    这种情形对比之下,仙霞派的道爷们显然真有修养、真有道行,值得人家尊敬了。

    赵刀只看了轿中病少年一眼。虽然是仅仅一眼,却也知道了很多事。例如这病少年必是绍兴有财有势人家的公子,这是因为轿柱上刻着绍兴周府字样(字很,错非赵刀特别练过的眼力决看不见。)所以虽然三名白衣白裤的轿夫互相叱喝骂咧时用的是萧山县方言,却不至于错估是从萧山来的。(西湖游山肩舆的轿夫亦多是萧县人,习惯边走边骂,否则没有气力。)

    又由于那少年满面病容,全身包裹遮风,可见得必是远从绍兴渡江来杭看病。

    此所以赵刀只看一眼,注意力就集中在仙霞派那些人身上。当然他也观察出不少值得注意之事:

    一、三名道人其中一个五十来岁的,虽然很和蔼,但目光深沉而又锐利,显然是精明富谋略有心计之人,亦是领队。另两名道士都是卅来岁,都拿着长形木匣,外人以为只是出家人随身携带一些法器而已,但真正内行(例如赵刀)却知道那是刀匣或剑匣。

    二、那对年轻男女相貌肖似,必是兄妹无疑。男的佩刀女的佩剑,年纪最多廿一、二岁,穿着朴素,神态谦和稳重。这种气度如果不是出身名家大派,那是决不会有的。

    三、除了领头的老道爷瞧不出深浅亦不带兵器之外,其余二道二俗,举步站立都稳如山岳,自然而然有一种气势威仪(当然俗眼绝看不出来),可想而知至少这四人都是仙霞派极杰出的高手。

    四、这一点也是最值得注意最耐人寻味的。仙霞派属于玄门大家派之一,若是派出俗家弟子携刀带剑去办点事情并不稀奇。何以还派出跳出三界五行的出家人?何以连道人也带着兵器?何以选派出“精锐”人物?

    五、仙霞派发现何种棘手凶险之事,竟然作动武准备?碧元观远在杭州这边,虽然观主黄叶道人来自仙霞。但黄叶既已仙游,新观主早已上任。难道有未了之事?难道里面(黄叶之死)有问题?而且居然关系到远远的仙霞派?

    六、仙霞派三十年来有一位人物直至今日武林仍然无人不知。此人最也有七十岁,姓霍名静堂。虽然自幼已出家修道,但也走过江湖云游过下。虽然修道炼气之士以清灵无为为旨,但霍静堂却性如烈火,而他打遍下未逢敌手的刀法更是威猛霸道无比。霍静堂不但还健在,而且听刀法更厉害更霸道。这个老道人最可怕之处是常常独自挟刀下山。你永远猜不到他下山干甚么?原来竟是替本派门下晚辈报仇出气,多年来已不知有多少武林名家高手以及黑道强粱恶人死于他刀下。因此霍静堂虽然近几年已没有下过山没有出手杀人报仇出气,但下武林(指比较高明的或者是见闻广博消息灵通的武林家派及帮会等而言)绝对忘不了他,亦不敢不心存十二分忌惮。

    当然除上述之外尚有一些节。例如仙霞派的人个个都不时会透露一点情绪不好的表情动作,只不过他们都很有修养,才还能够保持很好风度!另外又例如那两个年轻兄妹,长得都一表人才等等。

    不久赵刀就知道仙霞派诸人已雇好了船,取水道前往富阳(地点是后来才问到的)。大概他们到富阳另有目的,甚至可能脚力存放于富阳。如果原因是后者,便大有文章了。

    富阳距杭州很近。但远近不是问题。关键上在于为何不骑马乘车直接到杭州?莫非他们来时竟然是隐蔽行踪?

    如果将他们雇船溯江前往富阳之举,假设为他们在富阳另有公干另有约会,却又不甚合理!因为他们大可雇船直往龙游(即仙霞岭所在县份),而富阳是顺路第一站,大可经过稍作勾留仍然搭原船回仙霞。

    总之,有些事细节别人不会注意不会讶疑,但赵刀却晓得大有文章。

    可惜他身负重要任务,更要命的是阿秀失了踪,须得赶紧找她救她,否则他一定想法子深入了解一下。

    李二哥低声道:“看见没有?仙霞派的人绝不是省油灯。我没有被他们看上眼,但个个却都向你注意地盯过几眼。我很不明白他们何以会注意你?你外表上没有丝毫奇怪惹眼的地方。如果是我,我宁可去注意那顶软轿。”

    赵刀瞧着仙霞派之人都上了船,船也缓缓离开,才收回眼光。不过由于李二哥的话,所以亦向软轿投以一瞥。

    他苦笑一下,道:“这是因为人家里头有一个很高明的人,就是领队的老道爷,他一定是非常非常老练的江湖,所以居然能注意到我这个人物!”

    李二哥道:“这我又不懂了?如果他们有必要注意观察四周的人,而你又值得他们注意,他们为何不过来问问你?”

    赵刀道:“因为他们所以注意我,原因只不过是老道爷看出我练过上乘内功。我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此,不论我假扮何种身份之人,可是真正高明人物却能够从我眼神中瞧出这一点。”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