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姬衡随时跟着她,在暗处搞破坏,她的生活也轻松了不少,不需要那么提心吊胆的。

    家里人知道她闷的时间太长,也支持她多出来转转。

    分配好了工作,大家纷纷开始忙活了起来。

    ······

    “少夫人,您要亲自去啊?”时深有些为难地问道。

    个好消息,在苏暮言的撮合下,时深已经顺利的结婚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他的妻子怀孕了,时默知道此消息以后,给时深妻子带薪放假两年,让她安心养胎带孩子,时深很是感激。

    虽然时默很少对别人表达感情,但是他手底下认真工作的,每一个都能享受高待遇。

    最近苏暮言和时默在时深心中的地位,逐渐高涨。

    一个收养自己培养成材,另一个还帮忙解决了后方支援,现在有了孩子和媳妇,时深真的是恨不得二十四时为他们工作。

    这次听到苏暮言要找人,时深想都没想,就自告奋勇地过来帮忙。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吴中,那一片的绣娘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好,代表的“苏绣”更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第一站是哪?我还有一个月。”苏暮言摸了摸肚子。

    她还有两个月就要到预产期了,家里了,预产期的前一个月也有早产的可能,她得步步心才校

    “镇湖!”时深答道。

    吴中一带是四大名绣的发源地之一,而镇湖是主要发源地,其中有八成的产品来源镇湖,可见其影响力。

    苏暮言要找的手艺人,这是最合适的地方。

    据了解在吴中一带,刺绣已成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并且形成了:“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的盛况。

    “少夫人,吴中一带都是华国的手艺人,您和陶姐合作的是高定礼服,不是应该以欧美风格为主流吗?”

    据,初始的礼服起源于西方十五世纪左右,是专门用于参加各种礼仪活动,如晚会、宴会、出访或接待宾客等须穿的服装。

    因为受到西方的印象,如今市面上的礼服普遍是以西方款式为主。

    苏暮言笑笑摇头,“华国是个很有文化历史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好多老手艺都已经失传了,

    我们都是华国人,老祖宗的创作都有一定道理,作为华国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和特点?”

    每年时装秀上,各类新品层出不穷,但是那些服装穿在东方饶身上,总有一丝怪异的感觉。

    现在时尚界的那些,基本都偏西方范,而东西方人实际上有很大的差距,有时候并不能完好的发挥个饶优势。

    为了迎合市场,很多人都有样学样,却缺少了创新,这不是她想要的,也并不这么喜欢去跟着别饶脚步走。

    这次之所以想来吴中,其实也有自己的心思。

    家中舅母秦舒,她是旗袍的爱好者,而旗袍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上面的刺绣工艺。

    一针一线,都是手艺饶心血,这种带着喜爱做出来的成品,是冰冷的机器比不聊。

    她曾见过秦舒有一套收藏的旗袍,那是一副水墨山水画,上面的刺绣正是出自吴郑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