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冷音

两世情缠帝阙兴.二十二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p>

    chap_r();</p>

    驻军粮草被烧的事儿已经查出结果了,下手的是陆氏门人。他们原打算将此事栽在太子头上;但军营里管制森严,光事前的联系就费了不少劲儿,事发後又是好一番搜查,这几人栽赃不成,只好将同北雁联系的证据毁了去。</p>

    原来如此,难怪先前的调查迟迟难有进展……可若没了证据,现下又是如何……?</p>

    其实还多亏了太子。</p>

    喔?</p>

    圣人此前不是下旨、让留守驻军对境内北雁残部严加扫荡麽?事涉太子安危,留守将士未敢敷衍,倒真扫出了不少北雁残部……出手烧粮的那帮人也在其中。臣令下属严加审问,这才顺藤?/&gt;瓜地探出了那几名害群之马的身分。</p>

    ……查明了真相就好。至於那几人,直接按军法处置吧,无需顾及陆氏。</p>

    臣遵旨。</p>

    好了,你先退下吧。</p>

    圣人──</p>

    嗯?</p>

    臣听闻太子已至前线,不知……</p>

    太子日夜兼程、舟车劳顿,现下正歇息着。今日便让他好生休整一番,正式见礼什麽的明日再提。</p>

    是。</p>

    ──萧宸从沉睡中醒转过来的时候,最先入耳的,便是这麽一番对话。</p>

    因对话的两人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前来汇报的是沈燮、听取的是父皇──半梦半醒间的少年一瞬间还有种身在紫宸殿中的错觉。可随着意识逐渐清明,听着入耳的「粮草」、「驻军」等词,感受着周身酸软和後x彷佛仍衔着什麽的异物感,年轻的太子凤眸半睁,终在两人的对话中真正醒过了神、忆起了自个儿落入如此境地的前因後果。</p>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他和久别重逢的父皇做了一轮又一轮。直到身子在连番高潮下再难禁受地厥了过去,这场睽违数月的缠绵欢好才於焉告终;他,也因连日积累的疲劳一口气涌了上而就此昏睡了过去……直到此刻。</p>

    从帐内不见五指的y暗、和通往外间的帷帘底下隐约透出的橙黄色光线来看,眼下多半已经入夜;至於具体是什麽时刻,萧宸便有些难以辨明了……不过还未等他在这个问题上多动脑筋,门前的帷幕却已先一步由外掀了起;帝王熟悉的身影,也随之背着火光映入了榻上半睁着眼的少年眼底。</p>

    「醒了?」</p>

    见爱儿因突来的光线刺激眯了眯眼,萧琰当即从善如流地将布幕重新放了下,顶着一室幽暗行至榻边侧身歇坐,抬手轻抚了抚爱儿的面颊:</p>

    「身子还好吗?」</p>

    「嗯。」</p>

    萧宸轻轻应了声。颊上令人眷恋的温暖让他忍不住微微侧首、迎着父皇大掌的方向轻蹭了蹭。柔顺而满怀依恋的举动让帝王心头一暖,忍不住低下头颅,在满室幽暗中循着爱儿发际、眉角落下连串轻吻──温柔而不带有半分情慾意味地。</p>

    「你厥过去的时候,可真吓着朕了。」</p>

    萧琰微微苦笑道,「好在此次吕重清也随了驾。他看过後,说你并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又一时激动过甚,这才让朕松了口气。」</p>

    「嗯……」</p>

    因「激动过甚」四字不可免地忆起了昏厥前的种种经历,少年容色微红,却因此刻身子明显称不上好的状况而没敢继续想下去,便只抬臂勾揽住父皇脖颈、将身子主动偎入了帝王怀中。</p>

    「方才是沈师吧?儿臣睡多久了?」</p>

    「近两个时辰而已……朕让人熬了粥,你先吃点再接着歇息吧。」</p>

    「好。」</p>

    少年身子虽仍透着深深疲惫,却大多是先前情事残留的影响,默运真气行功几圈後便舒服了许多,对父皇的提议自然没什麽意见。故一声应後便由父皇搀着出了寝间,在曹允的服侍下用起了晚膳。</p>

    萧宸这些。若各部间的权力斗争化暗为明、从朝堂上的争斗转为最原始的战争劫掠,便未耗尽北雁的最後一丝元气,也能让他们几十年内再不至於威胁到大昭了。」</p>

    「嗯。」</p>

    回想起几个月来的征战奔波,萧琰轻轻吁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似庆幸又似感慨:</p>

    「真说起来,一切能进展得这样顺利,也是多亏了之前的经验……只是朕光顾着汲取教训,却忘了曾经万无一失的事,也可能因此生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这才让陆氏有了弄鬼的机会,却让宸儿平白担心受累了。」</p>

    「都说只有千日作贼、没有千日防贼;既然这事儿不过虚惊一场,父皇便莫再介意了。」</p>

    顿了顿,「同注定成不了气候的陆氏相比,儿臣倒更担心那所谓的马贼一些。」</p>

    「喔?为什麽?」</p>

    「许是儿臣亲自押运粮草的事传了出去、父皇又事前传旨让人接应的缘故,同孟瀚交易的那帮马贼最终连个影儿都不曾见到,自也无从判断对方的真实身分。但若这马贼真是北雁间人所扮,对方事发後的种种反应,就怎麽想都有些……不同寻常了。」</p>

    回想起离京前自个儿信誓旦旦的推论、和这一路上的百思不得其解,即使粮草的事儿已平安无事地落了幕,少年依旧有些难以释怀。</p>

    「儿臣原以为他之所以当场杀了孟瀚的那名同僚,是因为对方阻了他的路;那北雁间人为免事情见光、让劫粮大计毁於一旦,这才一不作二不休地选择了杀人灭口。但如今仔细回想,那北雁间人能躲过潜龙卫的查处潜伏多年,想来行事手段绝对与鲁莽、粗糙等词无缘。换言之,若是为了扫除障碍而杀人灭口,对方的做法就该更隐蔽细致一些才对;而不是直接烂摊子甩给孟瀚了事……毕竟,孟瀚为人如何,那人既选择与他交易,怎麽说都该有些了解才是。」</p>

    孟瀚此人,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最好写照;那名北雁间人──萧宸暂时如此假定──将事情扔给孟瀚处理、自个儿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明面上看着潇洒,实际上却是给自个儿的行动平添了不少不确定x和不必要的风险。尤其他路线图已经到手,若求稳妥,直接将两人灭口藏屍岂不更妙?届时,无辜受累的自个儿也好、暗中捣鬼的陆氏一方也罢,双方连要厘清那两人是生是死都得费上不少功夫;更遑论掌握具体的事态、确定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麽?</p>

    也就是说,若那人真意在粮草,就该像这般千方百计地设法拖延己方发现的时间;而不是杀了人就撒手不管,将一摊烂摊子直接甩给孟瀚收拾……从此人前脚离开、孟瀚後脚便将事情捅给姚景迁,最後直接报到了萧宸处来看,这北雁间人的作为哪里是捂盖子?分明是存心想将事情掀出来闹大的。</p>

    想到这里,萧宸恍然意识到了什麽。</p>

    「难道……那人的本意原就不在粮草,而在设法将朝廷的水搅混?」</p>

    「十有八九吧。」</p>

    萧琰对此早有猜测,闻言也不如何讶异,只抬手轻拧了拧爱儿因懊恼而微微鼓起的面颊,道:</p>

    「也不是说劫粮之事就不重要了;可比起按部就班地将事情捂得死死地,一门心思埋头在劫了也不见得能给征北军带来多大影响的辎重上,还不如顺势将你同陆氏之间的纷争挑明。如此一来,若陆氏占了上风,不仅姚景迁位置难保、户部少不得一阵动荡,单单安在你身上的罪名,都可能让朕再无心北征。」</p>

    「可如今是儿臣占了上风;他这麽做,岂不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p>

    「确实──但此人算计之所以落空,最g本的原因,还在於错估了朕同宸儿之间的信任上。」</p>

    「就像陆氏那般?」</p>

    「不错。」</p>

    帝王点了点头:「宸儿莫忘了:这一仗能有如此局面,四年前那件事可说居功厥伟。作为亲手擒住贺兰玉楼的最大功臣,你在北雁人心中的威胁x怕是不比朕逊色太少。但凡有点远见的,都会对你生出防备之心。」</p>

    「而像陆氏那样挑拨父皇和儿臣之间的感情,就是对付儿臣的最好方式吧。」</p>

    「不过是这些人想当然耳罢了──要说挑拨离间、y谋算计,沈先生才是个中翘楚。不说其他,那名间人连朕对宸儿的信任程度都没能?/&gt;清便贸然动手,只是白白暴露了布置而已。」</p>

    「嗯。」</p>

    「好了,时候不早,你早点歇息吧。既来了征北军,往後还有不少事情得忙呢!」</p>

    「儿臣明白。」</p>

    萧宸还是第一遭正正经经地上战场,自然不敢自专自擅、肆意妄为。故得父皇吩咐,少年也未多说什麽便自起身回到了寝间,在曹允侍候下早早梳洗完毕、上榻安歇了。</p>

    ====================简体===================</p>

    驻军粮草被烧的事儿已经查出结果了,下手的是陆氏门人。他们原打算将此事栽在太子头上;但军营里管制森严,光事前的联系就费了不少劲儿,事发後又是好一番搜查,这几人栽赃不成,只好将同北雁联系的证据毁了去。</p>

    原来如此,难怪先前的调查迟迟难有进展……可若没了证据,现下又是如何……?</p>

    其实还多亏了太子。</p>

    喔?</p>

    圣人此前不是下旨、让留守驻军对境内北雁残部严加扫荡麽?事涉太子安危,留守将士未敢敷衍,倒真扫出了不少北雁残部……出手烧粮的那帮人也在其中。臣令下属严加审问,这才顺藤?/&gt;瓜地探出了那几名害群之马的身分。</p>

    ……查明了真相就好。至於那几人,直接按军法处置吧,无需顾及陆氏。</p>

    臣遵旨。</p>

    好了,你先退下吧。</p>

    圣人──</p>

    嗯?</p>

    臣听闻太子已至前线,不知……</p>

    太子日夜兼程、舟车劳顿,现下正歇息着。今日便让他好生休整一番,正式见礼什麽的明日再提。</p>

    是。</p>

    ──萧宸从沉睡中醒转过来的时候,最先入耳的,便是这麽一番对话。</p>

    因对话的两人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前来汇报的是沈燮、听取的是父皇──半梦半醒间的少年一瞬间还有种身在紫宸殿中的错觉。可随着意识逐渐清明,听着入耳的「粮草」、「驻军」等词,感受着周身酸软和後x彷佛仍衔着什麽的异物感,年轻的太子凤眸半睁,终在两人的对话中真正醒过了神、忆起了自个儿落入如此境地的前因後果。</p>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他和久别重逢的父皇做了一轮又一轮。直到身子在连番高潮下再难禁受地厥了过去,这场睽违数月的缠绵欢好才於焉告终;他,也因连日积累的疲劳一口气涌了上而就此昏睡了过去……直到此刻。</p>

    从帐内不见五指的y暗、和通往外间的帷帘底下隐约透出的橙黄色光线来看,眼下多半已经入夜;至於具体是什麽时刻,萧宸便有些难以辨明了……不过还未等他在这个问题上多动脑筋,门前的帷幕却已先一步由外掀了起;帝王熟悉的身影,也随之背着火光映入了榻上半睁着眼的少年眼底。</p>

    「醒了?」</p>

    见爱儿因突来的光线刺激眯了眯眼,萧琰当即从善如流地将布幕重新放了下,顶着一室幽暗行至榻边侧身歇坐,抬手轻抚了抚爱儿的面颊:</p>

    「身子还好吗?」</p>

    「嗯。」</p>

    萧宸轻轻应了声。颊上令人眷恋的温暖让他忍不住微微侧首、迎着父皇大掌的方向轻蹭了蹭。柔顺而满怀依恋的举动让帝王心头一暖,忍不住低下头颅,在满室幽暗中循着爱儿发际、眉角落下连串轻吻──温柔而不带有半分情慾意味地。</p>

    「你厥过去的时候,可真吓着朕了。」</p>

    萧琰微微苦笑道,「好在此次吕重清也随了驾。他看过後,说你并无大碍,只是劳累过度、又一时激动过甚,这才让朕松了口气。」</p>

    「嗯……」</p>

    因「激动过甚」四字不可免地忆起了昏厥前的种种经历,少年容色微红,却因此刻身子明显称不上好的状况而没敢继续想下去,便只抬臂勾揽住父皇脖颈、将身子主动偎入了帝王怀中。</p>

    「方才是沈师吧?儿臣睡多久了?」</p>

    「近两个时辰而已……朕让人熬了粥,你先吃点再接着歇息吧。」</p>

    「好。」</p>

    少年身子虽仍透着深深疲惫,却大多是先前情事残留的影响,默运真气行功几圈後便舒服了许多,对父皇的提议自然没什麽意见。故一声应後便由父皇搀着出了寝间,在曹允的服侍下用起了晚膳。</p>

    萧宸这些。若各部间的权力斗争化暗为明、从朝堂上的争斗转为最原始的战争劫掠,便未耗尽北雁的最後一丝元气,也能让他们几十年内再不至於威胁到大昭了。」</p>

    「嗯。」</p>

    回想起几个月来的征战奔波,萧琰轻轻吁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似庆幸又似感慨:</p>

    「真说起来,一切能进展得这样顺利,也是多亏了之前的经验……只是朕光顾着汲取教训,却忘了曾经万无一失的事,也可能因此生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这才让陆氏有了弄鬼的机会,却让宸儿平白担心受累了。」</p>

    「都说只有千日作贼、没有千日防贼;既然这事儿不过虚惊一场,父皇便莫再介意了。」</p>

    顿了顿,「同注定成不了气候的陆氏相比,儿臣倒更担心那所谓的马贼一些。」</p>

    「喔?为什麽?」</p>

    「许是儿臣亲自押运粮草的事传了出去、父皇又事前传旨让人接应的缘故,同孟瀚交易的那帮马贼最终连个影儿都不曾见到,自也无从判断对方的真实身分。但若这马贼真是北雁间人所扮,对方事发後的种种反应,就怎麽想都有些……不同寻常了。」</p>

    回想起离京前自个儿信誓旦旦的推论、和这一路上的百思不得其解,即使粮草的事儿已平安无事地落了幕,少年依旧有些难以释怀。</p>

    「儿臣原以为他之所以当场杀了孟瀚的那名同僚,是因为对方阻了他的路;那北雁间人为免事情见光、让劫粮大计毁於一旦,这才一不作二不休地选择了杀人灭口。但如今仔细回想,那北雁间人能躲过潜龙卫的查处潜伏多年,想来行事手段绝对与鲁莽、粗糙等词无缘。换言之,若是为了扫除障碍而杀人灭口,对方的做法就该更隐蔽细致一些才对;而不是直接烂摊子甩给孟瀚了事……毕竟,孟瀚为人如何,那人既选择与他交易,怎麽说都该有些了解才是。」</p>

    孟瀚此人,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最好写照;那名北雁间人──萧宸暂时如此假定──将事情扔给孟瀚处理、自个儿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明面上看着潇洒,实际上却是给自个儿的行动平添了不少不确定x和不必要的风险。尤其他路线图已经到手,若求稳妥,直接将两人灭口藏屍岂不更妙?届时,无辜受累的自个儿也好、暗中捣鬼的陆氏一方也罢,双方连要厘清那两人是生是死都得费上不少功夫;更遑论掌握具体的事态、确定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麽?</p>

    也就是说,若那人真意在粮草,就该像这般千方百计地设法拖延己方发现的时间;而不是杀了人就撒手不管,将一摊烂摊子直接甩给孟瀚收拾……从此人前脚离开、孟瀚後脚便将事情捅给姚景迁,最後直接报到了萧宸处来看,这北雁间人的作为哪里是捂盖子?分明是存心想将事情掀出来闹大的。</p>

    想到这里,萧宸恍然意识到了什麽。</p>

    「难道……那人的本意原就不在粮草,而在设法将朝廷的水搅混?」</p>

    「十有八九吧。」</p>

    萧琰对此早有猜测,闻言也不如何讶异,只抬手轻拧了拧爱儿因懊恼而微微鼓起的面颊,道:</p>

    「也不是说劫粮之事就不重要了;可比起按部就班地将事情捂得死死地,一门心思埋头在劫了也不见得能给征北军带来多大影响的辎重上,还不如顺势将你同陆氏之间的纷争挑明。如此一来,若陆氏占了上风,不仅姚景迁位置难保、户部少不得一阵动荡,单单安在你身上的罪名,都可能让朕再无心北征。」</p>

    「可如今是儿臣占了上风;他这麽做,岂不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p>

    「确实──但此人算计之所以落空,最g本的原因,还在於错估了朕同宸儿之间的信任上。」</p>

    「就像陆氏那般?」</p>

    「不错。」</p>

    帝王点了点头:「宸儿莫忘了:这一仗能有如此局面,四年前那件事可说居功厥伟。作为亲手擒住贺兰玉楼的最大功臣,你在北雁人心中的威胁x怕是不比朕逊色太少。但凡有点远见的,都会对你生出防备之心。」</p>

    「而像陆氏那样挑拨父皇和儿臣之间的感情,就是对付儿臣的最好方式吧。」</p>

    「不过是这些人想当然耳罢了──要说挑拨离间、y谋算计,沈先生才是个中翘楚。不说其他,那名间人连朕对宸儿的信任程度都没能?/&gt;清便贸然动手,只是白白暴露了布置而已。」</p>

    「嗯。」</p>

    「好了,时候不早,你早点歇息吧。既来了征北军,往後还有不少事情得忙呢!」</p>

    「儿臣明白。」</p>

    萧宸还是第一遭正正经经地上战场,自然不敢自专自擅、肆意妄为。故得父皇吩咐,少年也未多说什麽便自起身回到了寝间,在曹允侍候下早早梳洗完毕、上榻安歇了。</p>

    (indo:"0",pih:"0",ptp:"0"}</p>

    <sbsp></p>

    </sbsp></sbsp></p>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