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省着姜棠再去外头买东西,这样还方便些。

    顾见山没让。

    本来就是托正院的丫鬟帮忙买,不能这么大张旗鼓。

    况且,顾见山觉得姜棠知道是他。

    若是直接拿东西过去,姜棠很可能直接不卖了。

    少吃一天两天的又如何。

    今天早晨,春台又去问,他以为不下雨了总该能行,但今日姜棠出府了。

    正院的蔷薇给了春台一小包点心,说这个也能解馋。她闻着很香的,路上馋的直流口水,有点像以前吃过的葱花饼。

    顾见山从春台手里结果这件“宝贝”,打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样子和军营里吃的压缩饼干差不多,压得实诚的一小块,闻着味道也相似,是葱香味。

    顾见山咬了一口,却没咬动,只在饼干上面留了一排牙印。

    春台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这是什么东西,咬都咬不动,小的马上给收下去。”

    春台怀疑蔷薇是不是耍他。

    顾见山道:“放着别动。”

    他知道这些是什么了,做压缩饼干不是一下子就做成的,这不是压缩饼干,而是送去军营那些能吃能用的压缩饼干的前身。

    顾见山甚至能想象到,姜棠看着这么一锅饼干吃惊的样子。

    他知道做出来没那么简单,但没想过这么难。

    也不知道究竟做了多少遍。

    那时他传信回来,在西北只能干等着,他还嫌慢。

    顾见山不让动,春台立马把手放好不敢再动。

    顾见山道:“去大厨房提锅鸡汤,我泡着吃。”

    然后顾见山早上中午吃的都是鸡汤泡饼干,晚上,春台托蔷薇又去了一趟,拿回来一包荷叶饭,一只荷叶鸡。

    荷叶经过蒸制,颜色已经发褐了,闻着倒是有一股清香。看着,有点像顾见山在野外烤的叫花鸡,也是这么圆滚滚,不过最外面是一层泥巴。

    把荷叶剥开更香,热气徐徐,顾见山不怕热,直接用手撕着吃。

    他给春台撕了只鸡腿,吃到一半,才发现鸡肚子里还有东西,不少菌菇,也被蒸熟了,吃起来有鸡肉的味道。还有芋头和土豆,跟着鸡肉一起蒸味道带了几分清甜。

    鸡肉非常软,尤其和压缩饼干一比,软的过分。

    大概是事先腌过,味道不咸不淡,比炖鸡好吃,而且,特别方便吃。

    根本不用拿筷子。

    荷叶饭里面是切成小丁的咸肉和糯米,还有萝卜豇豆和菌菇丁。包的有拳头大,咬下去,一口黏牙,咸香咸香的。

    糯米做的东西顾见山只吃过粽子,今年粽子也没吃着,端午节他尚在赶路。

    萝卜丁外面一层有些干,但在唇齿间一嚼,爆出鲜甜的汁水。菌菇特别有韧劲,给糯米和豇豆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这饭团子吃起来好吃的不得了。

    这顿饭,顾见山吃的不仅心里舒服,胃里舒服,手还舒服。

    吃过饭洗干净手,春台不紧不慢地把他打听来的消息说给顾见山听。这种事应该丫鬟干,但谁让宴回堂没有丫鬟。

    就落到春台头上了。

    春台道:“今儿四娘子应邀去了碧水湖,定北侯世子也去了,但在回来的路上马惊了,连人带马车全翻沟里去了,腿还摔断了。”

    至于在碧水湖发生了什么,传的五花八门。

    “有说定北侯世子对四娘子出言不逊,有说对安阳郡主不尊不敬,还有人说,周辰远有礼有度,谢四娘子救命之恩但运道不对,这才翻了车。”春台也不知道该信哪一个。

    他说这些是想让公子分分心,心里松快些。

    但顾见山听完眉头一皱,“周辰远?”

    春台并不知顾见山在陆锦瑶庄子里和周辰远有过过节,更不知是因姜棠,只把自己打听来的事说了,“对,公子总在西北不知道,这定北侯府世子常流连花街柳巷,还养了两个外室,哎,街上都传遍了。”

    养外室并不光彩,无论是谁都是偷偷摸摸的,就周辰远张扬,家里小妾还有好几个。

    顾见山还真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你叫明朝过来。”

    春台愣了一下,“小的这就去。”

    永宁侯府的事,几乎都是春台办,外头的事,有明朝。

    两人各司其职。

    春台不乱打听别的事,只把明朝从正院叫了过来,具体说了什么,他便不得而知了。

    入夜,顾见山去了一趟正院,明儿是七月初一,郑氏要去普陀寺上香,想问问顾见山去不去。

    顾见山回来也有几日了,他刚回来那几天,郑氏想的厉害,觉得只要他回来了就什么都好。

    但总在家中,也不像回事儿。

    亲事还是得看着,燕国公府的小娘子不合适,安阳郡主听说身子好了,但门第太高,也不合适。

    郑氏打算再看看其他小娘子。

    和顾见山说也是想他也看看,选一个合心意的。

    以后他去西北,娘子自然也跟着去。

    毕竟不像顾见水顾见舟他们,去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相守一辈子的人,郑氏还是希望顾见山喜欢。

    “明日娘去普陀寺上个香,你若无事就一同去吧,再求个签,请大师解解。”郑氏语气温柔,目光也温柔,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的人心里一暖。

    顾见山道:“明儿我就不去了,母亲去吧。”

    别说他现在身体有恙上不得山,就算能去,他也不想去。

    他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他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见山也想郑氏点头。

    郑氏慢慢点了点头,不说军中有事,那就是不想去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

    她不愿在顾见山面前说自己病的有多严重,更不想借此逼他成亲,本来他就事务繁忙,何必忙上加烦。

    “不去就不去,天色已晚,你早点回去。你忙,不必日日过来。”郑氏看他这样,有时心里也有气,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家立业。

    郑氏接着道:“府上下人不懂事,从宴几堂到宴回堂那条路上连灯笼都没挂,我已经训斥过了,回去的时候看着点路。”

    顾见山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多了几盏灯笼,缺少了后面跟着的人,顾见山走着走着就会回头看看,可是除了侯府的石子路、灯、周边的花草树木,什么都没有。

    那两天看见的姜棠,好像是他臆想出来的。

    次日,七月初一。

    郑氏带着几个儿媳去普陀寺上香。

    除了在家打点事务的韩氏,其他三个都来了。

    陆锦瑶是想着等肚子大了不好出门,刚四个月就多来几次,况且,万象山不高,多走动走动对孩子也好。

    二房的许氏在顾见水回来之前不爱出门走动,这阵子倒是总出来,看着也不像因为顾见水,反而是自己看开了。

    云氏本来就信这个,顾见海官途顺畅,她总觉得是冥冥之中有什么护着三房,所以多捐点香火钱。上山的时候她还是走在陆锦瑶身边,方便照看。

    陆锦瑶今儿出门带的是白薇和半夏,姜棠跟着怀兮去了陆锦瑶的嫁妆铺子们。

    若是周辰远没出事,她还不敢出来,谁让他摔了腿,自顾不暇呢。

    月初这天得查账,查上月的账本,还有铺子的经营情况。

    姜棠头一回接触这些,都是怀兮怎么做她就怎么做,怀兮查账时也会和掌柜有选择地交换信息。

    比如说说陆锦瑶的心情如何,打算何时来铺子看看,省着让掌柜措手不及。

    掌柜说的,无外乎是各府发生的事,百姓说的是闲话,他能打听到的更深更广,因为各个铺子掌柜的和各家管事走得最近。

    管事说:“定北侯好像要请废世子了。”

    这也是他听来的,说是定北侯世子养了好几个外室,正头娘子的娘家闹过来了。

    养外室的世家公子不在少数,只要不闹到明面上,谁管这些。说来也奇怪,顾及着世子之位,也不敢深闹,怎么突然就闹起来了。

    怀兮道:“不是才摔伤了腿吗。”

    掌柜的:“可不是,这是撞上衰神了。你说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还不是由着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他能干什么。”

    怀兮也很诧异,但掌柜的说的也有道理,这动都动不了,几个外室还被捅了出来,世子马上就做到头了,可不是撞上衰神了。

    姜棠和怀兮的表情一模一样,那这么说,她以后不必担心周辰远这个人了?

    那还是得小心些,可别走了个周辰远,再来个赵辰远王辰远。

    谨慎点总不会差。

    难怪她当时看时那么爽,陆锦瑶不仅聪明,而且锦鲤运爆棚,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周辰远蹦跶了一下,结果摔断了腿,丢了世子之位。

    就是可怜他娘子,跟了这么一个人。

    掌柜的晃着蒲扇,“对了,听说他娘子已经回娘家住去了。”

    得,娘子也跑了。

    第45章 当丫鬟的第四十五天

    御朝许和离, 但世家嫌和离丢人,再者男子和离再娶容易,女子再嫁难, 顾及着孩子,只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盲婚哑嫁,就像许氏, 尽管夫君在外面领了一个外室回来,她也没有提出和离。

    她嫁的不仅仅是顾见水,还有永宁侯府。只要永宁侯府不出事, 娘家是不会允许她和离的。

    而周辰远世子之位都要保不住了,再加上伤了腿有好几个外室, 他的娘子想要和离实属正常。

    这些都是掌柜的听来的,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传的神乎其神。

    但很快这事就印证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