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三车的海边特产, 大都是非常珍贵的宝石矿物, 还有一部分的香料。哦,不是港口的市政官送的。是送了岛主儿子回去后,那位岛主让将军带过来的给神子的礼物, 感谢他救了他儿子。

    信里没有细说, 但是云泽明白,对方要谢的不只是救命之恩, 还有去除了他儿子身上奴隶印记的恩情。

    市政官也代表政府送了云泽两车特产, 基本上全是吃的,类似虾干、鱼干、贝干、海菜等等。都是云泽爱吃的各种海鲜, 他在这里四个月, 可是没少吃现捞海鲜,个头大、味道鲜美、无公害无污染, 超级美味。

    螃蟹龙虾清洗干净, 放一点生姜清蒸过就很美味。

    海带之类的切成丝,开水烫过,加入酱料凉拌, 爽脆可口。

    大鱼切段,简单腌制过,鸡蛋液里滚一圈, 沾一点面包屑炸一炸,浇上酱汁,外酥内软,十足美味。

    鱼头也不要浪费,切开两半,和豆腐、小贝壳、蔬菜一块儿炖汤,加一点盐和生姜就足够了。

    如果吃鱼怕鱼刺,那就将鱼肉剔下剁成泥,加入酱料、面粉、蛋清揉捏,蒸好呈饼状,加油煎过切片就是老少皆宜的小吃,没有油,水煮也很好吃。

    差不多方法可以做出鱼丸、鱼肠……然后,就出现了一种放在陶锅里煮的‘小食锅’,其实和关东煮也差不多。这种木签子串起来的小吃一下在港口风靡开,和碳烤鱿鱼一起成了很多小旅馆便宜的招牌美味。

    有时候云泽都得恍惚一下,他觉得自己给这个城市带来的最大变化可能不是盐,而是海鲜烹饪十八式。

    这四个月吃下来,云泽几乎都得胖了。幸好他每日得在晒盐场走两三个小时,运动量足够,所以最后只是黑了一层,并没有变胖,倒是变得结实了。

    至于其他人,比他还要黑更多,巴依这个白面将军已经是黑面将军了。他要带着人

    建筑防御工事,事情不比云泽少。

    沙姆王子派来的副官一直在协助云泽的工作。

    而美尼斯,他一如既往忙碌。主要是推广玉米和大豆轮种的事情,似乎港口这边的祭司有些懈怠了,没有遵照神殿的命令。全国上下都在种植玉米,这边的土地大半还是春小麦和胡豆,一问才知道,这个上了年纪的祭司完全是不作为的状态,反正这边的居民大多打鱼为生,种植的土地又不多。

    不作为就是渎职,这个老祭司还想在美尼斯这里倚老卖老。而且他是海神殿的祭司,就指责美尼斯越俎代庖。

    和美尼斯硬杠的下场就是踢除祭司身份,收回所有神殿附带财产。美尼斯立刻从附近调来新的海神殿的祭司接管,另一面先斩后奏把老祭司一家解决掉,主要是收回所有财物,把这养尊处优的一家子变成无产平民。之后,他才发信给海神殿最大的神官和自己的老师,说明了这件事。

    这两人很快发信过来,对美尼斯的处理方式没有异议。

    前年神殿就接到命令,要求试种植玉米,去年全面铺开种植,而这里居然没有一点动静?贬为平民都是优待了,海神殿的神官直接下命令,此后十代人,不得进入神殿系统。

    不过经过这件事,美尼斯有了新的想法。等回到库里,他准备将泰锡偏远地方走一圈,看看各处祭司的工作情况。

    云泽支持他的想法,可惜他不会跟着一块儿出去,因为云泽已经准备开始办‘职业技术学院’了,主要招生对象是他、美尼斯的下属的后代、神庙里一些父不明的小僧侣,还会择优录用一些平民家庭的孩子。

    一开始规模肯定不会很大,只能算是雏形。

    里面学生出来后就业情景很好,可能才会扩大规模。

    土地满足了食物的需求之后,肯定会有一批人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成为手工艺者。泰锡既然想要发展棉布产业、制糖产业、制酱产业,又准备全国范围内开设官方食盐专卖店,那么肯定需要一批人从事相关职业,哪怕是个小商贩。

    那么这些孩子出来,除了传统职业,也能尝试一些新的行业。

    考虑到现在依旧是农耕社会,生产方式还是手工的,剩余劳动

    力也不会太多,所以这类学校很难遍地开花。再怎么说,对底层人来说,这也是个机会。

    出来的时候是春季,正是万物生长萌发的时候,回去却是夏末,花儿开到最热烈,即将由盛转衰。但云泽等人没有任何悲凉的感触,花儿谢了,不就说明果子快要成长了吗?等他们到了库里,刚好赶上丰收季。一片片的金灿灿,才是最让人喜悦的颜色。

    盐场已经修好,任务已经完成,去盐城进行晒盐改革也有了成功的经验,所以大家的心情都很轻松,一路基本是说说笑笑,无聊的时候聚集在车厢里讲故事。

    对,就像是‘十日谈’里那样,每个人一个故事,讲完了睡觉。

    美尼斯等人不是讲一些宗教传说故事,就是泰锡的民间故事。而云泽也很有特点,他喜欢讲动物故事,将动物赋予人性,然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随着他们出行的一个书记官在旁边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

    云泽问他为什么要记录这些故事,他就回答说:“我想将这些蕴含深刻道理的故事讲述给别人听。我已经收集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我的后人每日接触它们,能从中学习到做人的道理。”

    云泽若有所思。

    他们转向去盐城,因为盐城是很富有的城市,每年很多商人来购买盐,所以这边的路被车轮碾压得宽阔平坦,空气里似乎都带着一点盐的咸味。

    盐城很多人靠着盐为生,他们从本地获得廉价的盐,运到别的地方贩卖赚取差价。他们被称之为小盐商,常年在外,家里都是女人在管,所以在盐城,掌家女人是很常见的。但是没有说女性地位就高,因为家里赚的钱多是男人的,谁赚的钱多谁说了算。

    “如果国王陛下的食盐专卖店开遍全国,对这些小盐商打击会非常大。是否能考虑一下,招募他们,作为官方送盐的商队?”盐城的盐要送到四周围各个地方的专卖店,肯定需要人送货,直接找盐城的人会更方便。

    固定的工资肯定没有他们自己在外面跑赚的多,但是至少还是有收入,且是长期稳定的收入,安全性也更高。

    另外一些小盐商也不是完全没有活路,因为一些偏远小村庄肯定是照顾不到

    的,他们可以送盐上门,赚跑腿费。

    新的市政官热情接待了他们,他是别处提过来的,刚刚接手这边的工作也没有很久,还有点手忙脚乱。相比起来,其他的官员就沉默许多。

    盐城的官员贪污不是个例,可以说,从上到下,没私吞盐钱的,就没有。虽然这一次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