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一起吃饭、赏花、读书、下棋、喂养羊羔。那就是他们在神国的生活,不要多高的地位和很多的财富,最重要的是陪伴的人。

    云泽不相信灵魂国度,但他听到美尼斯这样说,心也是一下酸软了。

    泰锡人很重视来生,他们的重视体现在携带的陪葬品和墓室壁画上。所以泰锡人下葬的时候会带上自己珍爱的物品,还有喜欢吃的喝的东西。他们的墓室墙壁上画满了彩色壁画,都是墓主人对未来的期许。

    “我喜欢樱桃,你记得让画师多画一些樱桃树。”云泽说。

    “好,还要画上小猪,和殿下爱吃的稻子。天花板要画满葡萄,地上长着玫瑰花,殿下坐在椅子上喝酒,我为您弹琴唱歌……”

    两人说着为自己修建墓室的事情,倒像是新婚的小两口说着装修新居。

    这一批送来的礼物实在太多了,除了金银珠宝云泽收起来,其他消耗型的东西他都拿出来。最多的是酒,验过没有问题之后直接送掉了

    大半,可以食用的送到厨房,香料送到香薰工坊。

    就是异国动物最麻烦。云泽看着那一个个送来的‘礼物’,白养着吗?

    “你说,我修一个珍奇动物园怎么样?”

    动物园当然没成,云泽直接转赠给了沙姆王子,反正他喜欢养猛兽,家里还养了豹子。

    他们家里已经有了三只动物伙伴,并不需要再增加新成员。

    第二年,回礼送出去没有多久,出征托托克亚的军队回来了。死伤比打红谷那次多很多,但也算得上大获全胜。

    “以后再也没有托托克亚了,只有泰锡。”贝尔手里的琴弦断了,手指划过一道血痕,他怔怔看着天空,想起了很多很多遥远的事情。

    库里人迎回他们的战士,青铜工坊又打磨了一批新的军功章,整个城市都是喜气洋洋的。

    “殿下,我想出去走一走。”贝尔说。

    云泽答应了,只是让他带上两个士兵。在原来的三百士兵里,有自告奋勇的,就跟着去了。

    贝尔离开了库里,每隔一段时间,驿站总会送来新的曲谱和故事,云泽让人将它们改编成戏剧,库里的剧院终于开始上映成年人的悲欢喜乐。

    阿拜多斯也离开了库里,不过他是去了绿云城做市政官。

    “阿拜多斯这个名字,承载着我父母对我的期望,也是家族留给我最后的东西。我想让它留在历史名册里,刻在石碑上。”

    会的,都会的,云泽将两人的信件都保留下来,好好封存。

    那时,一批新的学生也毕业了,各奔前程,他们去到各个城市,进入工坊和店铺,也有些进入管理层,从小吏开始。他们如今以自己学校的毕业勋章为傲,将来,他们的学校也会以他们为傲。

    云泽收了一个新的学生,‘草’,草的记忆力惊人,云泽让他继续学习,一边将自己的图书库交给他:“这个图书馆就交给你了。”

    云泽的学生一个个广受好评,沙姆王子因此把他女儿送过来:“塞特,以后这就是你的老师了。”

    云泽低头看着那个拿着木头玩具,有点儿呆萌的小萝莉。这个乖巧模样骗不过他,谁不知道小公主在王宫里是已经超越了她父亲的鬼见愁?

    “啊,这个……”云泽想着怎么拒绝好。

    “老师!”小公主脆生生的一句话截断了他的后路,“现在您养我,以后我养您,给您修最漂亮的墓。”

    作者有话要说:阿云:为什么是修墓?

    公主:我阿爷说了,衡量幸福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一座豪华墓。

    聚散离合都是缘分。

    完结倒计时:2

    ☆、161、第 161 章

    调皮的小公主在他跟前长成了一个活泼的少女, 库里的水泥路也一直修到了港口。

    这一路两旁的村庄和城市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 水果、坚果、花卉、草药等等。因为原材料在这里,很多工坊也搬迁到这里,村庄的一些年轻男女变成了工人,村里修了店铺和神庙, 店铺里什么都卖,神庙里有医生。

    这一条大道, 现在被称之为黄金大道。

    泰锡人变得富有了。很多城市和村庄的居民都养了猪,他们可能一年只能吃上一只猪,这也够了。把猪腌制了,能吃大半年呢。

    泰锡人的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许多城市都有了剧场, 农村也时常有流动剧场经过。再不济还有流浪的吟游诗人和流浪歌舞团。

    富有的泰锡吸引来很多流浪的艺人。

    如今技术学校遍地开花,修改过的官方文字一出来, 所有学校都改用现在这一版文字。

    各地计算时间的方式和测量工具也全部进行了统一。

    这个时候,泰锡推出了官方流行货币——外圆内方有泰锡二字的铜钱,铜钱价值和港口盐价划等号,一枚铜钱固定就是港口一两盐的价格, 也就是盐本位制度。

    铜钱一开始在各类官方店铺被使用,因为携带方便,连很多外国来的货商都很喜欢用铜钱进行交易。

    泰锡已经是大国, 它的国土延展到比原来托托克亚更南,比原来红谷更西的地方,海上的港口又多了几个,还多了几个附属岛屿。

    这些新加入的土地上, 开了很多学校,他们的下一代记得自己是泰锡人,他们说着泰锡语言,用着泰锡文字,接受泰锡教育。最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吃饱饭,穿暖了衣服,手里有了余钱。所以,新的泰锡人完全不抗拒这一切,他们欣然接受,并且为自己是泰锡人骄傲。

    泰锡王头发白了许多,精神却依旧不错,第一王妃比他还要年轻,大概是心态好。他们两人搬去了圣山脚下,国内的事情大都转交给了沙姆王子夫妇。

    王室第三代有四个继承人,这夫妻两个各自有情人,但只和对方生育孩子。嗯……这好像是泰锡贵族的常态。

    大家一开始

    对男性继承人抱着更多期待,但是几年看下来,中间的两位王子一个过于和善,一个沉迷战斗,看来看去,居然还是大公主合适。而且大公主是老国王和神子一起教出来的,这点弥补了大公主的性别劣势。

    最重要的还是王室自己的意向。沙姆王子夫妻两个经常去外征战,小公主可以说是老国王夫妻带大,下头的弟弟妹妹则多是宫人帮忙。比起亲手带大的大公主,老国王对其他孩子显然没那么多耐心。

    泰锡正在稳步上升,这个时候国家继承人的问题要快点定下来,否则陷于内乱,对泰锡有损。

    所以在水泥路终于修到港口之后,泰锡的下一代继承人就确定了,就是长公主。但是其他人也会继续培养。考虑到女性生育上的艰难,其他继承人也不能放弃,万一长公主出了什么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