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

    此事被来临安游玩的闽王听见,勃然大怒,直言怎敢如此污蔑帝师,可有证据妇人当即奉上当年案件卷宗,一系列人证物证虽因年代久远而不全,却仍可看出当中蹊跷。

    闽王又惊又怒,立刻带着妇人去往临安府尹,命其彻查此事。

    时值微生浩然杀师一案又起反复,状告人改口,淼千水乃是因为意图对其不轨,死于义愤。

    相隔二十年的两案,极为相似,互相佐证,又有二十年淼千水自述认罪书,证据确凿。

    最终,虽有江南学子各大书院反对,临安府尹仍旧改判二十年前错冤,定下淼千水污人清白,逼良为娼,致人惨死的罪名。并在舆论压力下,归还吴氏民籍,释放医女素心。

    因为案犯淼千水已然身死,又有昔日太子太傅身份,并无实际刑罚。只是罚没家产。然而,淼千水名下田产却都已捐赠出去,除了一个偏远松庐,并无任何薄产。

    人们这才发现,此案轰动天下,但无论是一开始的淼千水惨死,还是最后的身败名裂,洛阳那边却自始至终都无任何表态。只除了吏部悄然撤消淼千水昔日太子太傅的虚职。

    无论事件如何发展,唯有一个人的结局,从未发生过改变。微生浩然一口咬定,他弑师只因名利,淼千水对医女素心,并未有任何逾越。最终,被判定十月问斩。

    这案子过程虽有反复,却并不复杂,只是牵扯出二十年的旧闻,又是闻名天下的书堂掌书先生淼千水。圣人陨毁堕落,这才叫人不敢置信。

    这一出不过半月的大案,以离奇的杀师案开始,中间有李代桃僵,有恩怨情仇纠葛,有王爷出行,权贵包庇,最终二十年前的沉冤得以昭雪。若是拿到说书先生的口中,必是一起轰动传唱久远的畅快淋漓的复仇好戏。是恶有恶报,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不止是临安城,整个江南似乎都提前迎来了深秋寒凉,充斥着悲怆沧桑的颓然。

    “人无完人,谁没有做过错事,对圣人太苛刻了。”

    “二十年了,谁知道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不信先生是那样的人,这案子结的太草率。”

    “死者为大,人都死了,什么恩怨都该消散了,何必这么咄咄逼人”

    “明日先生下葬,我们都去给他送行。”

    “先生若是恶人,世间就没有好人了。我真恨”

    “就是,上个人尽可夫的娼妓算什么,我真替先生不值。”

    “听说吴家那姑娘原本也是书香门第小家碧玉的闺秀。”

    “胡说什么,就算她是皇帝的女儿又怎样因为她一个人,毁了一代大贤。多少年才出一个圣人啊。”

    “是啊,不就是男女那点破事。你爽我也爽的,何必毁了一个人她当初要是点头同意给先生为妾,什么事都不会有了。明明是她害死的她哥哥。这女人真晦气真恶心。”

    “我要是她,就绞了头发当姑子去。都去过那种地方了,还能是个什么清白人”

    “就是,她大概快四十岁了吧,人老珠黄的老婆子,不要脸面跑出来说二十年前男人对她用强做这种事,也不知道害臊。这下,满天下都知道她那点破事了。”

    “她要是我家的闺女,我立马把她按茅坑里淹死算了。”

    &

    ;nbsp; 灰袍的女人行走在秋日晴好的大街上。

    奔跑笑闹的孩童天真无忧,唱着唾骂着某个不要脸面的人,歌颂着某个大贤大德陨落。

    南来北往的行人街坊,亲切地彼此招呼攀谈,似有若无的目光从她身上扫过。

    明明裹得很紧,明明画了极美的妆,明明是非黑白都昭雪了。她又和少女时候一样,可以无忧恬然的行走在人群里了。

    可是,为什么这么冷为什么他们都不骂那个坏人为什么在他们嘴里,她才是那个坏人案情不是已经被澄清了吗律法已经还她公道了啊。

    丢人不要脸她怎么还不去死都是她害的三个才华横溢的男人都因为她死了,恶妇我看当初就是仙人跳想攀高枝没谈妥

    呸呸恶臭

    嗯,她也觉得很脏。整个世界都脏极了,天为什么还没有黑快点黑吧,天黑了,恶鬼就能出来了。

    灰袍下,不再年轻却精致美丽的唇,涂得鲜红如血,缓缓勾起,冷笑,却像无泪痛哭。

    七月半,鬼门开。

    然而快九月了,临安城夜里却鬼影憧憧。

    听说,每到太阳落山以后,临安城的黑夜里就会出现一个白发苍苍的恶鬼,手中拿着一只江南随处可见的绣剪。

    它会走到你的门前侧耳去听,若是听见了说话的声音,就会剪掉你的舌头。

    因而那只绣剪一直滴着艳丽的血色,映着霜白的月光,红得娇艳,像是少女的朱砂痣。

    临安城的死牢里,纵使白天的时候,也是晦暗阴惨惨的。

    所有的光透进来,都会变得污浊不堪。

    沐君侯来看过微生浩然。

    那人宁静神秘的笑着,不慌不忙“沐君侯,如你所愿,沉冤昭雪,一切归位,天下太平了吗”

    沐君侯面无表情“你接掌的这十年,淼千水实际上已经被排挤出书堂了。”

    “嗯。”

    “他的事,书堂上层的先生们都知道。”

    “不但知道,还是亲手打点掩饰的。”

    沐君侯点点头“他们在给淼千水写悼词,春秋笔法文过饰非,扇动学子们为他盛大祭奠,风光下葬。”

    “啊,不必意难平,他们背后骂老师比任何人都狠。你看,悼词写烦了,顺便写长信来对着我骂呢。”

    沐君侯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为什么”

    微生浩然微笑“于私,大概是因为,怕自己哪日步了后尘。于公,一个死了的圣贤,比活着的领袖更好用。”

    沐君侯又点头“当年,给淼千水的酒里下药的是谁你连对自己都这么狠,我不信你会放过那人。”

    微生浩然沉默了,片刻后,平静地说“那时候,书堂的规模还没有大到惹眼,而且,背后有一个神秘人的影子,没有人敢染指。”

    &

    nbsp; 沐君侯愕然“”

    “就像你想的那样,他只是喝多了,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恶念,没有人害他。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