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飞言情

堂吉诃德和他的风车假想敌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努力去达成或者超越吧。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像过去的我那样,眼前不只有目标,还有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假想敌的形象,以此来鞭策自己。

    当然,和那种真正有过嫌隙或者矛盾的关系不同,我们甚至没有过多的交集,而我只是默默地把对方视为一个要去追赶和超越的目标,对方对此亦一无所知。

    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刻苦上进的人,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悠闲度日、得过且过。但是自从有了这个假想敌,我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究竟要怎样努力,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惰性,把自己为数不多的优势在适合的领域里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取得一些成绩,做到比这个人更好。

    自始至终,这件事儿的知情者只有我一个人。我一个人比较着,也一个人努力着。就像是故事里的堂吉诃德孤独地跟风车作战。

    努力收获回报,但与此同时,也一直伴随着茫然和自我质疑。因为我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这种假想敌的存在,虽然某种程度上能称之为自我激励,但大部分时间里也让我不堪重负。

    我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的想:如果是我的假想敌,她会怎么选呢?如果对方做出错误选择,我并不会因此松一口气;如果对方做出了比我更聪明的选择,我更是会对自己更严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求不会差得太远。

    而在面对成功的时候,我总是来不及多开心一秒,就习惯性的给自己泼冷水,提醒自己:这点儿所谓的成功,在我的假想敌看来,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既然对方没有停下脚步,那我又有什么资格站在原地沾沾自喜?

    长此以往,即使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我与假想敌的竞争是隐秘而又磊落的,也不能否认因为这个假想敌的存在。我变得越来越沉重——长久的不以自身意志为第一考量,会使一个人丧失自信。

    我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我慢慢地失去自信的过程。

    心中有自己塑造的假想敌的人,一定不止我一个。但很多人也始终认为,这是可以让人进入自我督促鞭策的善循环,可他们忘了一个人变得更糟或是更好,永远都应该是以过去的自己为参考对象,而非“假想敌”。

    不再疲于作战,才能真正看懂自己。就像堂吉诃德也终有一天可以从荒唐的梦境中清醒,意识到这些的那天起,我也可以鼓起勇气,去抹掉心里那个自己曾经亲手塑造的敌人了。

    你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