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月残痕

第三十五章 第二次北伐战争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1928年2月以来,胡明华虽然专注于致力解决川黔军与胡若愚军入滇,但对国内的情况也仍是格外关注,让胡明华不得不感叹,不过历史的大势,还不是胡明华这只宣蝶煽动翅膀可以改变的。.

    1928年1月8日,国民政府明令蒋总司令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总司令重新上台后,拉拢汪精卫,排斥桂系势力。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延闓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蒋总司令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认为“加倍努力以促进北伐之完成,实为今日不可稍缓之工作”,并通过《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

    会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桂(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李济琛),由于对奉系军阀作战的需要达成暂时的妥协。它们的军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蒋总司令、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别担任这4个集团军的总司令,共约100万兵力。

    2月份蒋总司令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第一集团军沿津浦路前进,第二集团军兵分两部分,一部分出鲁西攻打孙传芳,另一部分出章德,攻击奉军,第三集团军在正太路即娘子关、龙泉关、雁门关一线作战。

    4月,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就兵分两路,一路参加鲁西会战,顺利打垮了孙传芳,并与蒋总司令第一集团军攻到了济南,随后绕过济南,这一路对彰德一线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另一路就准备在彰德与奉军对决。

    当时,奉系军阀的安国军亦号称百万,共有7个方面军团,分别以孙传芳、张宗昌、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吴俊升、褚玉璞为军团总司令。参加作战的兵力达60万人。张作霖大帅制定的安国军的战略是,残破的张宗昌军对蒋总司令第一集团军取守势,集中兵力对冯玉祥和阎锡山军队取攻势。奉军对冯玉祥军队作战的总指挥是张学良,其统帅兵力除了张学良手下的原三、四军团,还将黑龙江、吉林、热河等各地军队悉数南调,归张学良指挥,倾巢而出,要与冯玉祥军队决战。这场大战是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时间持久、战场广阔的一场战略决战。

    奉军精锐入戢翼翘、万福林、于学忠、高占奎、马占山、窦联芳等指挥自己的队伍源源南下。奉军对晋军和冯玉祥军均采取攻势,晋军守在本土,且战场为山地,主战场指挥徐永昌守的滴水不漏,奉军屡战无功,出乎意料的是,北线奉军攻占雁门关,并攻占繁峙,但是没能影响全局。

    奉军对山西的进攻很猛烈,打的阎锡山上蹿下跳乱喊乱叫,求救电报向雪片般飞向冯玉祥、国民政府。阎锡山不知道,他这里的情况还算好的,张学良与冯玉祥军的战斗要更加激烈残酷。

    为解救阎锡山,冯玉祥本想命令鹿锺麟为总司令,率领本部及孙连仲、刘镇华等共8万余主动攻击河北南部,其部署是,孙连仲率领14军(军长孙连仲)、23军(军长冯治安)、郑大章骑兵军由彰德攻击磁州,庞炳勋的20军进驻林县,刘镇华指挥本部(1军军长韩战元,23军军长万选才,28军军长刘镇华,29军军长刘茂恩),由清丰、南乐进攻大名,于冠城、濮县对东昌取守势,韩战元军驻道口策应刘镇华。探得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将发动攻势的消息后,张学良反应极快,于1928年4月5日,命令奉军率先发动攻击。

    奉军此次攻击由戢翼翘为总指挥指挥3个军向安阳彰德一线进攻,其中戢翼翘军任左翼、高占奎军任右翼,于学忠军作预备队;张宗昌部的褚玉璞指挥五个军,分别是:6军(军长徐源泉)、12军(军长寇英杰)、14军(军长孙殿英)、15军(军长褚玉璞)、16军(军长袁振清),向刘镇华部发起攻势,彰德大战拉开帷幕。

    奉军装备比冯军优势很大,机关枪装备量极大,火炮众多,尤其是大口径火炮,弹药充足,火力旺盛,另外还有坦克和飞机,可以算很现代化了。冯玉祥军有些部队子弹才十多发,和奉军根本比不了。张学良下达总攻击令后,奉军炮火及其猛烈,各部久经战阵,精锐无比,戢翼翘等又是奉军中有名的大将,奉军一出手就有山崩地裂摧毁一切的气势。冯玉祥军的孙连仲、冯治安等也同样是名将精兵,身经百战,虽然武器装备不如奉军,但是战斗力非常强悍。冯奉两军一交火就激烈异常,阵地屡次易手,双方反复争夺。右路刘镇华韩战元也与优势的褚玉璞发生激战。

    褚玉璞部是张宗昌的军队,屡败于冯玉祥部队也非常的没面子,这次借着优势兵力,又与少帅联手,有人壮胆,对面敌人是刘镇华的镇嵩军实力不太强,正是报仇雪恨的机会,要一雪前耻,给冯军点颜色看看,各部队也做了充分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上下一致,为荣誉而战,一定要打垮冯玉祥军,所以褚玉璞部的进攻勇往直前有进无退。刘镇华防守的濮县南乐相继失守,刘镇华部退清丰、内黄构筑阵地。

    何柱国师在28门大炮和四辆坦克的支援下,攻击冯军韩灵山主阵地,苦战多日反复进攻,好容易攻下了这个阵地。此时冯玉祥感到对方不仅火力优势,而且兵力优势,自己队伍伤亡较大,需要火速增援,于是该他发出雪片般的电报气极败坏的求援了,要求李宗仁军迅速接防漯河,以将韩复榘的第六军前调,同时将在陕西等地的部队也迅速前掉,包括刘骥的31军,刘汝明的2军,张维玺的13军。各路援军昼夜行军赶赴前方 。

    张学良截获了冯玉祥的求救电报,感到事态重大,必须迅速击溃冯军,否则战事僵持甚至不利则影响大局。张学良命令于学忠军和马占山军东出迂回彰德,4月12日,彰德攻克,张学良向张作霖大帅发出告捷电。

    冯玉祥军遭到奉军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弹药匮乏,形势严峻。在这个危机时刻,冯军改变战略,一是由对攻转向防守,伺机反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挺过最后五分钟,冯玉祥的坚定有力的鼓舞了部队,各部队各级将领无不为此费尽心血殚精竭虑,全体官兵不叫苦坚毅沉着,象钢钉一样死死的挡在奉军面前。

    冯玉祥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一个例子。奉军两个团攻击侯庄,守军孙连仲部两个连。奉军离得远,守军就用大量的铁桶放鞭炮的形式伪装成机枪火力消耗奉军弹药,然后采取贴身近战的战术,一连守了七天,杀伤奉军千人,最后在奉军潜入村庄内外夹击下撤了出去。

    韩复榘第六军奉命增援,16日集结在彰德以南,17日向右翼崔家庄猛攻,生力军初到战场一阵猛攻,连下三十余堡。面对冯军的生力军,张学良也急忙调动部队增援,同时亲帅卫队督战,一时间奉军的火力如倾盆暴雨铺天盖地,韩复榘军伤亡惨重,三个师长均受伤,旅长也伤了两个,韩复榘为再次组织敢死队不得,气的急得要跳河自杀,足见战事酷烈。

    冯玉祥军队全线防守后,张学良指挥军队发动了新一轮的猛烈攻势,期望一举压垮冯军,无奈冯军采取防守战略后,人员伤亡大减,且因沉着冷静,火力虽弱于奉军,但杀伤奉军的效率却猛增,到28日,张学良已经感到部队虚弱。此时冯玉祥军也敏锐的察觉到奉军的攻击力减弱,开始全线反攻,以刘汝明率领其2军向东行、义中、家店方面出击(守南口的刘汝明率十万生力军开上来了之说就是此时),鹿锺麟的18军、张维玺的13军向当面之敌出击,得手后向左发展,4师、15师部队向宋塘村攻击,其余正面部队协同出击,韩复榘第六军部队向徐口、曲沟集出击,得手后向右发展,郑大章骑兵迂回攻击奉军的后勤中枢磁县。

    冯军发动反攻,奉军由攻转守抵抗激烈,29日双方鏖战,郑大章骑兵军从左翼迂回磁县,将奉军后勤基地摧毁,奉军弹药粮秣尽失,已经不能再战,无奈张学良下撤退命令,到5月1日,奉军全线北撤,至此为时近一个月的彰德大战结束。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