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月残痕

第四十五章 黑色星期二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美国股市突然崩溃前不久,股市还经历了几次动荡,但这几次动荡的时间都不怎么长,规模也十分有限,没有过去多久股市便一如既往的往上疯涨起来,诸多业内人士将这一现象当成了是和之前一样的股市调整罢了。.

    那些贪心的投资者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代表着一个新的黑暗时代的来临,他们只认为这将会是一个低价购入股票的好机会,现在股票跌得越狠,他们购买之后未来涨上去就能赚的越多,于是,大量投资者开始找银行贷款投资,而银行也乐得进行这种行为,因为他们的判断也是一模一样的。

    可很快,他们便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早上开市刚刚过去了两个小时,暴跌的股票便让超过140亿美元消失了,而当当天股市交易结束之后,抛售的股票太多太多以至于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及时统计出到底损失了多少。

    对于星期四当天各种交易的统计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才告完成,结果是令人遗憾的——高达20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几乎让华尔街的每一个人歇斯底里起来。

    很显然,如此恐怖的事件自然引起了美国总统胡佛的注意,他对股市暴跌不止的情况很是关切,可是他本人又并非是一个金融专家,这种事情只能是咨询专业人士,于是他便电话打给华尔街的掌门人拉蒙特,咨询他对当前股市所发生的情况的看法。

    对于胡夫总统的问话,拉蒙特轻描淡写地告诉胡佛说道:“现在对市场投机的传言有很大的夸张成分……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他还说,汽车、石油、造纸、水泥等行业并未过热,担心是多余的,市躇本面良好,困难是暂时的,未来是美好的。

    既然有了“专家”的背书,那么胡大总统那一颗忐忑不安的小心脏,终于也可以放回肚子里去了,然后他便开始准备着时刻“吹涨”。

    但显然,砖家叫兽们的话往往需要反着听,这一次,拉蒙特的话自然也是要反着听的……在整个大萧条时期,我们的胡佛总统总是信错人,他的专家们给他的意见让他成为了着名的乌鸦嘴。

    在股市偶有上扬之后,胡佛发表了“20世纪最不准预言”:“未来60天,股灾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最坏影响将消失无踪。”

    而就在他发表完讲话的当天,股市止升反跌,义无反顾的跌了下去……    在此之后,胡佛总统每发表一次乐观言论,股市就会下跌一次,准确度足可以与着名乌鸦嘴贝利大神旗鼓相当。

    最终,当胡佛总统灰溜溜下台之后,他还是为美国人民留下了不少东西的,比如破烂的贫民区被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捡垃圾的大口袋被称为“胡佛袋”;公园长椅上躺着过夜的流浪汉,将铺在身上的旧报纸称为‘胡佛毯‘;饥肠辘辘的农民逮到的野兔,被称为“胡佛猪”。

    “黑色星期四”的那一周过去之后,纽约证券交易迎来了最为悲惨的时刻,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星期二仅仅一天的时间,美国股市整体性的下跌了25%!

    最终交易所的头头脑脑们在一番研究之后,为了应对这个悲惨的局面决定缩短交易所的营业时间,理由非常的冠冕堂皇——最近的交易量实在太大了,各种单据如雪花般堆积在办公室之中,为了清点这些票据职员们都已经精疲力尽,他们需要休息。

    就仿佛他们缩短营业时间的举动是为了照顾职员的身体健康一般,就好像这些金融家们一个个都是和蔼可亲的邻家老大爷一样关心他人。

    当时间进入到了11月之后,美国股市已经跌到了1929年的最低点,这场股灾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在短短的三周时间里,超过400亿美元市值消失在空气中——这是当时美国国债总量的三倍,相当于美国又打了一遍加强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然了,对于这一次股市崩溃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大多是那些试图靠着股市扩增身价的富人,敢于赔上身价性命在股海里面赌博的贪婪赌徒以及那些梦想着一夜暴富梦的经纪人。他们自以为懂点金融知识便可以玩转股市了,于是纷纷开始尝试使用保证金杠杆来扩大自己的盈利,但却不知道这往日赚钱的利器却最终成了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至于那些量入为出的普通工人和农民,他们却是没有几个跳楼的,最多是痛不欲生罢了——虽然他们手头上投入股市的继续大都完蛋了,但却并没有赔上全部身家,至少,他们还有工作,银行里也还有存款,有了这些他们就能继续生活下去,股市对他们来说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但问题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实体经济本就和金融经济息息相关,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感冒了另一个也绝对别想舒服下去。

    工厂主们破产之后,他们手头上的工厂自然也要么关门歇业,要么裁员精简,总之都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经济危机,实体经济不景气,失业潮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流落街头。    而更为令美国民众惊恐的是——开始有银行倒闭了!

    在美国股市之中冲锋陷阵的是那些投资者和交易员,但是他们手中的钱都来自哪里呢?毋庸置疑其中一部分是他们自己的钱,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很多都使用了金融杠杆,相当于用一美元从银行家手中拿到十美元进行投资,这便意味着整个股市里面所充斥着的其实都是银行的钱,而在当时,银行用储户的钱去炒股也是非常流行的“正经业务”。

    自然的,这些个将旗下资金大量投入到了股市之中的银行在经历了股市暴跌之后便再也没有钱了,他们手头上除了一堆堆空有价格却完全卖不出去的股票废纸以外什么也没有了!    银行家们破产了,而将钱存在他们银行的普通储户们也跟着倒了大霉,这些普普通通通过辛勤劳作获得薪水的人们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去炒股,他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然后将钱存进他们认为“可靠”的银行确保日后的生活。

    但是仅仅几周的时间,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辈子的钱便化为了乌有,因为那些银行家拿着他们的钱出炒股了!

    因为银行家的贪婪,大量的美国百姓失去了自己全部的财产!

    于是,自然而然的,公众们便将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倾家荡产、丢失工作、衣食无着、寒冷饥饿等等全部都归咎到了银行家的头上。对于那些银行家们,他们无比憎恨,无时无刻不在诅咒着他们。

    而事实上,他们的憎恨是非常正确的——美国二十年代的股市根本就是那些银行家们一手吹起来的大泡沫。为了将这个泡沫吹起来,银行家们大肆鼓吹分期付款,让全美国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大件商品通过赊购销售出去,然后又通过各种捏造的一夜暴富事例来欺骗公众投资股市。

    最终,泡沫破裂了之后所有人都倒了大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到处充斥着流浪汉、失业者、在救济站门前排队等面包的人。人们神情呆滞、肋骨突出、满面愁容。8年后,大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男子,在服兵役时才发现,竟然40%以上体检不合格。

    在这场疯狂的金融风暴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一贫如洗的寡妇到腰缠万贯的大亨,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了1933年春季,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国内家银行全部停止营业,破产的高达家,全美证券贬值总计超过1000亿美元。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降幅高达30%。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工商企业倒闭多家,联邦政府黄金外流已经超过2。5亿美元,财政储备还不到应付款项的1/7,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甚至惨痛地说“我们已经山穷水尽。”

    此后,美国和全世界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因此,1929年10月29日这一天被视为大萧条时期开启的标志*事件,由于正值星期二,所以那一天被成为“黑色星期二”。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