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月残痕

第五十四章 建设成果(四)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明华制药公司的医药研究也是硕果累累,青霉素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结晶提纯的生产工艺研究,只等临床试验结束后,就可以投产。.如果一切顺利,明年青霉素就可以投放市场了,这也将是胡明华又一个重要的一个财源。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类抗生素。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青霉素素菌)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胡明华决定涉足医药市场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青霉素。在西山大典后从北京带来的人才中,就有一个是医学微生物学家——王振泉。

    王振泉,189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20年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0—1923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进修,后任助教。 1924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系主任秦瑟教授是世界闻名的学者,他的研究重点正转向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他见王振泉训练有素,就叫他直接参加了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此时病毒学正处于拓荒时期,王振泉参加了开拓者的行列。

    1928年秋,胡明华要求明华制药公司在云南建立明华医学研究所,致力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系统科学、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1929年,胡明华亲自写信,邀请他回国到明华医学研究所工作。胡明华在信里没有向王振泉许诺什么“良好条件”和“优厚待遇”,而是如实地摆出了困难,希望他回国共图祖国的医学发展大业。王振泉本就有着振兴中国医学的志向,但只不过是抽象的理想,胡明华的信将使他的抽象理想变成现实。王振泉在哈佛与秦瑟合作默契,研究工作进展很顺利。胡明华的邀请使他心情十分矛盾,可是祖国的召唤使他下了决心,终于在1929年5月年他来到云南,就任明华医学研究所从事细菌学研究。

    在王振泉到明华医学研究所工作后,胡明华就请其先重点对青霉菌进行研究。胡明华命人收集一切有关青霉素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弗莱格的研究资料。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到1930年,王振泉成功的从微生物发酵中提取出青霉素。为人工生产青霉素带来希望。1931年2月成功的进行了从工业化结晶提纯得到青霉素的生产工艺研究。

    青霉素交给谁来生产,谁就会发大财,这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哪个公司生产青霉素,也就可以基本肯定,这家公司注定要名扬世界,也注定会使这家公司兴旺发展,成为着名的大型跨国制药公司。    现在在云南内,甚至在全国也只有明华制药公司可以进行专门的研发生产西药的公司,交给它生产本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为明华制药公司以后的发展。胡明华决定把每年销售青霉素的百分之五十的红利交给云南财政厅,由其统一调配。

    为了保密,明华制药公司对外宣传“青霉素”是中医药品中利用化合物得到的。其实在中医知识里,还真不知道有什么中医药品是化学合成物的。

    当然的,民国的中药根本就没有化学合成出来的,而青霉素直到21世纪也没有化学合成生产这么一说,全都是微生物发酵生产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胡明华要对外宣扬是利用化学合成设备生产的呢?生产青霉素完全用不上啊!

    原因很简单——商业欺骗!可以预见,当青霉素这种划时代的新型药物将它的神奇展现于世之后,任何人都会为他疯狂!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不会感染,所以全球每一个人都可能甚至是必然会用到青霉素!如此神奇的药物自然会引来各种人物的窥视,所以胡明华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来保证青霉素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现时间,西方最流行的药物开发模式是在化合物中寻找它们的药用价值,然后以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生产,任何新药,第一个被想到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就是化学合成,没办法,谁让这种方法最便宜呢,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哪家药厂会考虑化学合成以外的方法的。

    胡明华做出是用化学合成设备生产的样子,就是为了给那些日后来偷生产方法的家伙们一个错觉——青霉素这玩意是可以化学合成出来的!是可以使用最便宜,最流行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只要他们有了这个想法,那么他们一开始就搞错了研究方向!一辈子也别想弄出青霉素来——要知道,青霉素这玩意到2013年可都没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弄出来过!以二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就算那些科学家们想破了脑子也不可能用化学的方法合成出青霉素来。为防止间谍混进制药公司,对利用化学合成设备建成的工厂,胡明华也做到公司里面的从清洁工到经理都进行及其严格的审查。真正生产青霉素的地方更是隐秘,胡明华将它建在红警基地不远处,保护其安全。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第一,胡明华还采取不申请专利。因为一旦申请专利就意味着必须公开青霉素的一切秘密!而且二十年后专利就没有了!保护也就不存在了!专利毕竟只有二十年而已,可是,如果能够把秘密保持更长的时间呢?比如说是三十年甚至更长。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青霉素工业化生产的意义可并不是一种神奇的救命药被生产出来而已,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发现抗生素的模式——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寻找新药!

    如果对青霉素申请专利,就必然公布青霉素来源!其他制药商们也就必然了解到原来还有从微生物之中筛选抗生素这一招,只要他们有了这一招,那么他们就可以轻易找到替代青霉素的新药!

    如此一来胡明华就绝对做不成垄断生意,当只有青霉素一种救命药时,它可以卖出一支三根金条的天价,但当土霉素、链霉素、红霉素、xx霉素多得让你眼晕时,青霉素也就只能是白菜价了!

    可以说,从青霉素专利申请成功的那一刻,青霉素的暴利就不存在了!甚至只能赚上十年的钱也说不定z明华怎么可能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胡明华是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劳什子的专利的!

    另一措施就是更改药名为抗生素x,对青霉素的名称绝对保,密这是不希望任何人通过药品的名称联想到药物的来源!

    事实证明,胡明华更改药名、不申请专利、以及购买化学合成设备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直到五十年代末胡明华主动为包括青霉素在内的百余种种抗生素申请专利的那一刻之前,竟然没有任何人能发现青霉素的秘密!

    所有人都以为青霉素是一种合成品,但是它却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所有人都以为青霉素是化学合成生产出来的,但他却是发酵生产出来的;甚至胡明华工厂里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在生产青霉素,但他们却是在为青霉素生产辅料……    更何况,他目前所建的厂根本就不生产青霉素!

    对于需要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抗生素药物,即使有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没有高产菌株也是白费劲,最开始青霉素难以量产的原因可不只是生产工艺问题,没有高产菌株也是重要原因,现代使用的青霉素菌株是经过几十年培育诱变出来的超级品种,同样条件下产量远远高于自然分离出来的原始菌株。胡明华无法得到超级菌种,只能一步步来。

    其实直到1933年3月1日,明华青霉素工厂才建成投产。拥有10个6000加仑巨大发酵罐的工厂产量可以达到每月3500万单位,这是原预期产量的3倍以上。而在现代,大剂量青霉素针一针就是150万单位,可见其被称为液体黄金也不为过!对于青霉素来说,产量增加的最根本因素还是菌株的改良,没有好菌株,就算你是天王老子穿越回来也甭想靠青霉素赚大钱。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