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琵琶歌
    待那一人一马稍微行近,一田间村民忽地惊道:“长风!是长风回来了!”

    众人听了皆欣喜不已,想长风进京赶考,如今定是衣锦还乡,便有人当下放下手中农具,一面朝长风家方向奔去,一面不止高呼道:“长风衣锦还乡啦!长风衣锦还乡啦!”

    正好这日殳鹤夫妇双双在家,听闻屋外呼喊,忙出门去看,却见长风已至院坝中,正是下马,忙兴高采烈地上前去迎。

    李氏至了长风跟前,双手便拽住他的胳膊,一面将他引向屋内,一面激动道:“你这孩子,总算是回来了,我和你爹可日日都在挂念着你啊!”

    “孩儿这些日子也甚是思念爹娘,日日都盼着早些归家,因而放榜不久,便早早地赶回来与爹娘团聚。”长风说着,便已随着李氏的牵引进了屋里。

    待长风脚步刚在屋中停下,李氏便又开始上下打量起他来,“来来来,让娘好好看看,咱儿子如今是怎样的一番模样。”

    “怎么样娘?”见李氏打量了片刻,长风忍不住问。

    “嗯——”李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做了官就是不一样,还穿着丝绸和长靴,相比以前的布衣公子,倒是多了不少喜庆与富贵气息。而且人也胖了一大圈,这才有官人的模样嘛!”

    “刚骑马赶回来,定是累坏了吧,快来坐下歇歇!”殳鹤说着,便将长风拽至桌旁令他坐下,又忙命李氏道,“他娘,赶紧去给孩子倒杯水啊!”

    “好!”李氏欣喜得命,当下忙提起桌上的茶壶,转身朝厨房而去了。

    “爹,儿子走后,你和娘的身体都无恙吧?”离别好几月,长风自然忍不住关问两句。

    “无恙!无恙!”殳鹤笑着回道,“别看我和你娘都年过半百了,但身体可好得很呢!你离开的这几月以来,连风寒都没怎么感染,更不用说其他什么病了。——哎!对了,听说你这次考了个榜眼?”

    “对,”长风回着,又携几分惊异,“朝廷已派人来与你们说了?”

    “说了。一两个月前就差人来说了。皇帝究竟授予了你个什么职务啊?”殳鹤终于忍不住问了最关心的的问题。

    这时李氏已从厨房里提了盛满茶水的茶壶来,拿起桌上的一水杯为长风满上了一杯。

    长风端起那茶水,一口饮了尽,方才道:“因为才刚刚及第,皇上还并未授予什么职位,故还算不得是正式的官员。具体做什么官,还需静待后面的的旨意。”

    这日,彩苓与若柳正在堂屋中向钱氏学习做针黹的技巧,一时却见乜子诚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了。乜子诚一进门便带些气喘地地问钱氏:“老婆子,咱家那坛陈年老酒放在哪里?”

    彩苓看出乜子诚脚步急切,又面带些悦色,便好奇问:“爹,什么事啊?这般开心。”

    乜子诚满面激动地道:“好消息啊,今日长风衣锦还乡啦!”

    “真的吗?”彩苓一听当下便坐不住了,一时好似精神了百倍,“长风哥真的回来了?”

    “这还有假?”乜子诚十分肯定地道,“方才我在田里除草,和村民们亲眼看见他骑马进的村,估计现在已在家中坐了好一阵了。”

    听得乜子诚这般说,彩苓这时的第一念头便是去见长风,而且是马上立刻去见他,当下便奔至乜子诚跟前,两眼放光地问:“爹,你是要去长风哥家吗?”

    “当然了,人家好不容易高中回来了,怎么说我也得送坛好酒去,表示表示啊。”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彩苓两眼汲汲地道。

    “急什么,”乜子诚重重的一眨眼,“他今日才刚刚回来,乡亲邻里都赶着去他家道贺呢,人家哪有时间招呼于你?改日再去!”

    此刻的彩苓却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当下拽着乜子诚的手臂重重一晃,娇声道:“爹——,你便让我去嘛,我啊,就在一旁看着,不打扰你们说话,总行了吧?”

    乜子诚一向在女儿面前心最是软,眼下经彩苓这般一折腾,只得轻叹一声道:“好好好,那就去吧。”

    彩苓心花怒放,忙转头问钱氏:“娘,那坛陈年老酒放在哪儿啊?”

    “在我房间里的柜子旁,——我去拿。”钱氏说着便要起身,却被彩苓抢了先:

    “娘,还是我去吧!”说罢,便扭身朝钱氏房间奔去了。这般未几,便抱了一坛子酒出来,于是与乜子诚一同去长风家了。

    殳鹤一家三口正在屋中聊摆着,一时听见门外传来几声呼喊,便起身出门去看,却见是乜飞带着一行村人来了,当下忙出门去迎。

    “村长,乡亲们,别来无恙啊!”长风一面走近,一面满面喜色地向众人拱了拱手,问候道。

    “你这孩子,回来了也不来我家打声招呼,”乜飞至了长风跟前,拍了拍他的臂膀,“若不是村民们看见,将这事告知于我,我还不知你回来了呢!今日你总算衣锦还乡,说什么也得给你敲敲锣、放放鞭炮热闹热闹才是!”

    “诶!”长风笑着摆手拒道,“小小书生还乡,哪里用得着这般隆重,有你们的道贺声就已经足够了。”

    “酗不必客气。”村长坚持道,“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咱们村几十年来唯一考上功名的人,是咱们村的骄傲,鞭炮铜锣自不能少,况且这也是大伙的心意,你怎么能推辞呢。待会我便派人去街上买些鞭炮,从村头一直放到村尾。咱们啊要让方圆十里的人都知道,咱们乐天村的进士终于衣锦还乡了!”

    “是啊!是啊!”众人皆是点头对此表示同意。

    一人笑道:“这高中就应该放鞭炮庆贺庆贺,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矩,咱们这规矩可不能怀了啊!”

    长风只得不再拒,便又朝众人拱了拱手,道:“那便多谢村长和各位乡亲好意了!”

    乜飞听了,这方吩咐村人中其中四人赶紧上街去买铜锣鞭炮,一路放着鞭炮,敲着铜锣吆喝着回来,以为长风衣锦还乡庆贺。四人得命,当下便一同朝街上奔去了。

    正在这时,只听得又听得院外又传来一声呼喊。长风扭头看时,却见是乜子诚与彩苓前来,顿时激动不已,忙一面上前去迎,一面喜呼道:“诚大叔!彩苓!”

    彩苓这日的脚步不由显得格外急切,故而赶在乜子诚之前便行至了长风跟前,一时面露春风般的笑意,两眼如望星空般地柔柔唤了声:“长风哥。”却忘了将手中还抱着一壶酒。

    “丫头,愣着干什么啊?还不快送东西!”这时,行至彩苓身旁的乜子诚忙重重地提醒道。

    “哦……”彩苓这方缓过神来,忙连忙对长风道:“恭喜长风哥鱼跃龙门,衣锦还乡。这是我家珍藏好几年的老酒……”说着将怀中的酒往长风送了送。

    “那就多谢诚大叔与彩苓妹妹了。”长风道罢谢,便双手接下了彩苓手中的酒,又交与了李氏手中。只见这时院坝里已被殳鹤搬置来好些板凳,便忙对众人示意道,“各位切莫站着了,赶紧坐吧!”

    众人听了,皆是纷纷寻板凳而坐,待片刻皆是坐下,便是欢聊起来,一时院坝里热闹不绝,恍若集市。

    而彩苓毕竟是一女孩,眼下身处这般人多的场面,不敢插话,便只得立于乜子诚身旁,静静听着众人交谈。

    在她看来,眼前的长风较之进京前的长风倒有了不少变化,最明显之处便是穿着打扮,乃是衣锦着靴,瞬间从一布衣书生变成了一达官贵人的模样,如此自为他的俊郎添了些许修饰,教人心中愈生爱慕之意的同时却也多了几分敬意。她说不清楚这种敬意是好是坏,是欣是郁,她只知道这种感觉有些陌生,陌生得像是隔了一层窗户纸,只待自己去揭开,去尝试。

    然而,此刻的她所处的是一男子交谈的天地,一时半会还好,稍微一久,便觉尴尬顿生,脸竟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发着烫。于是她只得寻了一时机,悄悄地离开了长风家,朝湖边去了,想着去透透气。

    待至了湖畔,她仍是如往常一般坐于那老柳之下,却是低头捋弄青丝,心绪似那荡漾的湖水,静谧中又带几分零乱。这般少时,忽听得耳边传来啪啪的鞭炮声,忙扭头一看,却见是方才上街买鞭炮的几位村人已然归来,正在从村头开始放起了鞭炮。紧接着便是响亮的铜锣声和吆喝声:“乐天村进士殳长风衣锦还乡喽!乐天村进士殳长风衣锦还乡喽……”

    此时此刻,方圆十里似乎都沸腾了。

    于是,铜锣声与呼喊声夹杂着鞭炮声,从村头一直响到村尾,又从村尾响到长风家,方才休止。

    而在这期间,她无数次地扭头朝长风家看去,却见得殳鹤家院坝里人影一直未减,又一直有不少人前来或者离开,依稀听得其密密麻麻的人声。可惜她自己却独自一人静静地等着,不免心生些许忧闷。

    就这般,直至日落西山,晚色微凉,回首放眼望去,方才见村民们似乎都已离去,然而却仍没能等到长风来。失落之时,只得有气无力地起了身,垂头缓缓回家去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