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堂在宓城地位不一般,其他街道也有不少分店,想必其他地方有像怀仁堂这样被福寿堂打压的情况。吃了饭我们再去转转。”

    “那我先把这包药材放客栈,再来找公子。”

    于是小香先回了趟客栈后再来找木夕暖,两人又一同前往其他街巷。

    半天下来,两腿酸疼,却也心中知道了宓城药铺的大致经营情况。要说反差最大的,还真是中兴大街上那怀仁堂和福寿堂的差距。

    两人在夜幕降临前回到了客栈,先不忙用饭,走了一天身上汗腻腻的,现在只想赶紧洗个热水澡。于是叫了热水,再轮流洗了澡。

    这才刚洗完,想着找小二送菜时,段掌柜倒先急匆匆的上楼来了。见了木夕暖后,忙作揖告罪地要请她移步后院。

    段掌柜急的没说重点,但木夕暖猜到他必是为着他儿子的病。

    “可是小哥儿的病情反复了?”木夕暖问。

    “正是正是,昨晚公子说对了,就刚刚,小儿又发起高热来,十分凶险。”

    “可去请大夫了?”

    段掌柜后悔的不行:“如今我是不愿再信黄大夫了,还请程公子不要怪我昨日的怠慢,救救我儿吧!”

    以木夕暖昨夜的估计,孩子就算复发高烧,也得到再晚些时候。这会儿就复发了,是情况比自己想象的严重些。她本就没怪过掌柜的,当下就赶去后院。

    看了孩子的情况,木夕暖心里暗恼那个黄大夫,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在经过昨日被她揭穿后,仍不肯好好医治。腿上依旧没有固定木条,幸好孩子他娘看的牢,才不致腿骨继续错位,这是万幸了。

    而降肺火的药方,黄大夫许是为了克制两种相克的药材,将其中一味药材的份量加重了。对症下药都该有合适的份量,岂是随便增减的,难怪孩子提早复发,且情况比昨日还严重。

    她再次向段掌柜确认:“段掌柜,你真决定放手让我全权医治吗?若换我医治,就会推翻之前黄大夫的所有方法,你可要想好。”

    段掌柜不是那等没脑子的,当下狠了狠心,坚决道:“请程公子一力医治,不管治的如何,我都不怨公子。”

    木夕暖心里觉得好笑,怎么交给她医治就跟赴死似的。

    “那好,你派人寻几根大概三寸宽的木条过来。若家中有备着纱布,也一并拿来。若没有,拿干净的长布条也可。”

    段掌柜当下就吩咐一个小二去办了。

    木夕暖拆了原本绑在孩子腿上的纱布,又用湿毛巾将腿上的药膏洗干净,她打算摒弃原先黄大夫涂的药膏,改用自己的。

    她记得白天从怀仁堂买的一堆药材里,正好可以制成一副伤药的药膏,命小香去拿了来,又吩咐她将需要的那几味药材捣碎研磨。

    小香自小跟着木夕暖接触药材,这些事以前干的多了,马上熟练地去办。

    木夕暖又针对肺火之症开了药方,有些药材现下有,有些还需再买,就交给段掌柜派人去外头买那几味缺少的药材。

    段掌柜特地吩咐了小二去其他药铺买药材,不用非找福寿堂。这大晚上的,福寿堂的药铺可不是这么好做生意的,若非之前一直信奉福寿堂,他也不愿千求万求地求福寿堂卖药给他们。换成其他药铺,要好说话些。

    木条和纱布准备就绪,木夕暖和小香一起研磨药材也差不多了。再和上水,就成了药膏。

    她为孩子抹上药膏,原本孩子还嚷疼的,在抹上药膏时,反住了声。段掌柜和孩子他娘在一旁看着,以为这药膏如此奇效,一抹孩子就不疼了,更加信了木夕暖的医术。

    倒不是药膏起效快,木夕暖调的这味药膏清凉,抹上去会很舒服,这才令孩子少了疼痛感。

    抹完后又缠上纱布,将木条固定在腿骨两侧,以正骨位,再用布条将木条牢牢缠住。

    外头去买药的人也回来了,木夕暖配了一副药,让段掌柜着人去煎。

    如此,等孩子喝上汤药后,已忙活了一个时辰。

    “等过两个时辰再为孩子煎一副汤药喝下,这回要熬浓了喝。待明日一早,这烧应该就能退下来。”木夕暖嘱咐道。

    段掌柜忙不迭记下,想那黄大夫昨日的药喝了后,孩子退烧也没这么快的,没想到这程公子的药方竟效果这么快。

    见孩子情况开始稳定,木夕暖便放下心来,开始考虑自己的肚子问题。

    段掌柜才知木夕暖两人还未吃晚饭,心里愧疚不已,忙命厨子开火为木夕暖准备晚饭。

    许是饿过头了,此时只觉得疲累,木夕暖和小香没有吃很多,吃完就赶紧去房里歇息,也跟段掌柜说了,只要孩子情况有变,可以马上来找她。

    这后半夜倒十分平静,段掌柜没再来打扰木夕暖,说明孩子的情况如预料般好转起来。

    早上起来,便有小二殷勤上门已备好早饭,这是掌柜的在以示感谢。木夕暖也不矫情,一并受了。

    吃完早饭,木夕暖再去了孩子那里检查情况。与自己预想的一样,烧是退了,为防反复,今日还得吃药。

    又过了一日,孩子不再发烧,病情也没有反复,已能正常饮食,日后只要专心养腿伤就行。此时段掌柜是全心信了木夕暖的医术,千恩万谢一番,那些药材都是用了木夕暖的,段掌柜想作价付医药费,木夕暖给推辞了。

    “能医好小哥儿就行,那些药材不值几个钱。只是我们二人初来宓城,人生地不熟,想要在此处安家,颇有些难度。想必你也知道,前阵子我们在四处找房子,想买一处自己住的,没想到宓城的房价如此之高,我很有些为难。掌柜的在宓城住了几十年了,街坊邻里都是相熟的,可否给我打听打听,哪有稍便宜些的房子卖?”

    段掌柜道:“咱们这儿的房价确实高,也就比京城才略低点罢了。不过若是能托到相熟的人,价格上还有的降。公子帮了我大忙,这点小事我定为公子尽心。我去打听打听,有消息了就告诉公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