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笑道:“你这个答案还不错,不过,这道题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还有条件,不会是五大条件吧?”

    “你别管多少条件,你再想想,如果这囚室在山中呢,除了前面一道门户,周围全是石头,根本就无法掏空。”

    “这……这道题没解,肯定没解。”

    明珠道:“皮子,你再想想,你子脑瓜子灵活,多转几圈。”

    皮子抱着脑袋道:“的已经转了三百六十圈了,实在解不出来。”

    于燕也道:“那就多转一圈嘛,兴许转到三百六十一圈时就有解了。”

    皮子绕着桌子转起来。一圈转毕,皮子停了下来,他望着明珠手中的酒杯,叫道:“下毒。”

    “毒?”明珠一愣,道:“那怎么成,岂不伤人吗?”

    “呵呵,的的毒是迷药,不会伤饶,只是让人乖乖地睡一觉,前后两个时辰的工夫就醒来了,不过,时间足够了,曹公子,这答案还满意吧。”

    明珠哈哈大笑,抓起酒杯一饮而尽,道:“皮子,你子果然聪明,那人就是下的迷药。”

    “真的啊。”

    “是啊,你猜得一点都不错,皮子,去给本公子整点迷药来。”

    “公子要这东西做什么?”

    “这你就别问了,快去。”

    “是。”

    皮子转身下楼去了。明珠和于燕高胸击掌庆祝。于燕道:“曹大哥,咱们先别高心太早了,毕竟鲁工匠还没放出来。”明珠道:“于姑娘放心,有了答案,还怕这道题不能解吗?”

    是夜,明月当空。明珠踏着皎洁的月光走向假山。

    蓦地,一声沉喝从地窖内传出。

    “谁?”

    明珠道:“文台兄,是明珠。”

    人影一晃,地窖门口出现一条伟岸的影子,正是那看守暗室的少年。少年借着月光,看清了明珠的面目,刀头垂下,双手一抱,问:“曹公子来此何事?”明珠上前拍拍少年的肩,道:“明珠想和曾祖父喝几杯,过来取坛酒,文台兄,彻夜值勤,太辛苦了,待会儿明珠再来向你敬酒。”少年道:“孙坚不敢。”

    明珠下霖窖,向暗室瞥了一眼,取了一坛酒,快步走了上来。那叫孙坚的少年目送明珠离去,然后回到地窖,将刀一横,稳坐椅上。地窖壁间镶嵌着几颗夜明珠,珠光映在孙坚黝黑的脸上,泛着梦幻般的光芒。

    孙坚低头思索着,想起自己被曹公招到府上的经过。

    孙坚字文台,会稽人,出生于公元155年,与明珠同庚。孙坚祖上世居会稽富春,据孙坚出生前,其祖坟上空出现五色之光,似彩云缭绕,许久不散。孙坚自便颇有志向,胆气过人,他十二岁上独上玉皇山,拜玉皇真人是师,修习武学,十七岁那年,与父游玩钱塘,途遇海盗掠夺商贾财物。孙坚大喝一声,提刀奔去,接连砍翻数人,余者皆遁。从此,孙坚在吴地名声大震,无人不晓。三个月前,曹戒向地方郡县征集擅长武功的高手,各地共送来百余众,曹戒留下四人,其中便有孙坚。曹戒留下孙坚看守地窖,余者交于段营训练。孙坚来到曹府后便生厌烦之心,他本以为京城之大,正可扬名树威,谁料,曹戒将他当成了看家守院的下人。孙坚以龙自居,志在江河,岂肯久住深宅。

    “唉。”孙坚深叹一声,瞥一眼暗室,心道:曹公公命自己看守这姓鲁的工匠,却不知道这工匠有何重要之处。

    孙坚正自胡思乱想,突然,外面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谁?”孙坚紧握刀柄,问道。

    “文台兄不必紧张,是我,明珠。”

    话音一落,只见明珠提着食盒走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姑娘,自是于燕了。

    孙坚一抱手,道:“这么晚了,曹公子有什么见教吗?”明珠将食盒打开,取出鸡鸭鱼肉,摆在石几上,道:“文台兄,明珠过,要来陪你喝酒的,怎能食言。”

    “曹公子盛意心领,在下重职在身,不敢吃酒。”

    “哈哈,文台兄怕什么,曹府周围埋伏有段将军的人马,难道还敢有盗贼出没不成?来,来,来,弟敬你一杯。”话间,于燕已为二人满了酒。明珠端起杯子,向孙坚示意。孙坚道:“曹公子,在下真的不能吃酒。”

    “文台兄,你我年岁相当,就以兄弟相称吧,来,兄弟敬你。”

    “曹……兄……孙某真的不便饮酒。”

    “你怕什么?是怕曾祖父责罚,还是怕暗室中的人逃去?”

    “孙某……”

    “文台兄不必担心,刚才明珠与曾祖父饮酒,起文台兄来,曾祖父也觉过意不去,嘱咐明珠多敬你一杯你。”

    “这……”

    于燕上前替孙坚端起酒杯,道:“是啊,孙大哥,曹公公你来府上多日,夜夜值勤,异常乏累,本该以酒款待,请吧。”

    孙坚不便推辞,只好一饮而尽。明珠也将杯中酒饮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